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技能大比武复习资料(共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师技能大比武复习资料(共36页).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体育教师技能大比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1、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3、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4、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
2、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6、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
3、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
4、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9、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0、学习领域:指在体育
5、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1、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12、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3、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14、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15、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16、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
6、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17、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18、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19、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20、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
7、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21、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柔韧等。22、悬垂: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动作。 23、支撑: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高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 24、克托莱指数:是评价人体充实度与匀称度的指标,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体重/身高1000)。 25、平衡:人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26、极点:是指进行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时,在运动开始后的 一段时间里,运动员常感到呼吸困难、
8、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反应,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27、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 28、路:指学生前后重迭成一行。 29、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30、间隔:指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彼此之间相隔的间隙。 31、距离:指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 32、队形宽度:指两翼之间的横宽。 33、队形纵深:指从第一个(或第一列)学生到最后一个(或一列)学生的距离。 34、纵队:指学生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 35、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
9、等。 36、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 37、排头: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 38、排尾:指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 39:基准学生:指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所指定的作为目标的学生。 40、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第二部分 体育基本知识1、国际奥委会的主要宗旨是什么? 和平、友谊、进步2、2008年北京29届奥运会宗旨? 办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施行
10、时间及等级? 1989年12月9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6日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第10号发布 1990年1月6日起施行 达标等级分及格、良好、优秀三级:及格级标准:250分至345分良好级标准:350分至415分优秀级标准:420分至500分 参加者有下列情况之一,不计其达标等级:(一)未能在一年内完成规定的五类项目测验;(二)有一类项目的测验成绩低于30分。 4、体育法的施行时间? 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的具体步骤是怎样? 从2002年新学年开始,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3%左右的中小学校和2所以上的高等学校,小学从一、三、五年级开
11、始,中学(中专)和高等学校从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标准,以取得经验。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各地实施标准的比例扩大到50%的中小学校和所有高等学校。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标准。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适用于那些学生? 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8、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
12、方案)的分组有那些?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初中及以上年级每年级为一组,大学为一组。 9、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测试项目有那些?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三项。小学三、四年级测试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四项。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三项:从台阶试验、50米8往返跑中选测一项;从5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仰卧起坐中选测一项。初中及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
13、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三项:从5 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台阶试验、 1000米跑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台阶试验、800米跑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一项。 10、选测与评分标准有那些?等级评定与登记如何进行? 选测项目由各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测试前随机确定。考虑到城乡的不同情况,标准中的台阶试验项目农村学校可选测相应项目,城市学校统一进行台 阶试验的测试。各个测试项目的得分之和为标准的最后得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86分以上为优秀,76分-85分为良好,60分-75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
14、格。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片,小学按照组别两年评定一次,其他年级每学年评定一次。学生毕业年级的等级评定,按毕业当年的成绩和其他学年平均成绩(各占50)之和评定。 1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发布时间? 1995年6月20日 12、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
15、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在各种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13、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起
16、源于美国,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美籍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 篮球最早传入中国是在1894年,由考普林斯顿中心的鲍勒贝利将篮球带到我国天津的。 14、足球运动的起源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 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
17、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 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 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足球运动逐步从欧美传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更为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球场,投身到这一富有刺激性和畅快感的运动中去,以至于一度将足球运动开展得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率先为足球运动的发展
18、作出了重要贡献。 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马森旅馆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英格兰足球协会。会上除了宣布英格兰足协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过了世界第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英格兰足球协会的诞生,标志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而,人们公认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之日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15、排球运动的起源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基督教青年会中,一位叫威廉.基.摩根的体育干事发明了排球。同年,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试作了第一个圆周为25-27寸(约63.5-68.8公分)、重量9-
19、12蛊司(约255-346克)的排球。 最初这项运动叫Mintonette(小网子之意),1896年春田市霍尔斯特德教授建议改为Volleyball(空中连续击球之意)。因为这种运动是使球在空中飞来飞去,这便是现代国际通用名称Volleyball-排球。 同年,美国人卡麦隆出版了第一个排球比赛规则,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在春田市春田学院进行了第一次公开比赛,参赛队两个,实行的是5人对5人制。 16、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竞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
20、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奥运会,从那时起,田径运动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的上些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至今已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
21、,田径运动都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 1990年在巴黎的第二届奥运会上,才有女子参加,参加的女运动员只有六名。 田径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是经外国传教士于本世纪初带入的,当时只在教会创办的学校之间开展后来,才逐渐扩展到各级国立、私立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田径运动得到迅速普及,技术水平提高很快。1953年起,几乎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的田径运动会,在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田径技术水平和成绩缩短了国际间的差距。1956年,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打破了当时1.76米的世界纪录。六十年代有10个项目。进入了世界前10名。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会上朱健华以2.38米创造了他自
22、己保持的2.37米的世界纪录。同年,徐永久以45134的成绩创女子竞走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田径运动员。 17、羽毛球运动的起源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据说1860年在英格兰,格拉斯哥郡的倍明顿庄园举行宴会上,由于下雨,客人们只能呆在室内,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后来人们就以倍明顿(Badminton)作为次项运动的名称。1893年英国成立了羽毛球协会,1899年举行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此后羽毛球运动就传到了世界各地。 1934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成立。(InternationalBa
23、dmintonFederation)。创建国是加拿大、丹麦、英格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首任主席是英国人汤姆斯爵士。1978年,由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1981年5月26日,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与世界羽毛球联合会正式宣布联合,联合后仍叫国际羽毛球联合会。1992年奥运会羽毛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羽毛球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传入中国。最初在上海、广州、青岛等沿海城市的教会青年会和学校出现羽毛球活动。解放后羽毛球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一次全国羽毛球比赛。1958年9月11日中国羽毛球协会在武汉成立。1981年,中国选手在美国第一届世界运
24、动会的羽毛球比赛中夺得了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桂冠,从此拉开了中国队崛起世界的帷幕。 18、跳跃运动的技术结构一般可以分为那些? 助跑(走)、起跳、腾空、和落地。 19、跑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起跑、起跑的加速、途中跑、终点冲刺。 20、三级跳远的三跳分别称为什么? “单脚跳”、“跨步跳”、“跳跃”。 21、什么是快乐体育,简述它的基本内涵? 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
25、的。 其基本内涵有下面五个方面: 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第三部分 体育教学基本常识1、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及发展的主要因素。 充分利用各感觉机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运动员在初练技术动作时,往往通过对着镜子练习而建立正确的肌肉感觉,这是通过视觉机能与本体感觉机能之间所建立的联系,从而达到建立正确的本体感觉。 充分利用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 应该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运动员较快地掌握和建立正确的运动技能。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 在运动员建立运动技能时,教师对出现的
26、错误动作及时采用“错”等口令指出,让运动员体会到错误的肌肉感觉。这样,通过练习,近似的错误动作就会被分化抑制的发生而消除,动作就会越来越精确。 消除防御反射 在所要完成的动作中夹杂着防御发射的动作,初学动作时,应该降低动作难度或机械高度,并且做好保护,避免发生恐惧心理。这样可以防止防御反射的发生。 充分利用运动技能间的相互影响 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周密、巧妙的安排或编排,以有利于运动技能之间发挥良好的影响效果,使新学的运动技能可能有利于巩固原有的运动技能。 2、现代准备活动教学有如下的新特点: 技能化。准备活动练习与基本教材的结合更加紧密,一些模仿性练习、诱导性练习以及辅助性练习
27、,基本教材的部分练习或分解练习,大量地充实到准备活动中来,不仅提高了准备活动教学的容量,而且也使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使整个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个性化。目前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已经逐步改变了单一的由教师统一指挥的状况,出现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动愿望,运用自己获得的基本知识、技能来进行准备活动的做法。练习的内容不仅仅有教师规定的练习,也可以在规定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既能弥补在集体练习中的不足,也能在准备活动运动量的安排上体现出区别对待的原则,使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在一定的阶段上满足其运动欲望。 韵律化。准备活动教学过程的韵律化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
28、个新特点。它首先表现为音乐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使学生能更协调准确地表现动作,提高练习的节奏感和动作运用的实际价值以及健身效果。同时,准备性练习节奏也更加明快强烈,各种练习的艺术性得到了加强,美育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多样化。准备活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更加多样。它随着课的类型、教材的性质及课的任务等的变化而变化。使教学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了准备部分教学的实效性。3、组织准备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相结合。组织一般性准备活动时,必须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组织专门性准备活动时,所选择的练习应与教材的结构、节律、强度相类似。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准备活动运动量的大小,应根
29、据教材的内容、对象、外界环境而定。但是,它不能超过正式练习的运动量,否则能量消耗过多,不利正式练习。儿童、少年的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高,灵活性大,惰性小,他们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短些,运动量小些。成年人的生理惰性较大,运动量可逐步上升,时间要长些。冬天气温低,散热快,机体发热的时间长,生理惰性大,夏天则要相反,因此,冬天做准备活动时间要长,运动量要大。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太小,身体活动不开,无法适应正式练习;运动量太大,能量消耗过多,中枢神经容易疲劳,也会降低运动成绩。因此,准备活质、幅度、速度和用力程度而决定口令的轻重、缓急、快慢、强弱。 精讲多练,加大密度与运动量。进行准备活动时,必须精讲,加大密
30、度,中间少停顿,学生一看就能理解的练习,只要提出要求,无须讲解动作要领。复杂的动作用慢动作示范,学生跟着做动作,中间不停顿,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促进学生耐力的发展。 注意调节赛前状态。 当前各级学校的体育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后两节或下午一、二节,这时学生的兴奋性一般较低。就要求教师在阐明课的任务与要求之后,精神饱满,口令洪亮,严格要求,练习中加大密度或增加有吸引力的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 准备活动时间与休息间隔。准备活动结束后,调动队伍与主教材的讲解示范等,应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比赛时,如果准备活动后休息时间过长,最好在赛前做些补充活动,尤其是集体项目的替补,更应注意这点,否则容易发生运动
31、损伤。 准备活动应力求实效性。在准备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丰富多彩、变化多样的方式进行练习,这对培养学生自我活动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会产生良好的的效果。 准备活动要不断创新。有些老师在安排准备活动时,总是那么几节,很少变换花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机械性反应和不动脑筋的习惯、不求质量的马虎现象。为此,徒手操的编排中,既要使用学生所熟悉的练习,又要适应增加些新颖的内容,还应采取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 准备活动应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师在组织准备活动练习中,应把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项性准备活动以及专项服务的辅助练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精神上、生理上自然地向
32、内容过度,为提高基本部分的练习效果打好基础。因为准备部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质量。 准备活动的内容应考虑对象的特点。儿童、少年准备活动的内容应简单容易学,节奏分明,生动活泼,动作速率较快,重复次数少些,变化适当多些。对于女学生,根据她们的解剖特点,应注意选择一些发展她们的腹肌、骨盆底肌和大腿力量的练习。青年人则应选择结构复杂,刚强有力,积极快速,幅度大的动作进行练习。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准备活动的动作应复杂些,难度应高些。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内容,更应注意这一点。某些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学生,可选择一些发展该种素质的练习,以促进落后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正确的运动方法、方向、幅度、频率及次数。正
33、确应用不同的运动方法、方向、幅度、频率、重复次数等因素,提高准备活动的效果。根据锻炼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运动方法。采用不同的运动方法,锻炼不同的肌肉群。采用不同的幅度、速度和频率,增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调整参加运动的身体部位的数量和主要动作重复的次数来增减运动量。 4、准备活动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因此,进行准备活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要求。不少的运动损伤是因为没有进行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科学造成的。因此,对学生必须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组织纪律性及基本姿势的准确
34、性要有严格的要求。 正确示范,注意队形。做操时,教师最好与学生一起(镜面)做动作,以强化示范。教师应巡视全体学生,观察他们的动作是否规范,不要自己埋头做操。 口令洪亮,节奏分明。教师的口令应洪亮、清晰、有节奏、强弱分明,才能振奋学生的精神,促使他们动作一致,做操整齐。口令应根据动作的性.5、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 小型体育比赛一般有如下特点:比赛项目少、群众性强、比赛活动分布广、比赛名目多、实效性好。 6、怎样组织小型体育比赛 组织一次较完整的小型体育比赛,要经过赛前准备、赛中组织、赛后总结等一系列具体而细致的运作过程,下面简要介绍组织过程。 赛前工作:争取支持和配合,做好组织宣传,培训裁判和场地
35、器材等工作。 制订比赛规程。编排竞赛秩序。 赛中工作:准备场地器材、组织观众、现场宣传、医务防护措施、计分与累计成绩。 赛后工作:公布比赛结果、奖励优胜、总结汇报。 7、如何选择赛制 组织一次赛事时,必须考虑五个重要的变量: 完成赛事的比赛场次; 参赛选手参加比赛次数的公平性; 赛事完成前后所需的时间; 大多数比赛将如何结束; 种子编排的准确性对于组织好赛事的重要性。 你可以根据这些变量,合理选择赛制。 8、单淘汰制的优缺点 优点:组织形式容易被人理解,适合于有大量参与者的比赛,且比赛场次少、场地少。 缺点:每名参赛者只能保证有一次参赛机会,正确的种子编排至关重要,且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多个比赛
36、场地。 最佳利用:赛制末或时间长的联赛后期。 9、循环制的优缺点 优点:所有的参赛选手彼此之间都要进行比赛,因此最后的排名非常可靠,种子编排并不重要,并能高效地利用多个比赛场地,没有一个人会被淘汰。 缺点:需要进行很多场比赛,并会出现许多悬殊性比赛。 最佳利用:联赛和最后排名十分重要的赛事。 10、计算比赛的场数和轮数 单循环 比赛的总场数 = 队数(队数1)/2 比赛轮数的计算:参加比赛的队数是偶数 轮数 = 队数1 参加比赛的队数是奇数 轮数 = 队数 单淘汰 比赛的总场数 = 参加队数 1 比赛的轮数 = 所确定号码位置数的乘方数 比赛轮空场数 = 选用号码位置数参加队数 (号码位置数:
37、参加比赛的队数不是的乘方数,如十三队,可选择最接近的较大于参加队数2 的乘方数作为号码位置数) 11、轮空与种子编排 如果参加比赛的队不是的乘方数(、16),第一轮比赛中就会有一些队不与其他队交手,这个参赛队在第一轮“轮空”,在编排上要使第二轮比赛的队数为2 的乘方数。通常让种子排名高的参赛队轮空。 为了更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克服两个强队在第一轮相遇的缺陷,可先把“种子队”放在轮次表的适当位置。如果设两个“种子队”,应分别排在轮次表的最上边和最下边;如果设四个“种子队”,应分别排在两个半区的最上边和最下边;如比赛需要轮空,则“种子队” 在第一轮中优先轮空为好。 12、竞赛规程包括哪些内容
38、主要包括:运动会的目的(宗旨);比赛时间和地点;参加单位及组别;竞赛项目;参加办法;报名手续及报名截止日期;竞赛办法;录取名次;记分、奖励、处罚办法;其他未尽事宜由组委会与承办单位书面通知为准。 13、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有特色而又精美的封面;(2)目录;(3)大会竞赛规程;(4)大会开幕式、闭幕式程序;(5)大公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6)仲裁委员会和技术代表名单;(7)裁判员名单;(8)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13)竞赛日程表;(14)竞赛分组表;(15)男女最高纪录表;(16)场地平
39、面示意图。以上内容可依运动会规模自行选定。 14、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共同点是:要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属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两者是互相制约辨证统一的。不同点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由于学生在活动中,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而能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因
40、此,体育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体力。 15、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是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16、我国的几种教学新方法 目标教学法:设定教学目标,选择多种实现目标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达成目标的途径。如发展有氧耐力,可采用跑、跳绳、有氧操、球类活动等多种教学内容。 主题教学法:设定教学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拓展,归纳主题特性。如合作跑,用接力跑,“开火车”等多种方法。 分层教学法:专项教学,同质分组。给予适宜的活动处方。如篮球,进行A、B、C、D分组。 信息教学法:
41、借助媒体信息,演示教学内容,获取主要信息,利用VCD和录象带进行教学内容演示。 创造情景法: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构思适合的情景,布置引起丰富想象的环境。 区别对待法:关注个体差异,确保特殊学生受益,对弱质人群与不同爱好者,采用其他手段给予调整。 简化技术法:竞技运动内容和规则的简化。设施、器材的改造。 竞赛激励法:组织适合身心发展的竞赛活动,变换竞赛的方法与手段,提高运动兴趣。如篮球兴趣小组对抗比赛、轮流上场。游戏化教学:重组运动技能教法,适合水平阶段心理特性,构造欢乐天地。 17、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无论上课时学生的人数的多少,分组教学手是一钟必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分组教学比较能体现因材施
42、教、区别对待教育的原则,也比较容易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选用适宜的分组形式或结合几种分组形式来开展教学。 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分组教学组织形式。 (1)随机分组:这是分组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所谓随机分组,就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例如,教师用报数的方法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常在比赛、游戏时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简单、又迅速;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学生在爱好、能力上的差异,无法很好地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2)同质分组:所谓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优点
43、在于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缺点是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因此,教师在首次进行同质分组前,最好能给学生解释一下实施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原因,以免体能和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感和降低学习的信心,技能好的学生产生骄傲和自满情绪。 (3)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不大,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岁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游戏前,教师把跑得较快
44、和跑得较慢的学生合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里,此种形式的小组就是典型的异质分组。 (4)合作型分组: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其他课程要多得多,这主要是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无论是在游戏活动还是竞赛活动中,合作都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进行练习(如接力跑、双人操等),其意义远远超出活动本身,不但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注意精神,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5)帮教型分组:在合作型分组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一种互为依赖的关系。但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这就形成了帮教型分组。例如
45、,有一定专项技能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所擅长的练习中帮助其他相对比较差的同学,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个人对众多的学生进行指导好得多。同时也是主体学习的一种很好体现。但教师必须使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是有帮助他人和接受帮助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帮助者产生自卑感的不良效果。(6)友伴型分组:如果让学生自己分组活动,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这就是友伴型分组。与关系密切的同伴在一起练习,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并能得到友情的支持,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友伴型分组,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18、在体育课改革中,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
46、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理论:应该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然后才进行专任课程的教学。 建立在理论、经验或规范基础上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体系 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专业技能 教育的专业性评价:教育的专业性评价能力,首先是认识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手段关系能力。 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将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9、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改变兵操式的教学形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传统的观念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抓组织纪律性的,排队、做操、立正、稍息是体育教学
47、的灵魂,这种兵操式的教学形式没有真正从课程的目标来定位我们体育教学的任务。当然我们也并不想排斥适当的操练(但也不需要每节课都进行操练),只是提倡更新教学形式,一切应以达成学习目标为主,所以关键的关键仍然是转变教育观念。 调整教学语言。调整教学语言是改变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教师只有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氛围内,与学生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自内心地使用关切、体谅的语气,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摆正位置,调整关系。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是具有思维意识的活的因素,教学过程的运转、教学效果的质量与两个活的因素之间具有更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的目标设定对教师和学生是一致的,必然会促使形成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 形成相互促进关系。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主观需求(正常的、符合“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和教学条件可能允许的)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又必然会对一些未知知识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得到一定形式的帮助;教师则在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尽心尽力服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这些未知的知识共同研究与探索、出谋划策;教师也可能在学生的探索中得到启发与帮助,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亲情关系。 师生平等关系。在未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