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
2、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材料三:下面图片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1)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请写出两种。 (2)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完成下联。 上联:长辈言传身教明祖训下联:_【答案】 (1)学习祖训;向长辈学习。(2)子孙心领神会承家风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中“在宗祠的大门上”“厅堂上”等词句可以看出祖训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就能对我们进行教育,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这些祖训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长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到的。据此理解作答。 (2)对联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字数相等。二是同类对同类,例如:颜色对颜色,食品对食品。三
3、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上联中“长辈言传身教”属于主谓短语,其中“言传身教”又是并列短语,“明祖训”属于动宾短语。示例:后代心领神会震家威。 故答案为:学习祖训;向长辈学习; 子孙心领神会承家风。 【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联系题干要求,通读材料,结合实际生活,合理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句式结构及对仗的分析运用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所给示例,提取其句式结构,恰当组织语言,对仗工整即可。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继陆续完成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
4、G600,将围绕飞机优化设计、003架机零部件制造和开铆、001架机全状态科研试飞等三方面展开工作,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航空工业新闻发言人介绍,在现有首飞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团队将充分挖掘AG600飞机平台潜力,进行飞机结构、系统改进优化设计,同时围绕提高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增压舱、完善灭火和救援任务系统配置等方面开展改进设计及试验验证工作。(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和语段内容,将下面八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双栖水陆 鲲龙 擅灭火 巨鹰 腾空 展翅 能救援 频显神威【答案】 (1)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5、2)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解析】【分析】(1)导语一般是电头后面的第一句话。“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继陆续完成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围绕飞机优化设计、003架机零部件制造和开铆、001架机全状态科研试飞等三方面展开工作,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去掉修饰语,抓住主干就是: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2)对联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双栖水陆”对应“频显神威”,“鲲龙”对应“巨鹰”,“擅灭火”对应“能救援”,“腾空”对应“展翅”,结
6、合“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可组对联: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故答案为: 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抓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掌握对联的知识,灵活运用。3学校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德育活动,你班参与其中。 (1)【树民族自信】为树立同学们的民族自信,老师拟写了上联:迎祖国七十华诞。请你结合教材中“长城”这一专题的学习感受,
7、对出下联。 (2)【学身边楷模】你推荐晓峰同学担任“学身边楷模”活动采访组组长,晓峰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你鼓励晓峰说:_。 (3)【抒奋进豪情】采访后,你班准备评选优秀学习心得,班长发现某同学的表述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 有两处语病的表述:通过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奋进取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志向。【答案】 (1)树民族自信精神。(2)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你的学识和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都很认可你。你要相信自己,尽力去做,你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这次活动的。(3)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奋进取的热情,坚定了我报效祖国的志向。 【解析】【分析】(1)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迎祖国”“七十华诞”两个个部分七
8、字组成,其中“迎祖国”属于动宾短语,“七十华诞”属于偏正短语,因此所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些特点,除了形式符合要求之外,内容也必须符合“长城”这一专题。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形式和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2)本题要求劝说晓峰同学担任“学身边楷模”活动采访组组长 ,劝说时要帮他分析这方面的长处,要鼓励他,要让他听了之后有当组长的信心,语言要得体,连贯。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缺少主语,应把“通过”去掉。 故答案为: 树民族自信精神。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你的学识和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都很认可你。你要相信自己,尽力去做,你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这次活动的。 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
9、奋进取的热情,坚定了我报效祖国的志向。【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
10、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4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久闻大名 , 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不吝赐教 , 将是我们的莫大荣幸。本应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
11、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不耻下问。A.B.C.D.(2)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 A.仰天山B.蓝宝石C.杨家埠D.青云山(3)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D
12、.“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答案】 (1)B(2)D(3)A 【解析】【分析】(1)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这里还只是邀请赵老师,还没有与张老师见面,故“久闻大名”使用不得体; 不吝赐教 :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这里使用得体。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这里使用恰当。 光临寒舍: 别人到自己家来了,主人欢迎时的谦称 ,这里使用不恰当;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这里使用不恰当。故的表达都不得体。 (2)“白”是表示颜色的词
13、语,可以与“青”“蓝”相对,故排除AC。“白浪”是一个名词,“青云”也是一个名词,而“蓝宝”却不是一个词语。故排除B。故选D。 (3)A“三十而立”出自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不是出自孟子。 故答案为:B;D;A【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看准对象,把握分寸;适应场合,恰当用语;注意遣词,谦敬恰当;把握语体,用语准确;认清文体,注意差别。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对偶
14、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5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
15、践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2)【文学中的“酒”】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3)【生活中的“酒”】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答案】 (1)感受: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
16、源远流长。(2)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 醉打蒋门神(3)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表达。从三个书法字体中写出中华书法给人的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的迁移能力,将课内外之日融合在一起。关于“酒”有关的诗文甚多: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酒酣胸胆尚开张。关于“酒”的故事,如:杯酒释兵权、醉打蒋门神。 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要得体,一般劝阻的话要符合身份,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让人心悦诚服,愉快接受。如: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
17、好吗? 【点评】做此题要认真审视题干,围绕中华书法的发展历史来写出感受。 此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的积累,在平时阅读要广泛。 此题不要求统一答案,但要讲究语言精炼,言之有理。6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那风雨中的清洁工地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幼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请你仿用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2)【交流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
18、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切你会怎么说? (3)【国学运用】探望李妈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有所养。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演讲比赛;“孝亲敬老”故事会;“孝亲敬老”图片展。(2)李奶奶您好。我们又来看您了。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子。祝您早日康复!(3)A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中考 语文 语言 运用 专题 练习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