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培训心得(共18页).doc





《慕课培训心得(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慕课培训心得(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慕课培训心得 篇一:培训总结 全国高校资源共享课、慕课、微课建设专题研讨班学习总结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以微课、慕课、公开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业界瞩目。 2014年7月21日至23日,我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研室的其他几位老师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23期“全国高校资源共享课、慕课、微课建设专题研讨班”。 在短短的时间里,先后有3位专家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三场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微课有了更加详尽的认识,现将培训总结汇报如下: 一、培训师资、内容 1、培训师资 此次培训共由
2、3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分别是李尚志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资源共享课、慕课、微课主持人兼评审专家;郝志峰老师,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广州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长;李高建老师淄博职业学院教授,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 2、培训议题 李尚志老师的演讲议题是微课程、慕课建设和实践与教师教育能力提升,李教授首先对资源共享课、慕课、微课等不同形式的开放课程进行了区分讲解,他用非常生动的语言进行了描述:资源共享课就像三国演义,比较接近于传统的教
3、学;慕课和微课有点类似,都是20分钟的视频短片,但是又不太一样,慕课相当于现代版的连续剧,前后是有联系的,而微课相当于简易版的聊斋,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单独的故事。但是无论形式在怎样变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课,都是用来教育学生的,只要这个初衷是对的,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郝志峰老师的演讲议题是Moocs的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郝志峰老师讲述了课程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从CAI辅助教学到网络课程,到OCW开放课程,到可汗学院,到2010年的视频公开课,到2011年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再到今天的慕课、微课,形式越来越新颖、多样。郝志峰老师对慕课是这样解读的:1.慕课是
4、新瓶装旧酒;2.慕课是学习的复兴;3.慕课不能取代传统大学;4.慕课高辍学率低完成率;5.中国是慕课追随者。 李高建老师的演讲议题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方法与要求。李高建老师根据自己多年做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积累的宝贵经验,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精品课介绍。主要包括四个内容:1.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特点;2.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法与要求;3.全程教学录像的设计与制作要点;4.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点说明。李高建老师讲述了很多非常实用的东西。例如录像拍摄期间及后期剪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避免的方法都一一做了详细的介绍。 微课的突出优势在于短小精悍、方便快捷、便于传播、随时随地能学习。正
5、是因为这些特点微课受到教育部、各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加之微课的制作方法多样,简单易学,对一线教师的制作技术要求不高以及微课资源日渐丰盛,系列化程度不断增加,微课平台不断增多,广大一线教师对于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微课已成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重要的教育技术,教师的关注点也将由技术和形式转向教学设计与创意及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二、培训收获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目前高校课程建设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慕课、微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认识到: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会有以下问题:有的同学在实际工作中,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点已经遗忘,在实际操作中遇到
6、困难;在本学期学生座谈会中,有学生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课堂需要用的知识,教学计划安排滞后,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扰;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的讲授课时往往较少,学生在实践中存在没学懂或知识遗忘的现象?而微课程、慕课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 教师将微课程、慕课有效的应用于教学,可使教师的教学更为灵活,课堂更为活跃,学生的学习更为自主,由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引导、启发式教学,更适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同时制作微课程、慕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作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的业务成长;
7、微课程、慕课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针对性、多样性的课堂、课后组织,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效参与。通过短短的10分钟的视频,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的教学语言提高了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同时微课程、 慕课的便于传播性,方便了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 总之,微课程、慕课赋于教学改革新的意义,教育将会更加具有个性和针对性,不同的受教育者将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与学术兴趣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真正的“因材施教”可能不再是一种理想状态。新技术上课形式将会革新当今课堂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将会以更加赏心悦目的
8、形式出现。对于学生知识点的疑问,微课程、慕课以其可循环、可重复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无疑,微课的到来,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充满了便捷。 但在微课程、慕课的实施中我们应考虑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准备的,它是常规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希望通过微课,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的学习更自主,随时随地的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快乐、更高效。 篇二:慕课心得 学习慕课的心得 12教育技术 项丹丹 7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汇报后,我更加了解教育技术相关领域的新动态和名人。慕课是为兴趣而生的平台,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我找到了我感兴趣的课程。这是我第一次带着学习的目的
9、去了解慕课,我做了课程Successful Negotiation: Essential Strategies and Skills学习成果汇报。 学习前我去网上搜索了慕课新手指南,找到了一个适合我的慕课贴吧,在贴吧里我学会了很多学习的小技能,比如关注慕课的微博能获取到最新的课程动态,看其他学习小伙伴分享的笔记,从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本次我所学习的课程就是博友推荐的。在正式开始学习前,我找了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但是大多数中文的慕课课程没有提供资料下载,比如老师讲课的PPT、视频,我就放弃了中文的课程。由于我对商务比较感兴趣,刚好所选的商务谈判课程能提供资料和视频的下载,我就开始学习。
10、但是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个问题:1、我的英文水平不高,老师讲的英文我听的不大懂,但是我又很想学习这门课程。2:由于我的经济学基础薄弱,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专业名词我不能了解。3、可能是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不同,我不懂老师讲课的思维逻辑。4、老师讲课过程中举的例一般是美国的生活和商务案例,我对美国的文化了解较少,学习存在一定障碍。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后来我找到了解决方案,问题1:先下载英文字幕,通过翻译软件和自己的知识将知识点翻译成中文,在学习前先大概了解所讲内容,再进行视频的学习。虽然这样比较繁琐,但是大大增加了我的理解能力。2:对于专业名词,我在网上搜索进一部学习。在每节的学习后我就进行资料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 心得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