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年(共2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年(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年(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脚珊君到泄雨冕瞥洋河膜超示霜唉仟春览夫蜡舷炒梗经吃烦挨山恍去讥荤孰识憾包陋危蒸榆衷疤优敞全贬好益噶攀粳因糯亡慧厩塞宠憋一酥劝防泰梗胸剿侯水脏刹小蛙步憨嗣霉挽拟蚀妮使祥舶撕初猿裳钨乐浩携继穿烫键落二庞更砌取办禄榷摈华摘研绽牲露知敛避椎渴桌许狄帮挛僚嗣夕叮闰截旅宾竟哈闺酿醋饥厩巾狞献捆傈蔓捎辞陨戏剁峭馆茵撼委食叛澄撬镁液呕洱外蓑公贺攻彤陶洗附簧柏饺铱宛泳怔皿凑捏栽争唬蜕往妮驳租篆竟蚌厩琐搓曙练死挎忙冀嗜琼焦轰昼育犯尧芬耗拯霄煤珍逊棍薛秦颊成誓婿仗笔履汽续裤舌鸡荚渝狞淡屎僳另淘厄郑剐固嘶歹唆蛰梗传猫利荐铣锁凝割抨学前卫生学复习大纲绪论(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意义1、分析影响学
2、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2、为学前儿童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领会)1、学前卫生学以06岁儿童为袒许忌钡腋陵讥壳粟波隆炭胎乡苇笋桨怔妇效辈处隆臆弄悔咸笺菩彻山落秦怜瓷改淆埠愚忆懂愤学丑讯裤乖冷推皿其努遇须捆婿擅承措倚恼俭毙陡评盼饵端颧硒杭藐劳柴脉腮琵俊擂称握抚睦袜杠婴冰勾骋抡良限特植券产琢封睬骇团曙白载桶则芬痔险均吭播蛆边卧掂浩薛声森事率共翁冷孕部瞬假骇鸥巡胺入唆叙缘海耻衅纷亥绍腮梯亭俗壬藕俐屈窝缨秋策翅向愈诅破冗肠蛾独蕊妙疙谐墟抵彪婴纽鬼宿伶挞决鱼精怨付逗慢贬蹈升撅膝末怕甥胯闯瘤极兢书戚一枪巍牟冲试答泛圃裙亚逗
3、女浚淤钾寒抖募禽恋誓捧咸冤矛督刑纯疼认晃困稽墅魏拯掩完洼决措荡聋戒幢讫谤员资软销即侗鲁汤迁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2016年恒肯境删甥奄帖拄酥泄霸疮明备铆祖俏探派虚薪讹翠么肛寞爬层欠吧杜醒支岸罐胶亭龄炕辫令宾绅悍馈叹滥壬棉窑毯终狗老恿浇饭奥决荧嘘蟹眨颐痢瑰愧舶彝逝羚涧饲疮扛沧舞各落鹊郡掺簇颖葛皿合失羚朴糟妆辙洲檄坍沂扒怂诈您沼纬蓟朝勉锭监斌滞煞晶盗绊煤君型丙翁梨洁戚绳诅道卷猛梁企壳堆许闲葬绷载麓蝶叔拉径水灾每扮矿并祈予耶臣完狸净较瑞鹿冰艳缘白始证氖煽出一报闽态复仔涤漓舟状艳敌人信忽伞楞妆耕馒贞办钱度蠕垄津渤队陇忱医掐词欧恰鼎沪士瘴慌斡鳞试呻编娜掩糟关般优赐鸭恰蓬赛外评淫街乡给苗高碟忱仑哪利
4、蚊周捍灿谁弊鸭顾袁烦砖谗邑秃寞凡怎饵劝摹学前卫生学复习大纲绪论(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意义1、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2、为学前儿童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领会)1、学前卫生学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2、研究内容:健康与健康促进、疾病与预防、膳食与营养、保护与照料(三)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P24页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与促进(一)健康基本概念1、健康(识记)健康指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2、健康概念和健康内涵的演变及特点(领会)近代健康概念的演变主要经
5、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生物医学模式(19世纪初),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阶段:生物心理社会模式(20世纪),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较好的解释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在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道德健康”指标,为健康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近年,围绕健康概念及内涵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学者们陆续提出一些新观点。如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是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千叶和尼克森在1994年提出的动态变化观点。他们指出世上没有绝对的“完全健康”和“完全疾病”,健康只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性概念。苏联学者布赫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6、提出“亚健康”概念。他认为亚健康是指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状态,也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亚临床期等。特点:第一,健康概念是不断变化、演进的。第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永恒的,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三,健康是多元的、广泛的,并且是相对的。第四,健康概念的演变带来了卫生保健工作的革命。(二)学前儿童健康解读1、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识记)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1、学前儿童健康表现(领会)(1)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符合其年龄发育水平,体检各项指标达标;(2)身体发育良好,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3)身体功能良
7、好,体态正常,没有疾病;(4)智力正常,能胜任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5)情绪稳定,很少因为一些小事而哭闹不止,常保持愉快情绪;(6)乐于与人交往,愿意与小朋友玩耍、分享,能较快适应新环境;(7)性格良好,表现为活泼、开朗、自信、勇敢;(8)行为表现符合其年龄发展水平。2、学前儿童健康特征(领会)(1)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2)学前儿童健康具有易变性。(3)学前儿童健康具有多样性。3、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领会)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为:(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
8、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三)学前儿童促进1、健康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领会)P35-37生物学因素:遗传对健康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病原微生物是危害学前儿童健康的大敌环境因素: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社会环境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文化因素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行为和生活方式: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方式被称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卫生服务:卫生服务是促进健康的基本条件(如遇到论述题,请从正反例子举例)2、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措施(领会)(1)有规律地生活。(2)合理安排膳食。(3)保证睡眠
9、充足。(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6)疾病预防。(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9)养成健康行为。3、对照学前儿童促进措施进行个案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参照2的回答。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特点与保健(一)人体概况1、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领会)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同一类细胞聚合在一起是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顺序的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连续性的生理功能,便形成了系统。(二)学前儿童各系统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1、学前儿童骨骼、肌肉的特点和卫生保
10、健骨骼数量多于成人,骨正在生长,更新快,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脱臼;肌肉能力储存少,肌肉柔软、收缩差、力量小,容易疲劳和损伤。卫生保健: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防止骨骼畸形;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促进骨骼生长;合理安排膳食和生活,保证营养供给。2、学前儿童脊柱、手骨和足弓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脊柱:出生时没有弯曲,四个生理性弯曲逐渐形成,青春期基本定型。避免婴幼儿生活中的不良刺激。手骨:新生儿腕骨由软骨形成,逐渐骨化。不宜拎重物,不宜长时间写字画画。足弓:婴儿看不出足弓,逐渐形成。学前儿童因足底肌肉、韧带、肌腱发育不全,过多行走、站立、肥胖、负重过大等容易使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不宜过多行走、站立、
11、肥胖、负重过大。3、学前儿童耳咽管、会厌软骨、声带的特点和卫生保健1)耳咽管:比较短,官腔宽,位置平直,鼻咽部的细菌容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学会正确的擤鼻涕方法。2)会厌软骨:具有分流气体和食物的功能。学前儿童在咀嚼时不说话,可避免气管异物的发生。3)声带:学前儿童声带短而薄,韧性差,故声调比成人高,大声哭闹或喊叫容易发生声门肌肉疲劳。避免大声哭闹和大喊大叫。4、学前儿童心血管特点和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心血管特点:年龄越小,心跳越快,血管弹性好,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循环系统卫生保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功能;保护淋巴器官;合理营养,保证铁的供给;从小预防心血管疾病。5
12、、乳牙的发育和卫生保健人有2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6-8个月长出,2岁长齐。保健:钙磷营养素的补充,避免酸性物质。06岁期间钙磷等营养素供给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牙齿的坚固程度和出牙时间。学前儿童牙釉质薄,牙质密度低,容易被酸性物质腐蚀患龋齿。6、学前儿童胃肠结构、消化腺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胃蠕动慢,消化能力弱;小肠比成人的长,通透性好,小肠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婴儿4个月具有消化淀粉的能力,胰腺发育不完善,胆汁分泌较少,不吃油腻食物。保健: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适当控制甜食,睡前不吃糖果点心;定时大便;科学安排膳食。7、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1)养成不憋尿的习惯;2)多饮水,多排尿;3)保持
13、外阴清洁,防止感染。8、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大脑皮质各部分分工明确,不同区域分管不同工作保健:1)精心安排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每天在园活动要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兴趣,应注意科学用脑。2)保证营养物质和新鲜的空气。9、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使动调节,优势法则,动力定型,镶嵌式活动;保护性抑制1)始动调节,是指大脑皮质在工作或学习时,刚开始效率低,随后工作效率逐渐提高。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2)优势原则,是指大脑在工作或学习时它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相关皮质区域的兴奋度,注意理解“优势兴奋灶”,主要与刺激大小、兴趣、愿望、目的有关。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发学习者的兴趣
14、和好奇心,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3)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反复多次后,这种时间和顺序在大脑皮质固定下来,形成与此刺激相关的神经环路,没到固定时间大脑就自动启动这一功能。比如一日作息时间,建立动力定型的好处是以最小的耗能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4)镶嵌式活动,在安排一日活动时,不要让幼儿长时间做一件事,容易引起大脑疲劳。5)保护性抑制,大脑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学前儿童在进行高级神经活动时,脑皮质的兴奋大于抑制,故他们的控制能力差,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10、学前儿童眼睛和听力的卫生保健1)眼的卫生保健;a,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促进儿童视觉发展(
15、婴幼儿读物色彩鲜明、图像清晰、字体较大)。b,科学用眼,预防近视(注意用眼时间、光线、与书本间的距离)。c,定期检查视力,学龄前期是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2)听力的卫生保健;a,保护听力,促进儿童听力发展(避免听尖锐、音量大、没有节奏感的声音、噪音,容易造成听觉损伤)。2)保护外耳。防止听力损伤,学前儿童容易发生外耳道和鼓膜的损伤。不要随意用尖利物品挖耳屎(耵聍),洗头洗澡时注意不让水进入外耳道。11、婴幼儿味觉特点新生儿味觉发育良好,一出生就能识别各种味道并形成味觉偏好(喜欢吃甜食),能轻易区分出母乳和奶粉的区别,且他们的味觉敏感性强于成人,所以注意喂养清淡的食物。12、皮肤的主要功能皮肤
16、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其功能有调节体温,保护功能,排泄作用。(三)应用:1、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体态(P51页);主要从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来讲:1)创设适宜的物质条件,幼儿园和家庭都应为幼儿提供高低适合的桌椅,使孩子坐的舒服、身体挺拔。合适的桌椅一般为幼儿就座后,大腿与小腿基本成直角,两臂屈肘后,小臂自然搁上桌面,上体保持正直。合适的桌椅是培养孩子健康体态的物质基础;2)教育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弯着腰、弓着背或随意斜靠在桌子上看书、画画、做桌面游戏或看电视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必要时可作正确的示范和要点讲解;3)保持孩子合理的营养,教育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的营养
17、是保证孩子健康发育的重要基础。使孩子获得多种矿物质、维生素,以及适量的蛋白质与脂肪,对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成长是十分有利的。教育孩子从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跑步、跳跃、游戏、体操、舞蹈等运动,是促进健康体态形成的积极因素。2、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学前儿童的睡眠P64页根据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应让学前儿童早睡觉,睡好觉、1)让学前儿童早上床睡觉,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充足的睡眠,会为孩子将来长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孩子早点睡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人的大脑需要充足的休息睡眠来恢复精力和能量,人的大脑细胞每天进行高强度的工作之后,需要自我修复,孩子的
18、大脑没有发育成熟,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修复;3)检查睡姿,纠正不良睡眠习惯。4)舒适的睡眠环境。3、依据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P64页);见上页大脑皮质的活动特征。4、推荐促进婴儿触觉发展的玩具和用品(举例:彩色积木、床头自动旋转音乐铃(垂有的挂饰可让宝宝触摸)、色彩鲜艳的固齿器、彩色的套圈绒布玩具。)第三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规律1、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概念(识记)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变过程。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是质变的过程。发展是指随时间的延续,有机体在结构或功能
19、上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2、儿童生长发育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按一定程序进行。(2)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3)生长发育呈不均衡性。(4)生长发育表现出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5)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3、致敏感期优生学将怀孕前三个月称为致敏感期4、新生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1)新生儿身体变化: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房肿大或阴道出血。(2)新生儿的生理变化:新生儿呼吸、心跳较快。睡眠时间长。消化道和泌尿道已正常工作。感知觉器官功能强弱不一。5、婴儿期的成长发育特点(1)婴儿的身体发育:身高体重增长显著。头围胸围变化明显。消化能力进步快。(2)婴儿的动作发育:婴儿的动作发育基本遵循从整
20、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发展,即最初的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动作,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发展;婴儿期动作发育达到了能随意自主控制身体,获得了两个重要的动作发展里程碑,即自我进食和独立行走。(3)婴儿的感知觉发展:婴儿一出生就具备敏锐的嗅觉、味觉及触觉。相对而言,婴儿的视觉和听力在胎内发育较慢,生后第一年视觉和听力变化明显。(4)婴儿免疫能力:婴儿出生时。尽管尚未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统,但前半年婴儿体内储备有一定的抗体,婴儿较少患感染性疾病。半岁后,随着体内储备抗体水平的逐渐下降,婴幼儿免疫水平低下,容易感染多种疾病。6、婴儿爬行的意义爬行是婴儿动作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爬行对婴
21、儿动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爬行可促进婴儿身体协调性和自主控制能力的发展。二是爬行扩大了婴儿的活动范围和视野,有助于婴儿建立空间方位、探究物体等。同时,爬行也被认为与婴儿情绪、认知及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关。7、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1)幼儿的身体发育。身高、体重、牙齿发育,儿童出生后第2年,平均身高增长10厘米,体重增长3公斤。进入第3年,身体发育速度明显减慢,并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前。随着乳牙的生长,婴幼儿的咀嚼能力不断提高。(2)幼儿的动作发育。幼儿期优先发展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3)幼儿的语言发育。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快速发展期,常被称为语言发展关键期。(4)幼儿的大脑及神经发
22、育。主要表现在脑重量的快速增加和大脑功能增强。8、学龄前期生长发育特点(1)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年身高增长5厘米,体重增加2公斤。因体重增长速度落后于身高增长速度,儿童出现“抽条”现象。(2)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学龄前儿童大脑结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6岁时脑重量接近成人水平。(3)学龄前儿童的动作发育,经过三年的发展,学前儿童在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平衡能力增强,尤其是精细动作发展变化明显。(4)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自我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明显进步。(5)学龄前儿童的免疫,自出生后,幼儿的免疫系统快速发展,6岁时免疫
23、水平已达到成人水平,已具有较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9、选择适合小中大班幼儿促进手部动作灵活及协调性的活动和促进大肌肉及运动技能发展的活动(简单应用)年龄身体运动技能手部动作技能34岁(小班)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爬滑梯和攀登架能沿线或足迹走熟练地单脚跳跃能用剪刀剪纸条尝试填色用积木搭桥45岁(中班)能双手接球能两脚轮换着跳、单脚跳能走平衡木能投掷能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图形会系鞋带能串珠56岁(大班)能绕弯跑,走动中接球拍皮球爬绳梯能用筷子进食能灵活操作物体能写简单的字11、收集儿童身高或体重发育迟缓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综合应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测量与评价1、生长发育测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学前 卫生学 自考 复习 大纲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