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最终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最终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8年11月5日2018年11月 29日调查地点:北流市塘岸镇第一初级中学调查对象:初二1705班和初一1807班全体学生摘要: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2、,促进社会的进步。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一、调查概况我们于2018年9月至12月,在塘岸一中进行实习,在此期间对该学校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有个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2、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3、当前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附1),问卷调查在1705班和1807班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
3、有效问卷100份.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问卷中在学习方面有问题的占总人数的76.65%;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占8.23%;情绪方面有问题的占4.58%;早恋问题占2.83%;其他方面占7.56%。(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初三更为突出。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倾说“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
4、,不能升入高中,哪有脸见人”,“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和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小学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且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失去自信心。4、早恋问题的困
5、扰。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中学这种现象也较突出,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
6、“不规矩”。为师者单以次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社会情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那种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老师,是不可能理解在多样化社会中的
7、学生的心理的。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
8、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四、调查分析:中学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二)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调查报告 最终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