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共8页).doc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策略和对策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中心小学(大龙校区) 梁纯菊【文章摘要】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本人从加强计算教学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多样化的练习;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几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入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做了阐述。【关键词】数学 计算 内涵方法能力规律途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数与计算。因此,了解和研究其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任务之一,也培养小学
2、生的计算能力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结合计算教学的教学策略和对策,谈一谈对计算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和影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不是学生先天就有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将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通过计算来进行;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通过计算来落实;同时明确知道:几何知识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通过公式的推导与运用来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因此,教师
3、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二、教师要掌握小学计算教学的课程标准、具体要求和计算能力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悟出。1、计算能力的内涵。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是与数学概念的掌握紧密联系着的。计算是以理解数学概念为基础条件的;而数学概念又是要通过计算的实践才能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法则的掌握;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高度概括。它是计算方法规律性的反映。学生掌握计算法则不仅要懂得按照法则如何计算,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所以理解是掌握计算法则的关键。二是计算技能的形成。计算技能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正确迅速。所谓技能是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动作
4、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一种接近自动化的、复杂而较为完善的动作系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而形成的。数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一数学任务时所必须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和活动方式的自动化。这种协调的动作和自动化的活动的方式是在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计算技能就是这样的数学技能中的一种数学心智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言语进行的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犀利成分,并且以思维为其主要活动成分。是在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2、小学计算教学的课程标准、具体要求。附:九年义务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计算分阶段要求:(计算分阶段要求)年级段教学内容教学达标要求单元结束时期
5、末平均错误率%以内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平均错误率%以内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低年级(1、2、3年级)16册第1册1、10以内加减法78题510题2、20以内进位加法78题510题第2册1、20以内加减法312题2、100以内口算加减法105题77题3、100以内笔算加减法104题75题第3册1、100以内口算加减法68题2、表内乘、除(包括有余数除法)610题410题第4册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数的口算84题65题2、两、三位数珠算加、减法16163、万以内笔算加、减法101题81、2题第5册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6、以及相应的除法口算84题65题2、两、三位数珠算加、减法(经常带着练习)151题3、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101题81、2题4、笔算加、减混合运算81、2题第6册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以及相应的除法口算104题85题2、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几百几十,用整十数除,简单的两位数除两位数104题85题3、珠算三位数加、减法(经常带着练习)151题4、笔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181.5分做1题151.5分做1题5、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82分做1题151.5分做1题高年级(4、5、6年级)712册第7册1、口算整万数加、减,几百几十的加、减,乘数、除数是整百的乘
7、、除法104题85题2、珠算加、减法(不超过五位数)20153、笔算加、减法(超过四位数)815(混合运算)4、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20第8册1、整数四则口算(包括能用简便算法)154题104题2、小数加、减法口算(位数为两位数,还能用简便算法)153题104题3、珠算小数加、减法121题第9册1、小数乘、除法口算(乘数、除数为一位数,简单的两位数乘除)153题104题2、笔算小数乘除法182.5分做1题152分做1题3、解方程2015第10册1、数学概念20152、整数、小数四则口算(包括能用简便算法的)104题3、分数加、减法口算(分母为10以内的)103题74题4、分数加、减法3
8、530第11册1、分数乘、除口算(包括能用简便算法的)103题74题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易方程)3530第12册1、数学概念25202、整数、小数、分数四则口算(包括能用简便算法的)54题3、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包括简易方程)25204、度量、画图2520三、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和对策。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的基本元素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在小学数学中数概念的认识,从自然数、零到分数、小数基本上体现了数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建立这些数概念的过程中,又了解了“数与计算”中的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概念和
9、计算方法。如整数与分数、约数与倍数,加与减、乘与除、通分与约分等等。教学中阐明这些相互依存的概念与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并不是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具有较好计算意识的人,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会从数与数量方面(从广义的方面来看有时也会从概率或统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多元性地是十分有益的。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以下教学环节和要求。(一)、明确小学数学计算方面内容的教学要求。按照不同年级、不同的内容,教学要求达到:层次分明、程度合适、符合规律和科学性。教学要求首先要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
10、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安排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差异,要做到层次分明。 其次,教学要求的程度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掌握知识与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来确定。同时,还要按照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如手、眼、脑配合的协调性和口算与书写速度的配合等。要分清一般目标和最终目标而定。例如,10以内加减法口算,在学期末平均错误率为5以内、速度为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0题;20以内加减法口算,在一年级下学期末平均错误率为3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2题,同时也是小学阶段的最终的教学;表内乘除法口算,在二年级上学期末平均错误率为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0题,同时也是小学
11、阶段的最终的教学要求。教材对于大纲规定需要达到比较熟练掌握的计算内容的教学要求;例如,100以内口算加减法在二年级上学期末平均错误率为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8题;两位数加、减两面三刀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在二年级上学期末平均错误率为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6题;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以及相应的除法口算,在三年级上学期末平均错误率为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对于笔算的教学要求还更低一些。 再次,教学要求符合规律性、科学性。 教材以最基本口算(1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的教学要求为基准,其他的教学要求是按照概率统计规律计算出
12、来的。例如,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平均正确率为94以上(即平均错误率为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2题。这个标准是这样得来的:如果以口算354782为例,它需要进行两步20以内口算加法得到答数。20以内口算加减法和平均错误率为3以内(即平均正确率为97以上)。按照概率统计的方法,100以内口算加法的平均正确率应该为:0.970.970.94090.94,这正是教材所规定的100以内口算加减法平均正确率的标准。20以内口算加减法要求绝大多数每分做8题,100以内口算加减法要求绝大多数每分达到8题,虽然两者之间有些差距,这是考虑到20以内加减法口算已经相当熟练的缘故。又如,万以内笔算加减法规定
13、平均正确率为92以上(即平均错误率为8以内),它需要进行四次20以内加法的计算而得到答数,平均正确率为:0.970.970.970.970.885290.89,这跟教材规定的有些差距,这是考虑到2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要比口算的正确率要高,而且熟练程度又有了提高的缘故。万以内笔算加减法要求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2题,由于学生要列竖式,还要笔算,同时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故教学要求不能规定得太高。由此可见,最基本的口算的平均错误率是按照大多数水平来规定的,其他计算的平均错误率是按照概率统计规律而确定的。计算的速度是按照不同的年级、训练时间的长短和计算内容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因此,这些教学要求要合理
14、和科学。 (二)、遵循教学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科学合理的水平测试。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种情况,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1、教学要落实到位,任务具体明确,过程循序渐进,节节过关;2、强化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和理解;3、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4、让知识有用、有趣,学以致用;5、重视技能、技法、技巧的灵活运用;6、重视教学的反馈、反思,出现问题即时对症下药,为各年级段设计指标要求,细化、量化管理考核;7、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的手段上强化能力的培养。8、每学期,要做到:培训常规化、测试经常化、目标明确化,做到计算人人过关、人人会算、人人能算、人人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计算 能力 形成 培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