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精解(共11页).doc
《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精解(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精解(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精解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用Ek表示。2动能的量度公式(1)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3)从上式可知动能为标量,单位由m、v决定为焦耳。因为1千克米2/秒2=1千克米/秒2米=1牛米=1焦。(4)物体的动能具有相对性,相对不同参考系物体动能不同,因而在同一问题中应选择同一参考系。一般物体速度都是对地球的。(5)动能的变化量又叫动能增量,指的是未动能与初动能之差。Ek=少。(6)物体的动能与动量均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系,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动量表示运动效果,动能表示运动能量。且动量为矢量,动能为标量。它们之间的数
2、值关系为P2=2mEk。3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内容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或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这就是动能定理。动能定理也可以说成: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少。(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3)关于动能定理的理解动能定理的计算为标量式,不能分方向,v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者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若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由几个物体组成,则应按隔离法逐一对物体列动能定理方程。以上两式(1)式用的较少。(1)式中要求求出F合,则应用矢量合成较复杂,力F都应为恒力方可求合力,且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物体受力保持
3、不变。(2)式所要求的是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其中对力没做任何要求,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包括重力和弹力),既可以是变力也可以是恒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只要求出在作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正负即可。这也正是动能定理的优越性所在。功和动能均为标量,但功有正负之分,在求未知功时,一般认为是正值。若求得为正值,说明该力做正功,负值则为物体克服该力做功。应用动能定理时应注意动能定理的形式。即等式一边为W合,另一边为Ek。若将功与动能写在一边就可能成为其他规律的形式。如功能原理,能量守恒等。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这样对初学者较易掌握,也可以看全过
4、程为一整体来处理。4势能的概念由于物体之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叫势能。由物体与地球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叫重力势能。势能都是物体系统所共同具有。物体的重力势能为物体和地球共同具有,习惯上说成某物体的势能。5重力势能的量度公式(1)用EP表示势能,物体质量为m,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为:EP=mgh(2)重力势能为标量,单位为焦耳。(3)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点的选取有关,选择不同零势点,物体势能不同。原则上设零势点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题中选题中最低点为零势能点。但人们往往关心的是势能的变化而不是势能本身。(4)由于零势点的选取,势能有正负之分。若物体在零势面以上h米处,其重力势能为E
5、P=mgh;若物体在零势能以下h米处时,其重力势能为EP=-mgh。势能的正负表明势能的大小。(5)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减少,物体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就增加,克服重力做多少功,物体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6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1)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2)弹性势能是物体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的势能,而不是某个物体的。弹簧的形变量。【例1】 有两个物体a和b,其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若a和b分别受到不变的阻力Fa和Fb的作用,经过相同时间停下来,它们的位移分别是Sa和Sb,则:AFaFb,SaSb;BFaF
6、b,SaSb;CFaFb,SaSb;DFaFb,SaSb。【分析思路】 物体a和b的初动能相同,而质量不同,所以它们的初速度不同(mamb,vavb),最终两物体同时停下来。在相同时间零。也可以从另一角度理解。力F在相同时间内使物体动量变为零,即力的冲量使物体动量变为零。由此可以确定力的关系。这段时间内力F做功使物体动能变为零。可以确定位移。解法一:相同,找出S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F。mambvavbFaFb解法二:关系,由动量定理确定F,再由动能定理求S。2mEkmamb FaFb由动能定理:FS=EkFaFb SaSb所以本题应选择A。【例2】 如图6-14所示,某人站在距水面高为
7、h的台子上,用绕过定滑轮的绳子将质量为m的船从静止开始由A处拉至B处。此过程中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由变为,船受到水的平均阻力为f,船到达B处时人收绳子的速度为v。求人对船所做的功?(滑轮和船的大小,绳子质量均不计)。【分析思路】 人拉绳时,绳上各点速度均相同,绳为倾斜运动而船的运动都是水平方向的,两者的速度满足矢量关系。船的速度与收绳速度是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当船由静止从A点运动到B时,外力除要增加物体的动能还要克服水给船的阻力做功。即外力与阻力做功之和为物体动能增量。【解题方法】 由运动的分解求绳和船的速度关系。利用几何关系及阻力做功特点求阻力做功再应用动能定理求外力做功。【解题】 当船到达
8、B点时,由速度矢量关系知vt=v/cos。由几何关系,船从A到B船运动的位移为:SAB=h(ctg-ctg)由动能定理:【例3】 质量M=500吨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从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5分钟在水平路面上行驶S=2.25千米。速度达到最大值vm,vm=54千米/小时,则机车的功率为_瓦,机车运动中受平均阻力为_牛顿。【分析思路】 机车的以恒定功率运动,牵引力、速度都在随时间变化,即使认为阻力不变,机车的运动也是变加速的。所以一定不能用牛顿定律结合运动学求解。这点往往是学生易犯的错误。题目说明功率是不变的,一定时间内机车的功是一定的,机车运行过程中除牵引力做功之外还有阻力做功,而阻力恰为速度
9、达最大值时的牵引力,本题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解题方法】 由机车的运动可知,当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与阻力相等,即此时功率为阻力和最大速度的乘积,由动能定理对整个过程列方程。【解题】 设机车的功率为P,平均阻为为f。当机车达最大速度vm时有:由动能定理得: f=P/vm=3.75105/15=2.5104(牛)【例4】 质量2.0千克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1.0米的米。然后滑上同样的圆弧轨道CD。已知圆弧轨道无摩擦,物体与水平轨道BC间动摩擦因数为0.20。如图6-15所示。求:(1)物体在CD轨道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2)物体最后停在什么位置?【分析思路】 物体由A点静止下滑,由于弧面
10、光滑,所以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做的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做功的多少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物体在BC段,由摩擦力做功的特点(与路经有关),物体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且不论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物体总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体最后冲上CD部分,克服重力做功。物体冲上CD后运动并未能停止,从CD部分下滑后再次经过BC部分,若能量足够,物体可能再次上到AB部分。若动能不够就停在BC的某一位置。但不论能否冲上AB部分,最后一定要停下来,运动次数的多少,最后停下来的原因都是BC段有摩擦的结果。虽然物体的运动是分段的,但可以把各过程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即整体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方法】 由重力做功及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能 势能 知识点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