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共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比大小【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 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引出课题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情景故事“小猴分水果”:今天,小猴皮皮过生日,听说他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同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师
2、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 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学生有的说够,有的说不够。)师:小猴子也有这样的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板书课题:比大小(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 “”“”和“”1教学“=”(猴和桃比)。(1)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
3、,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像什么,用手势比“”。3教学“”(猴和香蕉比)方法同2。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5发散思维。(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三、知识运用(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三)游戏:看谁找得快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用手势比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大小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大小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