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欺凌之个案介入(共11页).doc
《小学校园欺凌之个案介入(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园欺凌之个案介入(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校园欺凌之个案介入一、 案例 小明,男,今年11岁,小学六年级,成绩一般,性格内向、害羞,但却善演讲、朗诵,曾在学校朗诵、演讲比赛中获奖;值日等其他班级事务很积极;喜欢跟女孩子玩,同学觉得他有点“娘娘腔”,再加上体型偏胖,在班里属于被欺负的对象:同班的几个调皮的男生经常会辱骂、嘲笑小明,给小明起不雅的外号,并伴有欺凌行为,如:故意往案主身上踢球或者对案主做一些不友善的动作。但小明不敢顶嘴,更不敢还手,小明跟老师反映过情况,老师虽然在班上批评了那几个调皮的男生,但管不了几天,他们又会欺负小明。独生子,从小跟妈妈长大,但妈妈工作比较忙,也很少跟小明聊天,但对其很是疼爱
2、;爸爸在外工作,每年见面机会较少,平均每周三次电话,但也大多问小明的学习情况,在小明的印象中,爸爸是个特别严厉的人,所以受欺凌的事也不敢告诉爸爸。班上同学对小明的欺凌行为对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不仅仅使小明产生不开心、情绪低落、愤怒、厌恶等负面情绪,且经常会有想躲避这一切的心理,同时对案主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二、 预估(一) 收集资料的途径 针对这个案例,社工首先应该与案主小明进行访谈,从案主那儿直接获得与其相关的资料,包括通过时下方便快捷的聊天软件与其保持联系;同时,社工还应该从案主的家长、老师、同学(包括欺凌者、与案主关系较好的女生同学)那儿获取信息,以确保收集到的资料全面、真实、可
3、靠。(二) 个案资料 为了更清晰、主观的了解案主的情况,根据案例,笔者整理出表1:姓名:小明年龄:11岁性别:男年级:六年级学习状况成绩一般;善演讲、朗诵,曾在学校朗诵、演讲比赛中获奖。体型及性格体型偏胖;性格内向、害羞;“娘娘腔”;胆小(被男同学欺负几乎不还手);有责任心(值日积极)。人际关系状况跟女同学关系比较好,受班里几个调皮男同学欺负(嘲笑、辱骂,并有欺凌行为)。家庭状况家庭完整,独生子,从小跟妈妈长大,但妈妈工作比较忙,也很少跟小明聊天,但对其很是疼爱;爸爸在外工作,每年见面机会较少,平均每周三次电话,但也大多问小明的学习情况,小明被欺负的事没敢告诉父母。表1(三) 问题分析根据案例
4、,笔者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理论对案主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案主目前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1.受欺凌的问题:案主经常会因为体型等外在形象以及“娘娘腔”的缘故遭到同班几名同学的欺凌,包括起绰号、言语上的辱骂,也包括肢体上的欺凌行为,如:故意往案主身上踢球或者对案主做一些不友善的动作;案主从小跟妈妈长大,缺少爸爸的陪伴与教育,这也许也是其“娘娘腔”的一个原因。2.情绪问题:由于受欺凌而导致负面情绪,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且由于不适当的认识,当案主面对欺凌行为时不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是选择沉默和逃避 张琼.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永州市X小学的个案研究D.研究生论文.重庆师范
5、大学.2014.。3.缺乏有效的人际支持:主要表现在案主家庭系统和学校生态系统方面。案主缺乏来自父母、师长等方面比较重要的人际支持系统。虽然案主是独生子,但从案例中可以得知:案主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关怀,案主也没有把自己受欺凌的事告诉家长。而师长方面支持系统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当案主在学校遭遇欺凌行为的时候得不到老师实际的帮助。4. 自信心问题:由于案主现在一直遭受班上同学的言语和肢体方面的欺凌,加之父母对案主的关心较少,学习成绩一般,包括那些由别人的不接纳等一系列负面行为导致案主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严重受伤,案主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内心较为 张文新.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
6、会科学版,2004( 5):97-103。朋辈(个别女生)老师欺凌者父亲案主母亲图1:案主家庭生态系统图(四)能力评估通过案例,综合案主的家庭系统、学校系统、朋辈系统,结合案主的性格、案主的行为表现等因素,笔者发现案主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因缺乏自信心和不正确的观念导致案主在遭遇欺凌问题时往往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缺乏正确的情绪疏导方式。但同时,案主身上也具有一些足以“自助”的潜能。综合来看,案主的需要、优势、劣势分别是:1、需要分析 (1)安全感和保护。处于儿童期的案主在此阶段需要获得安全感和受到保护。案主性格内向、害羞,需要获得来自家长、老师、同学的关心和支持,使其不再感到孤独,获得安全感。 (2
7、) 增强案主的自信心。长期被欺凌,加之父母对案主的关心较少,学习成绩一般,导致案主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较低。我们需要消除案主的非理性信念,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形成积极正向的自我评价,走出心理阴影。(3)掌握反欺凌的正确方式。案主面对欺凌“不敢顶嘴,更不敢还手”,我们帮助案主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其正确的应对欺凌。2、 案主的优势:首先,案主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心智逐步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理性认知能力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塑性较强,这为引导案主面对和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其次,从具体方面来看,虽然其性格较为内向,但“善演讲、朗诵,曾在学校朗诵、演讲比赛中
8、获奖”,而且对班级事务比较热心,这无疑是案主的闪光点;再次,虽说案主跟其父母交流比较少,但“妈妈对其很是疼爱”;爸爸虽然很严厉,打电话也多问案主学习的事,但从“平均每周三次电话”也能看出其爸爸也很关心案主,所以通过社工的再介入,案主的父母也会成为案主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统;最后,案主跟几个女同学关系很好,可以从她们那儿获得鼓励;案主演讲拿过奖、对班级事务也比较热心,应该说,还是挺讨老师喜欢的,通过社工的介入,也希望老师能够重视该类事件,所以,综上,案主的学校系统、朋辈系统都能成为其优势。3. 案主的弱势: (1) 案主性格较为内向、害羞;(2) 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较为被动;(3
9、) 缺乏自信心,胆小;遇事较容易选择躲避和沉默,习惯用沉默把自己封闭起来;(4) 存在不良情绪但缺少正确处理和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渠道,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舒缓。三、 计划(一) 介入目标1.长期目标(1)发掘案主的优势和潜能,构建案主的自信心系统;(2)学习掌握情绪处理技巧:通过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情绪处理技巧,引导案主当面临情绪困境的时候能够采取合理适当的发泄方式;(3)改善亲子关系:引导案主学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教会案主在与父母沟通的时候常用“同理心”,同时,引导案主父母改变与其沟通的方式;(4)提高自信心:通过发掘案主的优势与特长,协助案主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认同感。 为了体现目标的
10、SMART原则,特列出以下具体目标:2具体目标(1)陪伴案主,鼓励其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通过这些,让案主从负面情绪与欺凌行为中走出来;(2)学习掌握因对欺凌行为的措施: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导案主积极面对欺凌行为的态度与方法,进而从源头解决案主的问题;(3)人际交往方面:服务对象应当学会如何向别人尤其是欺凌者表达自己的态度、感受和情绪,应当学会如何积极地去面对欺凌行为;(4)通过家访了解案主的家庭情况,进而引导案主与父母进行积极有效的对话沟通,增加案主对父母的理解;(5)掌握积极有效的应对欺凌行为的策略和方式。(二)服务策略1介入计划前期中期后期介入方式面谈面谈、角色扮演、
11、情景模拟访谈和家访对象案主、案主关系较好的女同学、老师、欺凌者案主案主、案主父母、老师、欺凌者目标1)了解案主的情况,加深对案主的了解为后续计划做铺垫;2) 建立信任的关系,同时为案主提供支持和情绪宣泄和疏导的渠道。疏导积压在案主心里的负面不良情绪 梁国威.浅析中日校园欺凌行为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2(9):131-132.;3) 并通过挖掘案主的优势和特长增加案主的自信心。1)引导案主学习和掌握应对欺凌行为的策略和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加强训练和巩固 孙临美,林玲.儿童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归因级对策J.校园心理.2009(7):153-156.;2) 掌握
12、合理的情绪疏导方式。1)加强案主和父母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改善案主的家庭关系;2)让老师意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小打小闹;3)让欺凌者意识到其行为的不正确性;4)拓展案主的人际交往。2. 面谈机制(1)面谈时长每次面谈时长控制在45分钟至一小时,时间太长,案主有可能会没耐心,但实际面谈时长视情况而定,如果面谈时长已到,但案主还是在表达,当然要耐心的倾听,一方面,让案主感受到被尊重,另一方面有利于案主负面情绪的宣泄。(2) 面谈地点面谈地点可以是操场、放学回家的路上,这样常规的、熟悉的场景有利于案主敞开心扉,太正式的访谈有可能会对案主造成压力,当然,具体的地点需要跟案主共同商量再确
13、定。(3) 面谈次数根据案主的变化、介入的进展以及案主的意愿等多种因素共同确定,但不少于四次。四、 介入(一)初始阶段1.目标:(1)了解案主的情况,加深对案主的了解为后续计划做铺垫;(2)建立信任的关系,同时为案主提供支持和情绪宣泄和疏导的渠道;(3)并通过挖掘案主的优势和特长增加案主的自信心。2.主要做法:初始阶段可以安排两次与案主的面谈,与案主建立信任的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案主也应该多从其老师、同学处获取信息。由于案主一直被班上同学的欺凌,但是有没有渠道可以让其去诉说或者说宣泄,一直积压在心里。因此,第一次面谈,除了通过面谈搜集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以及对案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之外,希望能够
14、给案主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途径,通过“探索-描述-宣泄”的方式 黄会欣.初中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5,让案主说出自己对于欺凌行为的真实感受以及对父母、老师及同伴的看法,引导案主宣泄自己的负面不良情绪。为了能与案主建立信任良好的专业关系,社工除了要事先拟好一份面谈提纲,还应该从老师、同学处手机信息。第一次面谈除了建立专业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澄清案主被欺凌的相关问题,包括被欺凌的原因、频率、被欺凌的方式以及案主本身对于欺凌事件的态度等相关信息 陈世平.中小学生欺负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4。在访谈中还应该注意多多肯定案主,以增强
15、案主的自信心,例如多夸夸他“你演讲拿了奖很棒”、“老师说你值日特别积极,真有责任心”,并且,这样的肯定要贯穿整个介入过程,让案主能积极主动的接纳自己,不会因为别人说自己胖或者“娘”而质疑自己,提高案主的自我效能感。第一次面谈结束后,社工要跟案主约好下次面谈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要提醒案主就之前所遭遇的欺凌行为进行一些反思和再认识。(二)中期阶段1.目标:(1)教导案主应对欺凌行为的积极应对策略和人际交往方式,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加强训练和巩固;(2)掌握合理的情绪疏导方式。2.主要做法:中期阶段同样安排一次面谈、一次角色扮演,具体为:(1) 初始阶段的面谈结束后,让案主对之前所遭遇的欺凌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校园 欺凌 个案 介入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