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共149页).docx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共14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共149页).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12月前言为贯彻落实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更好地实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通过科学、合理评价数据中心建筑,引导数据中心建筑健康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作为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补充,本细则总结了国外近年来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的经验与成果,借鉴了国际和国内互联网通信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的经验。编制组开展了深入的基础调研,广泛地征求了相关方面的意见,
2、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协商,以期为数据中心建筑的绿色化设计、建造以及评价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要起草人:宋凌李本强林琳赵锂韩继红刘晓华王昌兴姜俊海许鹏吴大江谭华汤钟才刘国友程大章欧阳述嘉李宏军张镝张丽娟苑翔韩延民罗志刚张林锋崔文盈
3、廖琳李静张川佟振王悦懿主要审查人:郎四维吕伟娅王翠坤郝军郎红阳黄群骥黄献明目录专心-专注-专业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制定本细则。【条文说明】随着国内外互联网、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数据的处理、交换以及存储量也随之增长,数据中心的建设量和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数据中心的土地、电、水、材料等资源消耗量及其在社会整体消耗量中所占比例也逐年攀升,同时,数据中心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也存在如空置率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如不加以控制,数据中心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将愈演愈烈,数据中心的运行成本将在几年内就超过数据中心的自建成本
4、。而建筑作为数据中心最重要载体和基础设施,其规划、设计、选材、建造决定了数据中心后续节能技术的选用以及改建扩容能力,因此,为规范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本细则。1.0.2 本细则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条文说明】由于互联网、通讯行业的迅猛发展,新建数据中心建设需求量也不断扩大,同时,将办公、厂房等建筑改建为数据中心,以及对原有数据中心建筑的改建、扩建也有一定需求量,考虑到细则的通用性,将评价范围主要定为新建、改建、扩建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1.0.
5、3 本细则适用于评价60%以上功能区域用作数据中心功能的建筑,60%以下或建筑的一部分作为数据中心功能的,数据中心部分可参考本细则中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条文说明】数据中心功能区域特指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数据中心与其它建筑混用的,且如上功能区域的建筑面积占整栋建筑的建筑面积60%以下的,可参照其他绿色类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但数据中心的功能区部分涉及的指标可参考本细则中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数据中心分为自用和租赁两类,而自用数据中心建筑内通常都设有一些其他功能区域,当其他功能区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高于数据中心功能区域时,采用本细则评价将无法保证其结论的
6、科学合理性。因此,结合我国数据中心建筑功能分区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国外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范畴(BREEAM Data Centres中要求数据大厅及其附属功能区域占据显著的建筑面积(75%)时才可作为数据中心建筑评价,LEED V4中数据中心建筑特指整体建筑60%以上用作数据中心功能的建筑),本细则要求被评建筑中数据中心功能区域的比例应大于60%。1.0.4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数据中心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特点,对数据中心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条文说明】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建设和评价的基本原则,我国
7、各地区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多种多样,同时由于数据中心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会对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制冷方式等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评价绿色数据中心建筑时应以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原则,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总体平衡。1.0.5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是参评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基本前提。本细则在对数据中心建筑的四节一环保性能进行评价时,其结构、安全、防火等数据中心建筑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也应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的相关标准规定。2 术语2.
8、0.1 数据中心建筑 datacenter building用于存放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IT设备,并提供制冷、供电、网络等基础条件,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交换、管理的建筑。2.0.2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green datacenter building建筑全寿命期内,在确保信息处理及其支撑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设备和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数据中心建筑。2.0.3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
9、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4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2.0.5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2.0.6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的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2.0.7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
10、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2.0.8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或经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2.0.9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2.0.10 机柜(机架)rack一般指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等IT设备的物件,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保护,屏蔽电磁干扰,有序、整齐地排列设备,方便以后维护设备。2.0.11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是一种利用电池、飞轮等储能设备作为后备能源
11、,在市电断电或发生异常等电网故障时,不间断地为用户设备提供电能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2.0.12 能源利用效率(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是国内外数据中心普遍接受和采用的一种衡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效的综合指标,其计算公式为:PUE =数据中心总耗电功率/IT设备耗电功率。2.0.13 能量利用效率(EUE) energy usage effectivenessEUE值用于反映数据中心实际运行时某一时间段内信息设备和直接服务基础设施能耗的相对关系,是衡量数据中心能效水平最重要的指标,EUE=数据中心总耗电量/IT设备耗电量。2.0.14 电子信息系统elect
12、ronic information system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2.0.1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2.0.16 主机房computer room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2.0.17 辅助区auxiliary
13、 room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2.0.18 支持区support area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 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2.0.19 行政管理区administrative area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数据中心建筑或建筑群为
14、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条文说明】数据中心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均可采用本细则,对于建筑群或其中多栋建筑为评价对象的情况,要求参评建筑在位置上互相毗邻(不得出现孤岛现象),且参评建筑功能均为数据中心建筑。当需要对某工程项目中的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由于有些评价指标是针对工程项目设定的(如绿地率),或工程项目中其他建筑也采用了相同的技术方案(如再生水利用),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此时,应以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为基准进行评价。3.1.2.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15、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条文说明】考虑到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情况,为各阶段绿色建筑评价提供依据,将绿色建筑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的重点在评价绿色建筑采取的“绿色措施”和预期效果上,而运行评价则不仅要评价“绿色措施”,而且要评价这些“绿色措施”所产生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运行评价还应注重数据中心建筑正常运行后的科学管理。3.1.3. 申请评价方应进行数据中心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档。【条文说明】
16、申请评价方应对数据中心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各个阶段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作出综合考虑,并根据技术水平和投资情况,做到合理平衡,并按照本细则评价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3.2 评价与等级划分3.2.1.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七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为鼓励绿色数据中心建筑技术、管理的提升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条文说明】本细则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对指标体系的设置,将指标体系分为七类指标,每类指标设置控制项和评分项。加分项为
17、对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鼓励性要求和措施,为与其他七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区分开来,列为单独一章。3.2.2. 设计评价时,对于在设计阶段无法评价的条文不做评价(具体见各条文要求),但可预评相关条文。运行评价应包括七类指标。【条文说明】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设计阶段评价的对象为设计图纸和方案,尚未涉及施工和运营管理,故不对此两类指标进行评价;但是,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的部分措施如能得到提前考虑,并在设计时预评,将有助于达到这两个阶段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运行阶段为评价绿色数据中心建筑在建造及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否真正实现四节一环保,故对所有类别指标进行评价。3.2.3.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
18、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条文说明】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的评价,依据评价条文的规定确定得分或不得分,得分时根据需要对具体评分子项确定得分值,或根据具体指标的达标程度确定得分值。加分项的评价,依据评价条文的规定确定得分或不得分。本细则中评分项评分有如下几种情况:1、一条条文评价一类性能或指标,且不需要根据达标情况不同赋以不同分值时,赋以一个固定分值,该评分项的得分为0分或固定分值,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评价分值为某分”,如7.2.7条,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的,可得5分,未采用的,得0分;2、一条条文评价一类性能或指标,且需要根据达标情况不同赋以不同分值时,根据达标情况的不同,该评
19、分项的得分从低分到高分排列,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评分规则如下”,如6.2.7条,根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高低,从5分至15分递进式赋分;3、一条条文评价一类性能或技术指标,但需要针对数据中心建筑所在地区或应用技术情况等特点分别评判时,针对各种地区类型或特点按款或项分别赋以分值,各款或项得分等于该条得分,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按下列规则评分”,如7.2.9条,针对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是钢结构,或是两者的混合,分类别进行评价,各类的总得分均等于该条得分;4、一条条文评价多个技术指标,将多个技术指标的评判以款或项的形式表达,并按款或项赋以分值,该条得分为各款或项得分之和,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按
20、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如4.2.10条,针对不同的交通方式分别评价赋分,总得分为各项得分之和;5、部分条文会出现上述四种评分情况的不同组合,如4.2.3条,为情况1、2、和3的综合:项目所在地热工分区为情况2,根据项目热工分区情况赋予2-6分的分值;沿海地区利用自然冷源为情况1,如采用则得6分,不采用则得0分;条文总得分为情况3,分别计算项目热工分区得分与沿海地区利用自然冷源的得分,并累计为总得分。3.2.4.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按总得分确定等级。总得分为相应类别指标的评分项得分经加权计算后与加分项的附加得分之和。【条文说明】由于数据中心建筑在资源消耗类型,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常规建筑的
21、要求大不相同,因此依据数据中心建筑特点,对其评价的各类指标分别设置权重,并根据各类指标的加权得分之和来判断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等级。在确定所有控制项(设计评价不含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部分)的评定结果均为满足的前提之下,绿色数据中心建筑项目分值计算及分级步骤如下:1、分别计算各类指标中适用于项目的评分项总分值和实际得分值。某类指标中适用于特定项目的评分项总分值,有可能就是100分;也有可能在扣除一些条文的不参评分数后,小于100分。而该项目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必然是小于或等于该类指标适用于本项目的评分项总分值。各类指标的评分项总分值和实际得分值均为不大于100的数值;2、分别计算各类指标评分项得分Q
22、i(不含加分项附加得分Q8)。分别将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参评项目的该类指标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得到该类指标评分项得分Qi;3、判断各类指标评分项得分Qi(不含加分项附加得分Q8)是否达到40分。对于设计评价,不计算、判断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部分的评分项得分Q6和Q7。如不满足要求,则不必继续后续步骤;4、计算加分项附加得分Q8。需要注意的是,不再考虑不参评情况。而且,根据细则第11.1.2条,当Q8超过10分时也取为10分。因此,Q8是一个不大于10分的数值;5、选取评分项权重值wi。按照项目评价阶段,依据细则表3.2.7确定;6、计算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总得分Q。将分别
23、计算得到的各类指标评分项得分Qi,及与相应的权重值wi乘积得到的加权分值,按细则式3.2.7计算得到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总得分Q。Q为一个不大于110分的数值。如Q没有达到50分,则不必继续后续步骤;7、确定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等级。根据Q,对照细则第3.2.8条所列50分、60分、80分的要求,确定项目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的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等级;3.2.5. 评价指标体系七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七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Q7按参评数据中心项目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项目的该类指标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条文说明】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数据中心 建筑 评价 技术 细则 14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