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doc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1.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针对初入高中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的。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形象向抽象的能力较差,因而借助韦恩图、数轴等手段可以让学生过渡的自然一些,当然学生也有自主意识强等特点,都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有利导向。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第1.1.3节集合的运算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运算中的并集和交集的前提下,全集和补集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建
2、立起来的。集合的全集和补集运算是许多知识的切入点或重要借助工具,特别是补集所带来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不明朗,难于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时,调整思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化难为易,化隐为显,从而将问题解决。这就是“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也是处理问题的间接化原则的体现。补集作为一种思想方法,给我们研究问题开辟了新思路,今后要有意识地去体会并运用,在顺向思维受阻时,改用逆向思维,可能“柳暗花明”,从这个意义上讲,补集思想具有转换研究对象的功能,这是转化思想的又一体现。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概括全集的含义,理解全集的含义;2)通过实例
3、概括补集的含义,理解给定的集合中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够使用Venn图和数轴表达两个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像对抽象概念理解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渗透类比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类比、概括、归纳、演绎等方面的思维能力。2)通过运用Venn图和数轴解决两个集合的相关运算,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表示问题的简洁美。2)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求,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全集与补集的含义。
4、教学难点:理解补集的概念,求给定子集的补集。二、教材教法和学法分析1.教材的处理:考虑到高一学生刚入高中,尚处在初高中衔接阶段,独立思维、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不强等特点,故对知识进行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处理,进行稀释、放大、拉长全集、补集的形成,展示和深化全集和补集的含义,体现过程教学法。2.教材的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类比的教学方法,并体现过程教学法。3.教材的学法:探究类比归纳练习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境问题:在某次期中考试之后,高一(6)班主任、高一年段长及学校需要对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现把高一(6)班主任、高
5、一年段长和学校所要研究的学生成绩分别记为集合A、B、C。你觉得这三个集合相等吗?为什么?生:不相等,因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不同,班主任研究自己班级就可以了,高一年段长要研究整个高一段的学生,而学校则要研究全校学校的学生。师:那集合A、B、C分别是什么?生:集合A=x|x是高一(6)班的学生、B=x|x高一段地学生、C=x|x某某高中地学生.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预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二)新课推进:探究一:请同学们试着给全集下个定理。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问题,通过观察、和交流,概括出全集的含义。设计意图:为理解全集的含义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合 基本 运算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