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料(二)2020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解读(53个).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核心资料(二)2020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解读(53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资料(二)2020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解读(53个).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届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考点解读 考点1:少年梦想及其实现(七上第一课第二框)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少年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3.少年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4.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考点2:正确认识自己(七上第三课)1、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意义): P27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有助于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有助于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2、认识自己的途径:P28-29我们可
2、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自我评价的方法有: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我们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3、自我评价的意义:(作用)P29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4、他人评价的意义:(作用)P29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5、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P30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6、如何接纳自己?P33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接纳自己的优
3、点和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内在性格和外在相貌;接纳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7、如何欣赏自己?P33-34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8、如何做更好的自己?P33-36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 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 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即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要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养成亲社会行为)考
4、点3:慎重结交网友(七上第五课第二框第2目)1、为什么要慎重结交网友?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2、如何慎重结交网友? P56-58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考点4:正确与老师交往(七上第六课)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 P66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如何理解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P67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
5、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3、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P68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考点5:养护精神,活出生命的精彩(七上第九课第一框、七上第十课第二框)1.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且养护我们的精神。2.如何养护精神,活出生命的精彩?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使命。要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生命充盈)为生活而努力,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
6、力量,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高扬民族精神,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考点6:正确对待挫折(七上第九课第二框)1、什么是挫折? P105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2、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P106面对不同的挫折,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3、如何正确认识挫折的影响?P107消极影响: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容易消沉
7、,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积极影响: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4、面对挫折,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P107-109需要及时调整自己,保持乐观心态。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提高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需要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可以借助外力。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考点7: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矛盾(七下第一课第一框第2目)1.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青春期心理矛盾是正常的。2. 积极应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3. 我们
8、可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心理矛盾,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你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考点8: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七下第一课第二框第1目第2目)1、什么是独立思维? P9思维的独立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2、思维批判性表现: P10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3、批判性思维的要求:P11要有质疑的勇气和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同时要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更
9、容易被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改变现状。考点9:认识情感的作用,传递情感正能量(七下第五课第一框第2目、第二框第2目)1、情感的作用:P44-46 (狭隘的生活经验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作出行动。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观察事物,探索未知。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2、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P49-50在情感体验中,可以利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考点10:正确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矛盾,坚持集体主义,共建美好集体
10、(七下第七课第一框、七下第八课第一框第2目、七下第八课第二框)1、个人愿意与集体规则的关系如何? P62-63每个人有自己的意愿,集体有共同的规则。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对于集体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2、美好的集体有哪些特征? P73-76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即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
11、建议;遵守共同的规则;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关爱的。(即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即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即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3、如何共建美好的集体? P77-79要积极参与,学会自主建设、自我管理。(集体事务需要每个人去分担,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要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凝聚每个人的才华与智慧。要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努力达成共识。要发扬“自治”精神。每个人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学会承担责任,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自觉
12、维护集体荣誉。(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维护集体的荣誉,两者同样重要。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考点1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七下第九课第二框)1、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点:P90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备注: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广泛,道德靠舆论、风俗习惯约束人们的行为,靠大家自觉遵守;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对法治起支撑作用,法律对道德起促进作用。所有的规则都具有强制性,只是强制
13、的手段不同,违法道德会受到精神谴责,违反纪律会受处分,违法法律会受制裁。)2、法律的特征:P91-92 从如何产生上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立法)从如何实施上看: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从约束的对象上看: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的作用: P92-94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明确可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违法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律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被侵权后,依法维权)考点12: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七下第十课第二框)1、如何学会依法办事? P101-10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
14、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P102-103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自觉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青少年要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考点13.个人离不开社会(八上第一课第一框第2目,八上第一课第二框第1目)1.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15、。2.个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联系。考点14:养成亲社会行为(八上第一课第二框第2目)1、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8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P8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要积极参与社会,
16、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考点15.社会秩序与规则(八上第三课)1.为什么社会生活有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维护秩序靠规则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3. 遵守规则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我们要坚定的维护规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考点16:尊重他人(八上第四课第一
17、框)1、什么是尊重他人?P32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表现为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等。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3-34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3、如何尊重他人?P35-36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考点17:诚实守信(八上第四课第三框)1、诚信的含义:P41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
18、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诚信的意义:P42-4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企业的资本。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如何践行诚信?P43-44树立诚信意识。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考点18:违法与犯罪(八上第五课第一框、第二框)1、对法律的认识:P46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
19、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含义:P48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分类:P48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不同,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没有触犯刑法的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P48区别:违反的法律不同;社会危害性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5、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0、:P53P犯罪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基本特征:A、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B、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C、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6、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p55-56要珍惜美好生活,杜绝不良行为,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考点19: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八上第五课第三框)1、如何依法维护
21、自己的合法权益?P5759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通常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三种类型。)(“民告官”属于行政诉讼)2、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062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做到自觉守法,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
22、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考点20:责任与角色同在(八上第六课)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P65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2、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P66)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3、承担责任的重要性:p67-69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才有资格、有能力、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 资料 2020 南京市 中考 道德 法治 考点 解读 5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