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四版重点整理(绝对值)(共2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外科护理学第四版重点整理(绝对值)(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第四版重点整理(绝对值)(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 辅助检查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水钠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消化液急性丧失:大量呕吐、肠瘘等;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肠梗阻、急性腹膜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大面积烧伤等缺水:少尿、恶心、厌食、口干舌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但不口渴;缺钠:心率加快,脉搏减弱,血压不稳定或降低;肢端湿冷;体液丧失达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及时消除原发病因;补液:首选平衡盐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大量补充等渗盐水易致高氯性酸中毒尿比重增高,尿少
2、或无尿;血清钠、氯等含量一般无明显降低低渗性缺水(慢性缺水/继发性缺水)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消化液持续性丧失:长期胃肠减压、反复呕吐、慢性肠瘘;大面积创面的慢性渗液;排钠过多:使用利尿剂;钠补充不足轻度缺钠:血清钠130135mmol/L,感觉疲乏、头晕、软弱无力,口渴不明显;中度缺钠:血清钠120130mmol/L,除上述外,伴恶心、呕吐、浅静脉瘪陷、站立性晕厥;重度缺钠:血清钠低于110mmol/L,常伴休克、神志不清、木僵,神经系统阳性病理特征补充高渗盐水和含盐溶液:轻中度:5葡萄糖盐溶液;重度:先输晶体溶液,后胶体溶液(右旋糖酐溶液、血浆),再
3、静注高渗盐水尿比重1.010,尿钠、氯含量明显减少;血清钠6,躁狂、幻觉、谵妄以补充水分为主5葡萄糖溶液;0.45低渗盐水血清钠150mmol/L2. 钾代谢异常钾代谢异常 病因 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 辅助检查 低钾血症摄入不足:长期禁食、少食或静脉补充钾盐不足;丧失增加: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性酸中毒;K+向细胞内转移:合成代谢增加或代谢性碱中毒肌无力:最早的临床表现;四肢软弱无力,吞咽困难甚至食物或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消化道功能障碍;心脏功能异常:传导阻滞,节律异常;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寻找和去除原因,减少或中止钾的继续丧失血清钾:
4、5.5mmol/L心电图: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增宽和PR间期延长3. 静脉补钾原则(简答):尽量口服补钾:常选用10氯化钾溶液或枸橼酸钾口服,对不能口服者,可经静脉滴注;禁止静脉推注钾:常用针剂为10氯化钾溶液,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严禁直接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跳骤停;见尿补钾: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d方可补钾;限制补钾总量:依血清钾水平,补钾量为6080mmol/d(约需补氯化钾36g/d);控制补液中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即0.3);滴速勿快: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4. 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 定
5、义 病因 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酸性物质摄入过多;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过多:严重损伤、腹膜炎、高热、休克、分解代谢增强、乳酸、酮酸;氢离子排出减少:肾功能不全或醛固酮缺乏或应用肾毒性药物;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腹泻等呼吸深而快,R:4050次/分,呼出气体有酮味;心率加快,血压偏低;严重者可昏迷、神志不清。伴对称性肌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休克、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纠酸原则:轻度(HCO3-为1618mmol/L):消除病因,适当补液,可自行纠正,不用碱性药;重度(HCO3-10mmol/L):给碱
6、性药5NaCO3100250ml; 注意预防低钙、低钾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H+丢失过多: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幽门梗阻;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大量输注库存血;低钾血症;利尿剂的作用呼吸变浅、谵妄、精神错乱、嗜睡等纠正不宜过于迅速,关键在于解除病因严重代谢性碱中毒:稀释的盐酸溶液或盐酸精氨酸溶液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酸中毒(上不来气)全身麻醉过深、镇静剂过量、喉或支气管痉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持续性头痛;突发性心室纤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通气功能呼吸性碱中毒(换气过度)引起过度通气的因素:癔症、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疼痛、创伤、感染低氧血症
7、等眩晕、手足和口周麻木及针刺感、肌震颤、手足抽搐、心率加快用纸袋罩住口鼻5.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6.休克三期临床表现 辨别点 休克前期 休克期 休克晚期 神志 清楚伴痛苦表情,烦躁 尚清楚,表情淡漠 模糊甚至昏迷 口渴 口渴 很口渴 非常口渴,但无主诉 皮肤黏膜 开始苍白,发凉 苍白,发冷 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脉搏 120次/分 速而细弱,摸不清 血压 舒张压高,脉压缩小收缩压9070mmHg,脉压小 测不出 周围循环 正常表浅静脉塌陷,cap充盈迟缓表浅静脉塌陷,cap充盈非常迟缓 尿量 正常 尿少 尿少或无尿 失血量 800ml(1600ml(40%)7. 脊椎麻醉(腰麻/蛛网膜下隙阻滞
8、)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腰麻后头痛:常发生于麻醉后27天,多数不超过一周。护理措施:术后和术中应补充足够量的液体;常规采取去枕平卧46小时;对发生头痛者,予以平卧休息,可按医嘱给予镇痛剂。尿潴留 护理措施:热敷;针刺穴位;温水冲洗会阴;必要时采取导尿术8. 术后安置病人合适的体位:全身麻醉:尚未清醒的病人应平卧,头偏向一侧;蛛网膜下隙麻醉:去枕平卧68小时;硬脊膜外腔麻醉:去枕平卧68小时;休克:中凹卧位,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颅脑手术: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高半坐位卧位;腹部手术:低半坐位卧位或斜坡卧位;脊柱或拖布手术后:俯卧或仰卧位。9.术后不适:切口疼
9、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10. 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简答):近期体重下降大于正常体重的10;血浆清蛋白30g/L;连续7天以上不能正常进食;已明确为营养不良;具有营养不良风险或可能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高危病人。11. 放疗的护理(简答):照射野皮肤忌摩擦、理化刺激,忌搔抓;保持清洁干燥,洗澡禁用肥皂、粗毛巾搓擦,局部用软毛巾吸干;穿着柔软的棉质衣服,及时更换; 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瘙痒时禁搔抓,禁用酒精、碘酒等涂擦,防止发生蜂窝织炎;照射野皮肤有脱皮现象时,禁用手撕脱,应让其自然脱落,一旦撕破难以愈合;外出时戴帽,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减少阳光对照射野皮肤的刺激,忌用化妆品外涂。12.术
10、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并发症 预防 处理术后出血评估有无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表现少量:更换切口敷料、加压包扎、全身使用止血剂术后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术前深呼吸,吸痰;前2周停止吸烟;治疗肺部疾患;口腔卫生;预防感冒胸腹带包扎适宜深呼吸运动;翻身;拍背;吸痰泌尿系统感染:指导病人术后自主排尿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鼓励患者多饮水;无菌留置导尿切口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局部热敷、理疗;加强换药切口裂开加强营养等平卧休息;勿咳嗽,进食进饮;完全裂开: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切口;有内脏脱出:切勿回纳,应送手术室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术后病人应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静脉回流;血液处于高
11、凝状态的病人:抗凝剂;高危病人:下肢用弹力绷带,避免久坐临床表现(简答):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疼痛和紧束,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沿静脉走形有触痛,可扪及索状变硬的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浅静脉发红、变硬、明显触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制动;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局部严禁按摩13. 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处理(简答):临床表现:肢体高度苍白肿胀; 皮温下降、感觉异常、弹性减退; 茶褐色尿或血尿;高血钾处理:早期禁止抬高患肢和对患肢进行按摩和热敷; 协助医师切开减压,消除坏死组织; 遵医嘱应用碳酸氢钠及利尿剂,防止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14.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适应症 禁忌症营养剂 给予途径
12、输注方式 护理措施肠内营养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胰腺炎;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大面灼伤;慢性消耗疾病、结核、肿瘤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休克自制匀浆膳;大分子聚合物制剂;要素膳口;管饲(鼻胃、鼻肠、胃造口、空肠造口)分次给予;连续灌注预防误吸:取合适体位,估计胃内残余量,病情观察;保护鼻咽部粘膜皮肤,油膏涂拭;维持正常排便形态;预防感染性并发症;定时冲洗喂养管肠外营养营养不良;胃肠道功能障碍;不能经胃肠道摄食;严重感染;抗肿瘤治疗期间不能正常进食者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内环境紊乱;休克葡萄糖;脂肪;氨基酸中心静脉置管(多于两
13、周)周围静脉置管(少于两周)全营养混合液(TNA)又称全合一(AIO)单瓶观察和预防并发症静脉穿刺置管时的并发症:气胸;血管损伤;胸导管损伤(清亮的淋巴液渗出);空气栓塞;静脉置管后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导管移位;感染:严禁经导管抽血或输血,输液结束可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代谢紊乱:a.糖代谢紊乱: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血糖异常升高,渗透性利尿。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等,处理方法:输入低渗或等渗氯化钠溶液,内加胰岛素;反应性低血糖脉搏加速、面色苍白.b.脂肪代谢紊乱:高脂血症或脂肪超载综合征立即停输脂肪乳;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湿热敷、更换输液部位等15. 损伤病人创面的用药原则:肉芽组织生长健康:生
14、理盐水棉球拭去分泌物;肉芽组织生长过度:将其剪平,棉球压迫止血,用1020硝酸银烧灼后生理盐水湿敷;肉芽组织水肿:5氯化钠溶液湿敷;脓液量过多而稀薄:0.1依沙丫啶或0.02呋喃西林液纱布湿敷;脓液稠厚且坏死组织多:硼酸溶液(优锁)16.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病因 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 疖金黄色葡萄球菌初起:皮肤出现红、肿、痛的小硬结;化脓后:中心呈黄白色脓栓;脓栓脱落后破溃流脓面部:危险三角区-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促使炎症消退;排脓;全身治疗 痈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和糖尿病病人)局部:紫红色炎性浸润区,质硬,逐步出现多个脓栓,呈蜂窝状,“火山口”状;全身症状:发热、寒战等;颅
15、内感染加强营养,热敷、理疗;可采用“+”或“+ +”形切口清除坏死组织,伤口内填塞生理盐水纱条,外加干纱布绷带包扎;唇痈溃烂:湿敷急性蜂窝织炎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等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脓液恶臭,局部有捻发音,厌氧菌感染;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喉头水肿而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多处切开减压引流并清除坏死组织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网状淋巴管炎(丹毒),象皮肿;管状淋巴管炎:下肢多见,常因足癣所致丹毒:床边隔离17.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 破伤风病因三个条件: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直接侵入开放性伤口;伤口内具有缺氧环境;机体抵抗力低下病理生理主要致病因素:外毒素(痉挛毒素
16、、溶血毒素)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头痛、打呵欠、咬肌酸胀等;典型症状: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最早征象:咀嚼肌-牙关紧闭;典型征象:“苦笑”面容;体位:角/侧弓反张; 神智:始终清醒处理原则1. 清除毒素来源,局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完全敞开,充分引流;2. 中和游离毒素:伤后12小时内注射TAT1500U/ml(注射前作过敏试验);3. 控制并解除痉挛是治疗的重要环节;4. 防治并发症护理措施隔离病室,避光,减少一切刺激;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执行接触隔离,穿隔离衣,敷料焚烧18. 烧伤的面积估计-九分法 部位 占成人体表 占儿童体表 发部 3 头部 面部 3 91 9+(
17、12-年龄) 颈部 3 双上臂 7 双上肢 双前臂 6 92 92 双手 5 躯干前 13 躯干 躯干后 13 93 93 会阴 1 双臀 5 双下肢 双大腿 21 95+1 95+1-(12-年龄) 双小腿 13 双足 19. 烧伤体征 范围 表现 愈合I度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存在皮肤红斑,轻度红肿,干燥,无水泡,局部温度微高37天脱屑痊愈,无瘢痕,短期内有色素沉着浅II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甚至真皮乳头层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去疱皮后创面基底潮红、湿润、水肿、感觉过敏如无感染,两周后痊愈,一般不留瘢痕,多数有色素沉着深II度烧伤伤及皮肤真皮层表皮下积薄液或水疱较小,去疱后,创面稍湿
18、,基底红白相间,痛觉迟钝,有拔毛痛,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如无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34周,且有瘢痕增生III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可达皮下、肌或骨骼创面无水泡,无弹性,炭化或焦痂、痂下水肿,痂下创面可见树枝状栓塞的血管需要植皮,瘢痕增生明显20.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1.“三主征”:头痛(最常见)、呕吐(喷射状)、视神经盘水肿;2.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Cushing综合征辅助检查腰椎穿刺、CT、MRI等处理原则脱水治疗;激素治疗;抗感染;过度换气;冬眠低温治疗护理措施冬眠低温治疗的护理;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后方可进行物理降温;缓慢复温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渐减少药物治疗21. 小脑幕切迹疝和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科 护理 第四 重点 整理 绝对值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