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声现象教案(共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声现象教案(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声现象教案(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课时【课题】一、声音是什么【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2、知道声音传播的情况3、了解声波,声能【器材准备】收录机、音叉、钟罩、电铃、抽气筒、蜡烛、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坐好了,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来放松一下,好吗?(老师与同学听音乐大约一分钟)师:同学们,我们听到音乐感到心情舒畅,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声音是什么吗?好,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声音是什么?二、揭示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2、知道声音传播的情况3、了解声波,声能三、自学活动1、试一试,猜一猜怎样使桌上的器材发出声音?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猜一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比比谁的方法
2、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2分钟后上台演示。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实验1)用手拨动拉紧的橡皮筋2)敲击音叉3)敲击纸片4)敲击桌上的烧杯,水槽等学生上台演示并猜想,讲台上可放一鼓,若学生偏离太远,可引导他敲击鼓面上的泡沫跳动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猜想我们再一起做一做2、做一做,议一议做书上图11实验,讨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指名学生边演示边回答(可启发学生做如下实验)敲击鼓面,泡沫球跳动敲击音叉,靠近泡沫球,泡沫球弹起敲击音叉,用手摸,说出感觉敲击音叉,放入水中,水溅出归纳板书: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想一想,猜一猜 声音是怎样从发声体传到远处的呢?4、做一做,议一议请利用桌上的器材做书上P9、
3、1-3实验,讨论声音是怎样传到人耳中的呢?2分钟后上台演示说明理由。师指名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归纳板书: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图14的实验,谁能告诉我声音有何变化?归纳板书: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师:那么声音究竟是什么呢?演示:P9-10 图1-5,图1-6,图1-7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声音是一种波的录像,看完后回答下面问题:1、声音是什么?2、什么是声能?五、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物理课课练P4-5 第2、3、5、8题第 2 课时【课题】二、声音的特征(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2)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了解发声器不
4、同,声音的音色不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本节课的重点: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及克服办法 本节课的难点:声现象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课的类型】实验课 实践活动课 讨论课【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具体图像。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和探究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 收录机(配磁带) 鼓 钢尺 梳子 塑料片 发音齿轮 二胡 橡皮筋【教学过程
5、】一、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1)用收录机播放一首歌曲,调节音量旋钮。 2)用收录机分别播放女高音和男低音所唱的同一首歌曲。教师提问:1)声音的区别在何处?2)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声音的词语有哪些?教师总结: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各有其特点,大家所举的词语大多只能反映声音一个方面的特性。新课引入: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又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声音的特征发声器在振动发声时,振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也有所有制不同。 演示实验:将钢尺的一端固定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 ,使其振动发声,比较所听到的声音。教师提问:(1)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之处?(2)发声强(响
6、)的时候,钢尺是如何放置的?(3)在其振动过程中有何特点?板书:(一)声音的强弱 1、响度:声音的强弱。 2、振幅:振动的幅度。 学生比较听到的声音。学生口答:声音的高低不同、响亮程度不同学生口答:响亮、嘹亮、清脆、低沉学生口答:声音的响亮程度、强度学生口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学生口答:上下振动的幅度比较大。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入,做到由浅入深。教师提问:怎样可使鼓发出的声音响一些?教师引导分析:不论何种发声器,若无振动,则不能发声,所以,发声器发出声音的强弱应与振动有关。教师提问: 1)用力大小、鼓槌大小等因素对鼓面的振动有何影响?2)声音的强弱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总结:声
7、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演示实验:1)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不同距离处,播放同样的声音。2)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一定距离处,第一次,直接对学生播放,第二次,在其前面放一纸喇叭,对学生播放同样的声音。教师提问:声音的响度还与那些因素有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影响响度的其他因素:与发声器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 学生猜想,并用实践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回答:用力大、用大鼓、用大鼓槌、振动幅度大学生回答:使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用力大,振幅大学生回答: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学生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强弱。学生回答:距离、扩音设备、声音散出去的程度
8、 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想。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联系生活实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演示实验:1)将硬纸片以同样得力量和速度划过疏密程度不同的梳子。2)用同一张硬塑料片分别接齿轮数目不同的旋转发音齿轮。教师提问:1)不同的梳子齿和齿轮片在振动过程中的快慢有何不同?2)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教师补充说明:声音在这方面的不同,反映了声音的第二个特征。板书:(二)声音的高低1、音调:声音的高低。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赫)-Hz演示实验:改变二胡弦的松紧,演奏同一首曲子,比较歌曲的调子有何不同。教师提问:1)弦松的时候调子高,还是弦紧的时候调子高?2)弦松的时候振动快,还
9、是弦紧的时候振动快?教师说明:发声器振动快慢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有时高,有时低。1、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器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教师补充说明:在物理学中,音调与响度有严格的区分,分别用高低与大小来形容,而在日常中没有严格区分,甚至有时两者混在一起。 学生观察梳子齿和纸片的振动快慢,并比较听到的声音。学生回答:振动快慢不同、粗齿的振动慢、小齿的振动快 学生回答:细齿的声音细、尖、高;小齿轮的声音高学生回答:弦紧的时候调子高。学生回答两种答案的都有学生实践:用同样大小的力量拨动松紧程度的橡皮筋,学生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快慢。学生根据实践活动中的现象,比较橡皮筋振动的快
10、慢,并回答音调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学生对音调与响度时有混淆,教师可适当举例。教师提问:你区分乐器或说话人的依据是什么?板书:(三)辨别声音-几种乐器发出声波的波形图。教师提问:不同声波的波形图有何不同?教师补充说明:波形图的不同,反映了发声器在振动时的振幅、频率等方面的不同。板书:声音的基本特征(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三、新课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补充和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自主进行归纳。 四、作业布置:物理课课练P6-8 第1、3、7、13题第 3 课时【课题】二、声音的特征(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第一 单元 现象 教案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