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共5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名词解释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4. 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7. 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
2、人或组织。9.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 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11. 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1
3、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15. 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 众为对象而
4、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7.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二.简答题1.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2.传播的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
5、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3.拉斯韦尔“5W模式”:查书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4.社会对媒介的控制:查书1、个人的信息反馈。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3、诉诸法律手段。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
6、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5.沉默的螺旋理论: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6.环境监测的功能:查书对社会而言,可能发出自然灾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巩固社会规范。对个人而言,提高新闻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而言,可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文化而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7.麦克卢汉的三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8.社会责任理论原则:(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7、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9.符号的特点:查书1、任意性2、约定性3、组合性4、传授性5、跨越性10.受众的角色: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11.有限效果理论:a.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仅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b.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
8、的改变,而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既有态度的强化;c.大众传播产生的态度改变效果需两个条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e.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性质、内容组织)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2.传播的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 环境监视功能。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这个功能准确的、客观的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及重要发展 2、 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
9、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这个功能把社会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各类因素整合协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3、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13.如何理解拟态环境是上个世纪20年代李普曼在他的自由与新闻舆论学等著作中提出的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问题。现代人很少能够直接的感知自然信息,这是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越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学 概论 期末 复习 重点 自己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