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五讲免疫调节学案(共2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五讲免疫调节学案(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五讲免疫调节学案(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免疫调节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异同,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总结免疫细胞的来源及功能,提高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的模式图,培养模型分析能力与建模的思维习惯科学探究通过“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的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社会责任通过总结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难深化类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基础自测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 ( 2014全国大纲卷,T3
2、C)(2)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2014海南卷,T13C)(3)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2013全国卷,T4A)(4)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2013海南卷,T21D)(5)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6)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连线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1正确判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三个依据2借助图解归纳总结免疫细胞的来源与功能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信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造血干
3、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3明辨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五个“并非”(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吞噬细胞并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4)T细胞并非只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
4、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只有部分保留。(5)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B细胞(T细胞)。在二次免疫中,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对点落实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有
5、关解析:选B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有关。2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解析:选D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通
6、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属于竞争,不属于免疫;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有抗体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3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细胞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解析:选C图中a为T细胞,b为B细胞,c和d分别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图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
7、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b)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在抗原的刺激下,过程才能发生;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功能的不同。归纳拓展明确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1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对实验动物(性别、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从患破伤风鼠体内获取血清;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3)证明胸腺
8、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切除小鼠的胸腺,细胞免疫全丧失,同时由于失去了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从而使体液免疫能力也大大降低。2基于胸腺的免疫系统组成、功能的实验探究对点落实4甲、乙、丙三组小鼠的不同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小鼠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小鼠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解析:选
9、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转移到胸腺中分化形成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大部分的体液免疫,因此胸腺被破坏后,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骨髓是产生造血干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场所,因此骨髓被破坏或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仅骨髓被破坏的,淋巴干细胞可以在胸腺中分化形成T淋巴细胞,恢复细胞免疫功能,而骨髓和胸腺同时被破坏的,因缺乏形成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场所,免疫功能难以恢复。5为检测某禽流感疫苗对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免疫能力(疫苗制剂的成分:减毒禽流感病毒生理盐水),一科研小组设计以下不同的检测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选取健康的30只幼鸡注射此禽流感疫苗,
10、两周后再注射一定量禽流感病毒,而后观察其生活状况B选取健康的60只幼鸡均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一定量禽流感病毒,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周后向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疫苗,而后观察其生活状况C选取健康的60只幼鸡均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一定量禽流感病毒,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疫苗,两周后观察两组幼鸡的生活状况D选取健康的60只幼鸡均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一定量禽流感病毒疫苗,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周后向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而后观察其生活状况解析:选D为验证禽流感疫苗对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免疫能力,需要选取健康的60只幼鸡均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一定量禽流感病毒疫苗,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
11、水,两周后向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而后观察其生活状况以验证疫苗的作用。考点二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失调病重难深化类一、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2细胞免疫(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二、免疫功能失调病三、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的使用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2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检测并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3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基础自测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2018全国卷,T1A)(2)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不属于胞吐作用()(2015全国卷,T3A改编)(3)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
12、(2015四川卷,T5D)(4)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 (2013山东卷,T3C)(5)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能产生记忆细胞()(6)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7)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8)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9)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2据图回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相关问题(1)图中和分别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浆细胞可由c、g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次免疫主要与e、g 细胞有关。(填图中字母)(3)体液免疫由细胞产生物质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13、,进而被细胞吞噬消化。(填图中字母或序号)(4)细胞免疫由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填图中字母)3判断下列情况分别属于哪类免疫失调病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以上属于过敏反应的是;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属于免疫缺陷病的是。(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4学透教材、理清原因、规范答题用语专练(1)发生二次
14、免疫时,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是否由“记忆细胞”所产生?提示: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2)人的免疫系统能成功抵御大多数病原体,但为何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提示:因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杀死的是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1明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三看法判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正确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病 4.辨析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区别与联系类型项目 过敏反应体液免疫区别发生时间再次接触抗原机体第一
15、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主要在血清中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对点落实1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解析:选D某链球菌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而引起的心脏病符合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的特点。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A项所述是由于细胞免疫而引起的,B项所述属于过敏反应,
16、C项所述属于免疫缺陷病。2(2017全国卷)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解析:选C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
17、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3(2019南通模拟)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相关过程,字母代表相关细胞或物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代表体液免疫过程B物质a、b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B细胞和C细胞的起源相同,且细胞中DNA和RNA种类相同DE细胞仅在某种特定抗原的刺激下才能增殖和分化解析:选C图示过程产生抗体,代表体液免疫过程;物质a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物质b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两者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细胞和C细胞的起源相同,都来源于骨髓中
18、的造血干细胞,细胞中DNA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中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E细胞在相同抗原的刺激下才能增殖和分化。 归纳拓展与免疫调节相联系的四个重要知识点(1)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2)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没有细胞周期;而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增殖、分化,三者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3)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而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T细
19、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典型图示问题设计(1)图中抗体浓度变化曲线为,患病程度变化曲线为。(2)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3)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有哪些特点?提示: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更快、更高、更强”。即反应速率更快、抗体浓度更高、免疫程度更强。对点落实4(2015天津高考)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
20、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解析:选C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起到了疫苗的作用,属于抗原。第一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并不是病原菌诱导鸡产生抗性变异。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的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及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同样发生特异性免疫,但由于未注射过“疫苗”,其体内没有抗体和记忆细胞,抗体产生
21、得较慢、较少,导致其死亡。5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下的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浆细胞产生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能有较大的差异Dc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解析:选B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由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存留时间各不相同,应该是由不同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
22、吞噬分解,不能再与抗原结合;图中c时间段甲抗体的产生比b时间段更快、更多,这是二次免疫反应的特征,即可能受到与a时间注射疫苗相类似抗原的刺激。类题通法“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一看产生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二看产生抗体的速度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免疫时机体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的速度快三看患病程度初次免疫比二次免疫时的机体患病程度重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与人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如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疫苗的研制与使用、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病等,这些既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备考时应给予重点关注。对点落实6(2016江苏高考)人类免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八 单元 第五 免疫调节 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