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历年真题(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历年真题(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天津市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绪论 教育与教育学13.汉语中,教、育连在一起:孟子。14.教育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13.孔子:开创我国私人讲学的先河。14.孔子提出“有教无类”。11.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与人自然发展相适应。11.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2、14.夸美纽斯:1)教育适应自然(根本性原则) 2)班级授课制 3)统一学制、学年制 4)学科课程 5)教学原则体系11、12、14.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教育性教学原则12、14.杜威:教育本质: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 为完成活动课程,“做中学”教学原则。11.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3.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1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 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13.欧洲奴隶社会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12.现代学校教育基本特征:生产性、科学性、世俗性、国际性、终身性、革命性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2、13.政治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性质、目的; 2)政治制度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 3)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制度决定部分教育内容。1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
3、化影响教育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选择; 4)文化影响教学方法使用。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13.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13.内发论:人发展动力源自人自身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由身体成熟机制决定。11、14.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 孟母三迁、性相近习相远、蓬生麻中不扶自直12、14.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11、12、13.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促进作用: (1)主导:由学校特殊性决定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 2)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在人身心发展
4、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2)促进 1)加速人发展;2)发掘人潜力;3)提升人价值;4)健全人个性14.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有条件:1)遵循人发展规律; 2)处理内外因关系; 3)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第四章 教育目的13、14.教育目的组成部分:1)人社会角色;2)人质量规格、素质。1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石确立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1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人全面发展学说。14.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第五章 教育制度与法规13.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14.我国义务教育3个基本性质: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1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标志终身教育
5、理论体系最终形成。14.终身教育概念化、体系化标志:法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14.教育法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教育、保障。12、14.我国教育法规体系:(1)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2)教育法律;1)教育基本法律;2)教育单行法律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方性教育法规; (5)教育规章;1)部门教育规章;2)地方/政府教育规章13、14.教师义务:法律规定教师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是教师依法承担的与职务相连的责任。 1)遵纪守法:遵守宪法、法律、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育教学: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6、。 3)思想品德教育:按照国家规定教育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形象爱国主义、民主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有目的、有计划活动。 4)爱护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5)保护学生: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现象。 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教育教学业务水平。14.学生权利:受教育权(入学、上课学习、受教育选择、升学权);人身权;财产权12、13.教师资格制度:国家对教师实行一种特定职业认定和许可制度,由国家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
7、特定条件和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13.公民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先决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4.公民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基本条件:遵守宪法、法律。14.不能取得教师资格、丧失已取得教师资格情形:1)受到剥夺政治权利;2)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12.教师最本质特征: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13、14.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根本区别:履行教育教学职责。12.教师劳动本质:精神生产劳动,塑造人灵魂劳动。 教师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与生产劳动、其他职业的脑力劳动都不同。13、14.教师劳动特点:1)劳动对象复杂:知识文化、学生 2)劳动手段主体:教师自身素质对教育效果起决定性作
8、用 3)劳动时间延续 4)劳动空间室内 5)劳动成果精神13、14.教师角色:教师根据社会、学生期望和职责要求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或行为的人格体现,反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地位、身份。 1)诊断者;2)传授者(教师最原始、基本角色);3)指导者; 4)评价者;5)管理者;6)研究者;7)协调员12、13、14.教师具备的专业素质: (1)一般综合素养:1)广泛文化基础知识;2)良好人品; 3)良好人际交往技能;4)健康身心、一定兴趣爱好 (2)学科专业素养:1)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相关知识; 3)掌握学科发展历史、趋势; 4)掌握学科思维方式、方法论 (3)教
9、育专业素养:1)基本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 2)先进教育理念: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人才观 3)较高教育专业能力:教育、教学、研究 (4)职业道德素养:1)立足实践、面对现实; 2)持续提升、崇尚先进; 3)自我反思、自主发展 职业道德:爱国守法、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终身学习12、14.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目标、规划,通过专业发展活动、途径,提高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从一个成长阶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12、13.师生关系:师生完成一定教育任务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
10、关系。 包括:教育、道德、心理关系。第七章 课程11、13.课程三种具体表现形式: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材12.隐形课程组成:1)学校物质环境; 2)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非制度文化; 3)学校中人际关系11、12.学校课程:又叫校本课程。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前提下,学校据自己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3.学校课程标准:又叫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14.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第八章 教学12.教学的任
11、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健康; 4)培养学生世界观、高尚思想品德、健康审美情趣、良好心理素质。12、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体现在: 1)知识间接性;2)教师指导性;3)教学发展性;4)教学教育性11、12、14.教学过程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教学过程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教学手段是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1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规律:互相依存、促进、辩证统一 (1)教师在教学
12、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领导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指导者,学习质量检查者。 (2)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 1)学生是有积极主动性的人; 2)教师教是外因,学生学是主因; 3)教师教学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活动才能产生内化效果。 (3)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相互促进。12.直观:实物、模象、语言直观13、14.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12.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11、上好课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13、目标,且具体、正确、恰当。2)内容正确:传授的是科学的知识。3)方法灵活:方法多样、恰当、有效。4)学生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5)语言艺术:教师教学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抑扬顿挫、有条理、有逻辑性。6)学生思维活跃11.教学组织形式: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幻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11.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年龄、文化程度分成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规定时间表进行教学一种组织形式。 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夸美纽斯提倡 1862,京师同文馆首次采用 意义:1)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3)有利
14、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1.教学方法:教师、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一整套工作方式。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11、13.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依据:1)教学任务、目标;2)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实际情况;4)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11.讲授法:定义: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 方式: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第九章 德育14.德育: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道德要求、受教育者个体需要及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
15、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11.德育的组成部分: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品质教育11.德育过程构成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12.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1)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2)促进学生思想内容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组织学生活动、交往的过程; 4)长期、反复的过程。11、12、13、14.德育途径: (1)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团队活动、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 (6)志愿者活动12,陶冶教育: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
16、默化的感染、熏陶。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13.班集体构成要素: 1)共同目标;2)一定组织结构;3)共同生活准则;4)一定心理氛围、情感纽带14.班级非正式群体功能: (1)积极: 1)满足学生正常心理需要;2)促进学生人格独立、发展; 3)促进学生社会化; 4)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2)消极: 1)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组织目标相违背时,非正式群体会有抵触; 2)具有排他性; 3)在不良正式群体中成员可能会无法发现自己缺点、不足。14.正确认识学生中非正式群体,针对不同类型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积极型:支持、保护 中间型:正确引导、热情帮助 消极
17、型:接近了解、诱导 破坏型:果断措施、加强管理14.班级管理:班主任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对班级中人、财、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第十一章 中小学教育科研12、14.中小学校本研究:以中小学教职工为研究主体,以学校自身所存在问题、学校发展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而进行的研究。 有三方面含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12、13.行动研究: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了改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的研究。14.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 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 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会面临许多问题,需要依靠个人经验、借鉴他人策略来解决问题。但经验、他人策略不是完全可靠的。解决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研究。 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 研究不只是专家才应该做,在所有工作、生活中,若想在原有基础上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都需要研究。一位教师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拥有更高的专业水准。 3)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