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光学(学生)(共3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光学(学生)(共30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考总复习:光现象【考纲要求】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4、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解其应用;5、知道光的色散的相关内容;6、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考点一、【高清课堂:光现象复习课主要考点梳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
2、的直线叫做光线。4、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3108m/s。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要点诠释:1、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2)影子的形成;(3)日食月食的形成;(4)小孔成像。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经过的距离。光年是距离单位,常用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9.461015m。考点二、光的反射及其应用 1、“一点”、“二角”、三线”: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AO、NO、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2、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
3、角等于入射角。3、镜面反射:平滑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镜面反射。4、漫反射:粗糙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漫发射。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S为光点,S为像。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和物体的左右相反;(5)像是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用光屏去呈接。7、球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要点诠释:1、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能从各
4、个方向看到一个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黑板出现“反光”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3、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人眼看到虚像时,是物光源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好像是从“像”发出来的一样,而当我们用屏去接时,接不到像。考点三、光的折射及其现象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基本概念:如下图所示,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AO、MN、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3、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
5、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色散现象说明:(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要点诠释:1、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应用:池底变浅、钢笔错位3、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考点四、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1、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 ;应用:红外线夜视仪、步枪的瞄准器、电视遥控器;紫外线
6、特点: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作用:紫外线灯灭菌、防伪标志考点五、实验探究1、光的反射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2)在纸板上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用激光笔沿入射光线射入,找到对应的反射光线。(3)观察两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猜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相等;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4)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6)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角i和r。2、平面镜成像实验步骤:(1)将纸对折,在对折处画一条直线段,把平板玻璃
7、(作为平面镜)竖立在对折线上;(2)在白纸的一方任意位置放点燃的蜡烛,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蜡烛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的像;(4)拿另一支蜡烛(未点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移动这支蜡烛,再左右移动头部,从不同位置看上去蜡烛和像完全重合;(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再做一遍。要点诠释:1、光的反射:(1)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证明三线共面;(2)通过测量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以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并且对称还意味着分居法线两侧。2、平面镜成像:(1)实
8、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2)试验中平面镜要和桌面垂直,否则怎么移动蜡烛都不能和像完全重合;(3)试验中如果用的玻璃板太厚就会看到两个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上都发生反射形成的;(4)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5)用一张白纸(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白纸上(光屏)看不到蜡烛的像,证明成的像是虚像。【典型例题】类型一、三种光现象的识别:1、(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2、(2015娄底)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9、的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举一反三:【变式】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C.雨后的彩虹 D.游泳池内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类型二、光的反射3、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A30 B45 C15 D60举一反三:【变式】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 45;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 45(选填“=、或”符号)。4、两平面镜OM1、OM2之间夹角为,入射光跟
10、平面镜OM2平行,经两个镜面两次反射后,出射光跟OM1平行,如图所示,那么此角应为()A30 B45 C60 D75举一反三:【变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类型三、平面镜成像5、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举一反三:【变式】判断下列图,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6、(2015天津)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S,SO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ABCD举一反三:【变式】教学楼的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他们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
11、,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 的;有时阳光射进来,部分同学看到镜子里很“刺眼”,这是因为镜子发生了 。同学们穿的校服看起来是蓝色的,是因为校服 蓝光。类型四、光的折射7、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潜泳时能看到岸边的树,他看到的是()A变矮了的树的实像 B变高了的树的实像C变矮了的树的虚像 D变高了的树的虚像举一反三:【变式】(2015呼和浩特)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ABC D8、手电筒发出的光垂直地照射到一个空的烧杯的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的光圈如图中虚线所示,把水倒入烧杯中,烧杯注满水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化为图中的()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
12、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类型五、作图与实验探究9、一束光线斜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变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所对应的入射光线AO;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10、(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11、如图是人眼看见A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请确定物体A的位置并画出
13、入射光线。12、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 ;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2)请在下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变式】小丽在水平桌面上用薄透明玻璃板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实验中小丽视线正对薄透明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马上把蜡烛B放在所看到“像”的位置,并在白纸上记录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MN是玻璃板的位置,a是点燃的蜡烛A所
14、在位置,b是蜡烛B所在位置。小丽根据实验记录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A薄透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平行 B找像时没有从多个方向观察C实验过程中没有使用平面镜 D实验过程中没有点燃蜡烛B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丽解决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后继续实验。她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表。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物距/cm 2.83.23.84.56.36.5像距/cm 2.8 3.2 3.8 4.5 6.3 6.5 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 【考纲要求】1.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理解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15、;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6.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要点诠释:1、
16、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考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
17、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测量像距和物距。(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
18、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4、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要点诠释: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为了保证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同一高度。 凸
19、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倒正实虚放大或缩小u2f倒立实像缩小fv2f照相机u=2f倒立实像等大v=2f实像大小转折点fu2f幻灯机u=f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u放大镜考点三、生活中的凸透镜及应用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5、
20、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要点诠释: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考点四、眼睛和眼镜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纠正近视眼远视眼表现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成因晶状体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或由于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图:
21、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发散程度较大,光会聚到了视网膜之后。矫正2、 眼镜的度数:(1)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用表示即:(2)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如焦距为1/5m的凸透镜,焦度为5屈光度,用它做成的远视镜片为+500度。(3)度数:远视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的度数为负数。【典型例题】类型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 (2015菏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
22、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举一反三:【变式】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 像。2. (2015娄底)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下为凸透镜成像的示
23、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举一反三:【变式】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A.相同 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 D.不能成像实验序号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实虚大小正倒1u2f实像缩小倒立fv2f2fu2f实像缩小正立v2f3uf虚像放大倒立|v|u4.某同学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5.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
25、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举一反三:【变式】(2015滨州)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类型二、作图与实验探究6.如图所示,有两条光线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
26、(P)处和一倍焦距(F)处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 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7. (2015雅安)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27、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举一反三:【变式】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清晰的像,此时窗、凸透镜、墙壁的位置如图所示(像没有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照相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C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上半部,墙壁上不能出现窗户完整的像D向左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
28、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举一反三:【变式】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A正立、缩小虚像 B正立、放大虚像C倒立、放大虚像 D正立、放大实像类型二、作图9. 根据图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举一反三:【变式】根据图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一束光经过
29、一个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这个透镜。类型三、综合应用10.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甲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B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C如图丙所示,用平面镜观察自己身后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像D如图丁所示,用潜望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要矫正近视眼的视力,应佩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B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类型四、实验探究11.
30、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测量焦距: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 cm。(2)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这样做是为了 。(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12.某兴趣小组
31、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的光具座,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要得到明亮、清晰的像,他应该把光屏放在65cm刻线处至 cm刻线处之间的某个位置。(3)小红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此时她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要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左/右)移动,这是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有 (会聚/发散)作用。(4)
32、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中考冲刺:光学作图专题【中考展望】 1、中考要求 一般指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图。它可以反映学生对某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约4分到9分。(各地要求略有不同)作图题一般分为两大类:基本作图题和设计作图题。基本作图题考察基本作图方法和基本作图能力,设计作图题考察建模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作图技巧。2、中考动向中考作图题主要在光学、力学、电学和电磁学部分。光学作图题一般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作图和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点拨】1、光学作图主要考查如下
33、内容(1)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2) 光的反射和折射:根据要求作出入射或反射光线、折射光线;(3)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像或平面镜的位置 ;(4) 根据给定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虚框内填适当光具。2、解题指导(1)光线要画实线并加箭头,注意“箭头”方向 ;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画虚线。(2)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一定要画成“虚线” 。(3)根据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在光具同侧或异侧判定面镜或透镜;根据出射光线变得会聚或发散判定凸透镜或凹透镜 。【典型例题】类型一、光的直线传播1、(2016郑州模拟)如图所示,纸板M中心处有一小孔,发光体AB正对小孔,N是光屏,虚线为光
34、屏的竖直中线,请在图中画出发光体AB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光路图。举一反三:【变式】(高清课堂中考冲刺力、电作图专题例1)“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用斜线标出)类型二、光的反射2、(2016浦东新区二模)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举一反三:【变式】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 3、请在下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举一反三:【变式】竖直向下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4、在图中,AO、BO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S的位置并画
35、出光路图。举一反三:【变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S的像S。5、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光入射到水平的镜面上,试在图中画出光经过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的光路,并标出法线。 举一反三:【变式】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人射到其中一平面镜, (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举一反三:【变式】小明妈妈的钱包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下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保留作图痕迹。6、(2016海安县模拟)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且过P点的所有光线。类型三、光的折射 7、有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9、画出下图中光线经过透镜折射的光线。10、如图一束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完成光进入和射出玻璃的折射光路图。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作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1、(2016石景山区二模)在图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