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标准(共5页).doc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标准(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标准(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编号:Z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 时:32学时学 分: 2学分一、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技术和技术的制造能力,适应模具制造、数控加工岗位能力的要求。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控制与自动化专业计划中的专业技术课程。计算机数控加工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计算机、成组技术、自动控制、电器传动、网络通讯、传感检测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是模具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计算机数控系统作为制造形状复杂、高质量、高精度产品所必备的基础设备
2、,已成为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集成制造和智能制造的主体技术,是当今各种先进制造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其水平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数控加工技术作为模具制造业的基础性战略技术,越来越得到工厂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本课程的前置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金工实训、Auto CAD软件等专业基础课,同步课程包括塑料模设计。在课程设计时,应考虑与这些课程的配合问题。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方法为核心,同时兼顾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数控原理,数控加工与零件制造工艺的联系,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体,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
3、要求制定。本课程是一门以技能学习为目标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本着“充实更新”的原则,力求先进,适应科技发展,结合生产实际讲编程,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单纯讲解编程指令后,还需用实例讲解数控编程与零件制造过程的关系,使学生对数控加工在模具零件制造中的作用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本课程融合了数控编程考证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课时为32学时,学分为2学分。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现代机械制造的全新概念,了解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结合数控
4、编程,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上,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具备下面几个方面:1 、了解国家有关机械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数控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了解数控机床的性质、组成、工作原理,为正确使用数控机床以及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生产装备奠定坚实基础。 3 、理解数控加工编程知识与技巧。 4 、初步掌握典型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数控机床运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 学 内 容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参考课时1数控加工技术概述l 数控机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l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l 了解数
5、控机床的重要性。l 了解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l 理解数控机床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22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l 数控编程的步骤与类型。l 数控指令与代码。l 数控机床坐标系。l 数控编程中的几个常用概念。l 数控程序的结构。l 了解数控程序的概念。l 掌握手工编程的步骤。l 掌握自动编程的类型。l 掌握数控代码的概念及标准体系。l 了解代码的载体与输入。l 掌握数控机床坐标系的几个重要规定。l 掌握机床坐标系与M、R、W各点的关系及编程时的其他基准点。l 掌握绝对尺寸与增量尺寸的表示方式。l 掌握径向刀补与轴向刀补原理。l 掌握主程序、子程序、宏程序、子程序句、程序句重复调用的结构形式。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 加工 技术 课程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