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试题库.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绪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 A A.黄帝内经 B.难经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金匮要略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E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C.本草从新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3.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 B A.伤寒杂病论 B.诸病源候论C.难经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4.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 C A.扁鹊 B.华佗 C.陈无择 D.刘宗素 E.张从正5.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 A A.王叔和 B.刘宗素 C.张从正 D.李杲 E.朱丹溪6.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
2、寒凉清热的医家是 C A.张从正 B.李杲 C.刘宗素 D.朱震亨 E.王叔和7.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内生”的医家是 D7.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医家是 D A.李时珍 B.朱震亨 C.张从正 D.李杲 E.刘宗素8.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 B A.张仲井 B.张从正 C.王叔和 D.李杲 E.张井岳9.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C A.李杲 B.张井岳 C.朱震亨 D.张从正 E.李时珍10.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 A A.针灸甲乙经 B.铜人腧穴针灸经C.针灸资生经 D.针灸大全 E.针灸聚英1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 D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3、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C.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 A.叶天士 B.吴又可 C.吴鞠通 D.吴琨 E.汪昂13.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吴琨 E.以上都是14.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B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吴琨 E.以上都不是15.中医学中证的概念,是对 C A.症状和体征的
4、概括 B.病因和病位的概括 C.病因和病机的概括 D.病机与病位的概括 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CDE A.内经 B.类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伤寒杂病论2.金元四大家指的是 ABCE A.刘宗素 当为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李时珍 E.朱震亨3.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 AD A.整体观念 B.恒动观念 C.辨证论治 D.辨证施护 E.着眼于病,立足于防治4.中医护理学的任务有 ABCDE A.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B.既病防变,控制病情 C.病后调护,促进康复 D.积极养护,以防复发 E.适度锻炼,养生防病5.对温病学理论体系构筑贡献之大者,莫
5、过于 ABD A.叶桂 B.薛雪 C.吴琨 D.吴瑭 E.汪昂二、填空题1.黄帝内经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包括和两大部分,共卷,篇。(素问 灵枢 18 162)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史著。书中载药种。(神农本草经 365)3.唐代孙思邈编撰的和,可称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4.隋代巢元方编撰的,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对_种病候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诸病源候论 1729)5.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二是。(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6.中医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和两个方面。(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7.伤寒
6、杂病论经王叔和搜集整理成现今的与。和。(伤寒论 金匮要略)8.晋代王叔和编撰的,是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脉经)9.中医的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和两大块。(基础 应用)10.演绎是从到的思维方法。(一般 个别)三、判断题:1、辨证论治之“证”指的是症状。()2、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4、人体是由许多组织器官组成的,是以五脏为中心的。( )5、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病论治。()6、同病异治是因为药不同。()7、异病同治是因为证相同。( )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质上即是“证同治同”、“证异治异”。 ( )9、辨证论治是
7、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10、整体观念包括: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三、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 2.辨证施护 3.整体护理 4.恒动观念 5.司外揣内四、简答题:1.试述黄帝内经的内容及意义。2.试述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及意义。3.试述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及意义。4.简述中医辨证与施护的关系。5.试述如何理解“天人相应”。六、论述题:1.中医理论体系有何特点?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阴阳的可能性,后半夜为 C1.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后半夜为 C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阳
8、中之太阳2.自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属 C A.阴制约阳 B.阳制约阴C.由阳转阴 D.由阴转阳 E.阴阳平衡3.“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说明了阴阳的 C A.相互对立 B.相互依存C.相互消长 D.相互转化 E.对立统一4.“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D A.阴阳的对立 B.阴阳的消长C.阴阳的互根 D.阴阳的转化 E.阴阳的相互制约5.阴阳是指 E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B A.水和火 B.土和金C.金和木 D.木和土 E.土和火7.在医学领域中,下列哪项功能属阴
9、D A.推动 B.兴奋C.亢进 D.滋润 E.温煦8.下列哪项属于阴的症状 D A.声高气粗 B.多言躁动C.舌苔黄腻 D.脉象细涩 E.脉象洪大9.肺病使肾属于当为“肺病及肾” E A.相生 B.相克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10.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 A.心病及肝 B.肺病及肾C.肾病及肝 D.肝病及脾 E.脾病及肾1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B A.木克土 B.木乘土C.土侮木 D.母病及子 E.子病及母12.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B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3.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 E A.心 B.肝 C.
10、脾 D.肺 E.肾14.五液中属火的是 CA.泪 B.涎 C.汗 D.涕 E.唾15.根据五行归类,五体中属木的是 B A.脉 B.筋 C.目 D.肉 E.泪(二)多项选择题1.人体脏腑分阴阳,属于阳者有 AC A.胃 B.心 C.大肠 D.肺 E.肾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BDE A.阴阳依存 B.阴阳对立C.阴阳盛衰 D.阴阳消长 E.阴阳平衡3.阴阳的消长是 AD A.绝对的 B.相对的C.稳定的 D.无条件的 E.有条件的4.中医学概括阴阳失调主要有 ABCD A.阴阳偏胜 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 D.阴阳转化 E.阴阳消长5.下列各征象中属阳的有 ACD A.色泽鲜明 B
11、.语言低微C.呼吸有力 D.脉浮数 E.脉细数二、填空题1.人体部位阴阳属性:体表背部属,体表腹部属。(阳 阴)2.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是,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 补其不足)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在外”。(阳之守也 阴之使也)4.五行中,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两个方面。(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5.五行中,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及。(相乘 相侮)6.根据阴阳基本内容,“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属于。(阴阳转化 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7.以水为例,其母为,其所不胜为。(金 土)8.引起乘侮的原因有和两个方面。(太过 不及)9.五行,指构成客观世界
12、的五种基本物质,即、。(木 火 土 金 水)10.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三、判断题1.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兴奋的等都属于阴的范畴。()2.五行中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相生,如环无端,生化不息。()3.五行中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金,金克木,木克火。()4.五行中相乘的次序是:木乘土,土乘火,火乘水,水乘金,金乘木。()5.五行中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水,水侮火,火侮土,土侮木。()6.色泽晦暗,语言低微,呼吸无力,脉细数等属于阴的范畴。()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相互转化。()
13、8.“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8.“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9.五脏为阴,心为阴中之阳。()10.阴阳是指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四、名词解释1.阴阳学说 2.五行相生 3.阴阳互损 4.母病及子 5.五行五、简述题1.“阴长阳消”与“阳长阴消”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如何体现?2.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按照相生规律传变的病情如何?4.按照相克规律传变的病情如何?5.试述阴阳的对立制约?六、论述题1.试比较阴阳与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第二章 藏象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脏腑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 DA.
14、五脏 B.六腑 C.五脏和六腑 D.脏、腑和奇恒之腑 E.奇恒之腑2.五脏是指 C A.心、肝、胆、肺、肾 B.心、肝、胆、脾、肾C.心、肝、脾、肺、肾 D.心、肝、脾、胃、肾E.心、肝、胆、胃、肾3.在脏腑之中,生命活动的中心为 C A.心 B.脑 C.五脏 D.六腑 E.奇恒之腑4.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 BA.脑 B.心 C.肝 D.五脏 E.六腑5.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包括 EA.五脏 B.六腑C.奇恒之腑 D.形体、官窃 E.以上都不是E.以上都是6.神之舍为 AA.心 B.肝 C.脾 D.肺 E.肾7.心在五行中属于 BA.木 B.火 C.土 D.金 E.水8.推动血液循于脉
15、中,周流全身的是 EA.心阴 B.心阳 C.心脉 D.心脏 E.心气9.肺在五行中配属为 DA.木 B.火 C.土 D.金 E.水10.多汗和易感冒,大多是因为 AA.肺气虚 B.肺血虚 C.肺阴虚 D.肺阳虚 E.肺虚11.外邪袭肺,多从哪个部位而入 CA.皮肤 B.口腔 C.鼻喉 D.肺卫 E.腠理12.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CA.水谷 B.精微C.水谷精微 D.脾、胃 E.以上都不是13.把水谷精微通过传输和散精作用上输于肺的脏器是 BA.胃 B.脾 C.肝 D.胆 E.小肠14.中医的“膻中”是指 CA.心 B.肺 C.心包 D.肝 E.肾15.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腔中,以滋养
16、 DA.脑 B.脏腑 C.经络 D.骨骼 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心的生理功能是 BCA.宣散卫气 B.推动血行C.主藏神 D.开泄汗液 E.主全身之气2.胃又称 ABCDEA.胃腔 B.太仓C.水谷之海 D.受盛之官 E.水谷气血之海3.胆为奇恒之府的依据是 ABA.形态中空 B.胆藏胆汁C.胆汁且消化 D.胆与肝相表里E.胆不直接转化饮食物4.肝藏血的功能包括 ABCA.贮藏血液 B.调节血量C.防止出血 D.生成血液 E.推运血液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CDA.肾主藏精 B.肾主藏血C.肾主水 D.肾主纳气 E.贮尿和排尿二、填空题1.脏的生理功能是和。(化生 贮藏精气)2.
17、腑的生理功能是和。(受盛 传化水谷)3.肺在体合,其华在,在窍为。(皮 毛 鼻)4.脾在志为,在液为。(思 涎)5.心的主要功能是和。(主血脉 主神志)6.肾的主要功能是和。(藏精 主水、主纳气)6.肾的主要功能是,和。(藏精 主水、主纳气)7.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和。(主决断 助消化)7.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8.金匮要略注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统摄。”(脾气)9.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之官也,出焉。”(君主 神明)10.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相通,下端接相连。(幽门与胃 阑门与大肠)三、判断题1.五脏是指心、肝、胆、胃、肾。()2.奇恒之腑是指胆、脉、脑、筋、
18、骨和女子胞。()3.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4.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主藏血。()5.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的气为卫气。() 6.六腑是指胆、胃、大肠、肝、脾、膀胱。()7.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形成密切的联系。()8.肾藏精,精化为气,布散到全身,是通过三焦起作用。()9.“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心主血脉。()10.与肾相表里的脏腑是三焦。()四、名词解释1.膻中 2.肺朝百脉 3.娇脏 4.髓海 5.胃气五、简述题1.试简述肺的治节作用?2.肾主骨生髓指的是什么?3.“恐则气下”指的是什么?4.胆主决断意义是什么?5.试述脾的运化水液功能
19、。5.试述脾的运化水湿功能。第三章 经 络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肺经属于 AA手三阴经 B.手三阳经C.足三阳经 D.足三阴经 E.奇经八脉 2.大肠经属于 B A.手三阴经 B.手三阳经C.足三阳经 D.足三阴经 E.奇经八脉 3.手少阳经所属的脏腑是 C A.心包 B.胆 C.三焦 D.小肠 E.胃4.下列有表里关系的是 B A.手太阴与手太阳 B.足厥阴与足少阳C.阴维与阳维 D.任脉与督脉 E.阴跷与阳跷5.十二经脉的交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 B.阴经与阳经多在头面部交接 C.阳经与阳经多在头面部交接 D.阴经与阴经多在胸部交接E.阴经与阴经多在
20、四肢部交接 6.任脉属于 B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十五络脉 7.手厥阴心包经与下列哪经相表里? D A.手阳明大肠 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太阴肺经 8.手少阴心经与下列哪经相表里?A 8.手少阴心经与下列哪经相表里?C A.手阳明大肠 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太阴肺经9.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是 B9.下列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正确的是 BA.心、小肠、胃 B.心包、三焦、胆 C.大肠、胃、肺 D.肝、胆、肾 E.脾、心、肾10.脾的经脉名称是 E A.手太阴 B.足阳明C.足少阴 D.手厥阴 E
21、足太阴11“阴脉之海”是指 CA.督脉B.冲脉 C.任脉 D.带脉 E.以上均不是12“阳脉之海”是指A A.督脉B.冲脉 C.任脉 D.带脉 E.以上均不是 13“十二经脉之海”是指BA.督脉B.冲脉 C.任脉 D.带脉 E.以上均不是14.带脉的功能为 B A.涵蓄十二经气血 B.约束纵行诸经C.调节全身阳经之气 D.主管一身之表里E.以上均不是15.下列除( )外均是络脉特点 EA.纵横成网络B.主要由腕踝部分出 C.较细小 D.走向表里经脉E.走行较深部 16.下列除( )外均是经脉特点 EA.运行气血主干B内属腑脏 C.外络支节 D.表里相合E.走行浅而易见17.下列经脉除( )外均
22、是阳经 DA.阳跷脉 B.阳维脉 C.阳明经 D.冲脉E.带脉18.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D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C.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19.下列关于奇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奇经八脉指督、任、冲、带等八脉 B.不直接属络五脏六腑C.直接属奇恒之腑 D.奇经八脉中督、带、阳维、阳跷属阳E.只有督脉任脉有络脉20.下列关于奇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不直接属络脏腑 B.一般不参加气血流注C.都没有所属的经穴 D.没有表里相合的关系E.督任参加流注称十四经流注(二)多项
23、选择题 1.手、足三阴的体表循行规律是 A C D A.太阴在前 B.少阴在前 C.厥阴在中 D.少阴在后 E.厥阴在前 2.手、足三阳的体表循行规律是 ABE A.阳明在前 B.太阳在后 C.太阳在前 D.少阳在后 E.少阳在中 3.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是 ABCDEA.不直接隶属于脏腑 B.无阴阳表里配合关系 C.有一定的循环路线 D. “别道奇行” E.以上都是4经络的连属部分是 CDEA.十二经别 B.十五络 C.内属脏腑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5.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络是 A B5.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络是 CDA.阴维脉 B.阳维脉 C.阴跷脉
24、 D.阳跷脉 E.十二经筋6.十二经脉中,连目系的经脉有 BD A.脾经 B.心经 C.肾经 D.肝经 E.肺经7.属于经脉的是 ABC A.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C.奇经八脉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8.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BC A.督脉与任脉为表里 B.足厥阴经与足少阴经为表里C.手厥阴经与手太阳经为表里D.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为表里E.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9. “奇经”不同于“正经”,其具体区别是 ABCA.无表里相配关系 B.不与脏腑直接络属C.上肢部无奇经分布 D.不属经脉E.下肢部无奇经分布10.分布于腹面的经脉有 ACDA.足少阴 B.手厥阴C.足阳明 D.足太阴 E
25、.手太阴二、填空题1.经络是运行,联络,沟通的通路。(气血 脏腑 内外 )2.正经有十二,即、和 ,合称为十二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手三阴 手三阳 足三阴 足三阳 ) 3络脉分为、 和等。(十五络 浮络 孙络)4十二经脉的循行和交接是本着规律进行的。(阴升阳降)5.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沟通之间的,并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作用。(十二经脉 联系)6.经络系统是有和组成的。(经脉 络脉)7.由于任、督二脉各有其循行的部位和所属,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腧穴 十四经)8.带脉起于,束腰而前垂,统束诸经。(胁下 纵行)9.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核心)10.十二经脉内属于,外
26、络于。(脏腑 肢节)三判断题 1.孙络是指络脉中最小的分支。() 2.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督脉。()3.起于胞中的经脉有督脉和任脉。()4.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5.络脉分布于人体较深处 ()6. 经脉分布于人体较深处()7.阴维阳维二脉维络一身表里之阴阳()8.任脉统束纵行诸经()9.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10.手三阴经从手走胸()四、名词解释 5分1.经络 2.奇经八脉 3.阳脉之海4.阴脉之海 5.血海 五、简答题 1.经络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2.经络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3.十二经脉有何交接规律? 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如何?5.奇经八脉的特点
27、及其主要功能有哪些?第四章 病因病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 AA.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B.脏腑功能紊乱C.气血淤滞 D.水液潴留 E.气机失常2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 A A.怒则气乱 B.喜则气缓C.悲则气消 D.思则气结 E恐则气下3以实证而言,错误的是 B A.神识狂妄 B.五心烦热C.小便不通 D.痰涎壅盛 E.胸闷脘痞4寒邪致病,引发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是由于 D4寒邪致病,引发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D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C.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E.寒邪偏盛,阳气受损5.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
28、病特点的是 B A.为阳邪,其性炎热 B.为阳邪,其性开泄 C.为阳邪,伤津耗气 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 E.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6. 七情内伤至病,最多见于 BA.心、肺、脾 B.心、肝、脾 C.心、肝、肾 D.心、肺、肝 E.心、肺、肾 7暑邪为病,症见汗多,气短,乏力,是因为 CA.暑性炎热 B.暑多挟湿C.暑性升散 D.暑扰心神 E.暑为阳邪8 “至虚有盛候”是指 C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虚实并见 9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甚则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属于 B9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甚则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属于 CA.悲则气消 B.
29、思则气结C.惊则气乱 D.恐则气下 E.怒则气上10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D A.邪正交争 B.正邪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虚邪不盛 E.邪胜正衰 11瘀血引起的疼痛以( )为主。 A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E.钝痛12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D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湿邪13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CA.痰 B.饮 C.水 D.湿14湿邪困遏作痛的特点是 A A.重痛 B.胀痛 C.冷痛 D.隐痛 E.刺痛15阳盛格阴是指 AA.真热假寒 B.表寒里热C.热证转寒 D.真寒假热 E.寒证转热(二)多项选择题1易伤津耗气的
30、病邪有 ABC A.火邪 B.燥邪 C.暑邪 D.风邪 E.湿邪2形成瘀血的原因是 BCEA.三焦气化失司 B.气虚、气滞C.血热、血寒 D.思虑过度 E.外伤出血3中气下陷证可见 ABDA.久泻久痢 B.头晕目眩C.便中夹血 D.小便浑浊如米泔 E.大便干结4疫病发生与流行,多与哪些因素有关 ABCA.气候的反常变化 B.预防隔离不利C.空气、水源或饮食物受到污染 D.情志因素的影响E.气机升降失调得影响5. 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ADA.喜 B.怒 C.悲 D.惊 E.恐6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可产生的病理产物有 ABCA.痰 B.饮 C.水肿 D.气喘 E.瘀血 7
31、气机失调主要包括 ABDE A.气滞 B.气逆 C.气虚 D.气闭 E.气陷 8属于善行数变的特性是 AD A.病位游移 B.动摇不定症状C.易汗出 D.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E.易伤人上部9虚实的病理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两方面的盛衰消长变 CD A.气 B.血 C.正气 D.邪气 E.阴阳 10.影响正气的因素有 ABCDA.体质 B.生活环境C.精神状态 D.营养状况 E.生活习惯二、填空题1. 实证,是指的一种病理反映。(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2. 中医认识病因,通过分析疾病症状、体征来推求,这种方法称之为。(.辨证(审证)求因) (辨证(审证)求因)3. 七情致病对脏腑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脏腑。
32、(气机紊乱)4惊则气,伤脏。(乱 肾)4惊则气,伤脏。(乱 心)5. 六淫和疫疠是致病因素。(外感)6.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因盛引起的。(邪气)7. 痰饮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 肺 肾)8. 多与湿邪挟杂为病的邪气是。(热邪)9.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取决于。(正气的强弱)10.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湿性粘滞 不易祛除) 三、判断正误题1温燥多见于深秋近冬之季。( )2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暑”。()3患者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苔黄。其病机是阳盛格阴。( )4. 湿邪侵犯人体常出现面垢
33、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湿性趋下。( )5. 在发病过程中,邪气的作用是发病的重要条件。()6. 火的特性是曲直。( )7. 可致“首如裹”的邪气是寒。( )8. 以阴阳失调来阐释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其病机是阴阳格拒。()9. 脾在志为怒( )10. 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津液。()四、名词解释1六淫 2七情 3阴阳失调 4病因 5病机五、简答题1.七情内伤致病最易损伤哪几脏?其原因为何?2.六淫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3.阴阳失调有哪几种基本形式?4.瘀血的病证特点有哪些? 5.风邪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第五章 诊法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望神重点是观察 CA面色 B神情 C两目 D形体 E姿态2面部青色主病,错误的是 D A寒证 B痛证 C瘀血证 D水饮证 E惊风3舌质淡白光莹,属于 B A.气血两亏 B.阳虚证 C、寒凝 D、血瘀 E、阴虚4症见身目发黄,发热,口苦,胁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