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概述 大型桥梁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大量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 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通过连续和定期的单点观测,对多期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完成对工程安全性的确定,通过对离散点位移变化分析,做出安全评价,其结论可能存在较多的片面性和不确定
2、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它成功的解决了传统方法的数据采集量少、数据不全面等问题,它可以深入到复杂的现场环境及空间中进行扫描操作,并可以直接将各种大型、复杂、不规则的实体或实景完整的采集到电脑中。从而基于这些点云进行多种后处理工作,如测绘、计量、分析、模拟、监测、虚拟现实等。如何针对大型桥梁的梁体、塔柱、墩身、锚体等重要部分进行监测和检测工作,在桥梁检测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桥梁变形监测中应用的基本思路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收敛变形测量的关键是数据处理,因此本文侧重对数据处理研究介绍。整个过程以如下表进行:表一 技术流程数据采集1. 本次扫描使用Z
3、+F IMAGER 5006h,测程79米,如图。图1 Z+F IMAGER 5006h主要指标:单点测量精度:10m 处的误差范围(均方根误差)反射率 10%时(黑色)1.2毫米反射率 20%时(暗灰)0.7毫米反射率 100%时(白色)0.4毫米Z+F IMAGER 5006h激光扫描系统扫描模式主要指标:角分辨率扫描时间预览分辨率25 秒中分辨率1 分 40 秒高分辨率3 分 22 秒更高分辨率6 分 44 秒超高分辨率26 分 44 秒 标靶球获取精度:2mm2. 扫描采用的参数:高分辨率模式。试验扫描采用激光头等角度匀速扫描,距离越大点密度越稀。3. 测站数及间距:激光扫描共设11个
4、测站,每站间距大约在30米至40米,平均每站施测时间小于5分钟。4. 点云坐标数据纠正方式:每测站获得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后,其点云坐标归算到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隧道内采用控制点测标靶坐标,激光扫描时同步扫描标靶,然后以点云数据中标靶坐标归算传递。5. 数据量:总数据量超过3GB。6. 设计扫描方案,根据激光扫描仪性能参数及现场环境设计扫描站间距、扫描点密度,保证具有一定的扫描重叠度。7. 安放标靶,每两站之间至少有三个公共标靶可见,用于数据后处理时两站之间的拼接。8. 扫描点云数据时首先用全站仪测量监测点和标靶中心的坐标值使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特征点将三维扫描数据转化为当地坐标,把点云数据统一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面 三维 激光 扫描仪 桥梁 变形 监测 中的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