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试题精选-含答案(共17页).doc





《浮力试题精选-含答案(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试题精选-含答案(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求浮力的方法:1、称重法: F浮=G-F 。(G为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的示数,F为弹簧测力计在液体中的示数) 2、压力差法: F浮=F上-F下 。 (F上为下表面受到向上的液体压力)3、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m排g=液gV排 。4、力的平衡法: 漂、悬浮:F浮=G物 。二、浮力的应用( G物=物V物g F浮=液gV排 ) 1、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比较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和物体重力间的大小关系,再根据平衡力和非平衡力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浮力与物重的关系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物体运动状态F浮G物液物上浮至漂浮状态F浮G物液物漂浮章节典例解析1、重20N的物体挂在弹
2、簧测力计上,将物体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求物体受到的浮力多大?将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2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大?2、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NB物块的体积是2104 m3C物块的密度是3103 kgm3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 )A、1.0103kg/m3 B、0.8103kg/m3 C、 1.5103kg/m3 D、1.25103kg/m34、
3、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1/3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当物体浸入1/2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A、18NB、14NC、10ND、8N 5、用手将重7N的物体刚好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者“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上浮 7 )6、有一冰山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体积是100 m3,求:(1)、冰山的体积;(2)、冰山受到的浮力。 (冰=0.9103kg/m3,g=10N/kg)7、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
4、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A、下沉,变小 B、下沉,变大C、上浮,变小 D、悬浮,不变8、如图所示,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B、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小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C、C所受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D、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9、如图所示是质量不等,体积相等的A,B,C三个小球在水中的情况,则它们所受浮力的情况是( ) A、FAFBFC B、FA=FB=FCC、FB=FCFA D、FB=FCFA10、如右上图所示,一个重为0.2N
5、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 )A、1.8N B、1.6N C、0.2N D、0N1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而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求:(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3)若把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12、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求:(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6、2)细线的拉力大小?(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方所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13、潜水艇的体积为100m3,质量为6104 kg。如果使它悬浮在海中某处,它的上表面距海面20m,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求:(1)它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 (2)此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14、如图甲所示,金属块A在水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将金属块放入水中,容器底对金属块A的支持力是2N,木块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的体积是金属块体积的5倍,求:金属的密度和木块的重力(g=10N/kg)乙 甲 15、把一个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然后其上表面
7、放一块底面积为2.510-3m2的小柱体,静止时,方木块刚好能全部浸入水中,如图甲;现把小柱体拿走,方木块上浮,静止时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1.0103/,)求:木块的密度; 小柱体放在木块上面时对木块的压强. 16、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假若它碰到的是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容积为8104m3圆柱形容器(器壁厚度不计),该容器的底面积为210-3m2,里面装有410-4m3的水,这只口渴的乌鸦将地上的小石块逐个投人瓶内当瓶内石块的总质量达到1kg时,水面刚好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这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瓶内石块受到的浮力共为多大? (
8、4)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共增加了多少?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4N,底面积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10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水中,容器内水面由16cm上升到20 cm求:(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2)物块的密度; (3)物块受到的浮力; (4)物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18、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金属块重为44.1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6N,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7.3N,求金属块和这种液体的密度各是多少?19、一艘海轮排水量为3.2104t,自身质量是8103t,海水密度为1.03103
9、 kg/m3,则满载货物后吃水体积增加了多少?最多可以装多少t货物?20、一位同学用一根粗细均匀的筷子,一端绕上适量金属丝,制成一支密度计。他用自制的密度计先放入水中,量得浸入水中的长度是13.2cm,取出密度计放入牛奶中浸入长度为12cm,这种牛奶是否符合要求?通过计算来说明。已知牛奶的标准密度是1.2103 kg/m3。 21、把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铅球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铅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22、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漂浮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则(1)、需要竖直向下加多大的压力才能使木块恰好全部浸没在水
10、中?(2)、如果在漂浮时将木块露出水面部分削去,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削去之前相比变化了多少? 23、如图,一正方体木块的体积为1dm3,用绳子拴住系在底面积为200 cm2的圆柱形容器底部的中央。这时绳子的拉力为4N,水面距容器底部为30cm,(g=10N/kg)求:(1)、物体的密度。(2)、若把绳子剪断,待木块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4、体积为1.010-3m3 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 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 取10N/kg)。求:木块受到的浮力;木块的重力;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
11、,露出液面高度为4 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5、某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暴雨过后浑浊江水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A是弹簧测力计,B是便常委0.1m的均匀正方体浮子,C是圆柱形容器,D是一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弹簧测力计和正方体浮子之间用一轻质无伸缩的细线通过滑轮相连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取g=10N/kg)解答下列问题: (1)当容器中盛有密度为水=1103kg/m3的适量的清水,按图中所示,使浮子B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A的示数为2N,浮子B的重力多大? (2)照图中的方法,将容器中的清水换为适量的浑水,使浮子B总体积的4/5浸在水中时,测力计A的示数为0.4N。该浑水的
12、密度是多少? (3)在测另一种浑水密度的过程中,照图中方法,先拉动测力计将浮子B浸没在浑水中静止;然后将细线剪断,待浮子B静止漂浮后,容器底部所受浑水的压力比剪断细绳前减小了2.8N,则此种浑水的密度是多少?一、求浮力的方法:1、称重法: F浮=G-F 。(G为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的示数,F为弹簧测力计在液体中的示数) 2、压力差法: F浮=F上-F下 。 (F上为下表面受到向上的液体压力)3、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m排g=液gV排 。4、力的平衡法: 漂、悬浮:F浮=G物 。二、浮力的应用( G物=物V物g F浮=液gV排 ) 1、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比较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和物体
13、重力间的大小关系,再根据平衡力和非平衡力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浮力与物重的关系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物体运动状态F浮G物液物上浮至漂浮状态F浮G物液物漂浮章节典例解析1、重20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物体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求物体受到的浮力多大?将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2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大?2、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NB物块的体积是2104 m3C物块的密度是3103 kgm3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解析:由图可知物体重力3N,利用称重法可得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2N;3=物
14、V物g ,2=水gV物 , 解方程、即得出物体体积、密度。正解B。)3、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 )(解析与2相同,故选择D)A、1.0103kg/m3 B、0.8103kg/m3 C、 1.5103kg/m3 D、1.25103kg/m34、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1/3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当物体浸入1/2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A、18NB、14NC、10ND、8N (解析:设物重为G,则:G-4=水gV物/3 ,
15、G-1=水gV物/2 ,解两方程、得G=10N,将G=10N带入方程2即可得出物体全浸在水中的浮力为18N,18N10N,物体会放入水中会上浮最终漂浮,F浮=G=10N,故选C。)5、用手将重7N的物体刚好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者“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上浮 7 )6、有一冰山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体积是100 m3,求:(1)、冰山的体积;(2)、冰山受到的浮力。 (冰=0.9103kg/m3,g=10N/kg)解:(1)设冰山体积为V,冰山漂浮在水面F浮=G 即:水g(V-100m3)=冰gV V=1000 m3 (2
16、)利用阿基米德原来即可求出浮力9106N7、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A、下沉,变小 B、下沉,变大C、上浮,变小 D、悬浮,不变(解析:用力向下拨一下的瞬间铁块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向下运动,根据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可知气球体积将被压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减小,与重力不再平衡,所以一直向下运动,故正解A)8、如图所示,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B
17、、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小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C、C所受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D、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解析:体积相同一般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大小,质量相等一般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浮力大小。 VA=VB,由F浮=液gv排可知FBFA; mB=mC,B悬浮C沉底,FB=GB FCGC,FBFC。 正解B、C)9、如图所示是质量不等,体积相等的A,B,C三个小球在水中的情况,则它们所受浮力的情况是( C ) A、FAFBFC B、FA=FB=FCC、FB=FCFA D、FB=FCFA10、如右上图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
18、拉力是( B )A、1.8N B、1.6N C、0.2N D、0N1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而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求:(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3)若把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8N;1.5103kg/m3;)解:(1)由图乙可知:G=12N,F=4N,F浮=G-F=12-4=8N;(2)由G=物V物g得:12=物V物g,(1)由F浮=液gV排得:8=水g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浮力 试题 精选 答案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