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复习(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学复习(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理解颜色1. 颜色视觉形成的四大要素:光源、颜色物体、眼睛、大脑2. 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一般取380nm780nm(400700)3. 光与色的关系 只有在光的照射下,人们才能感知物体的形态与颜色,没有光就没有颜色,光是人们感知色彩的必要条件,色来源于光。简言之,光是色的源泉,色是光的表现。4. 视锥细胞:在明环境中感受光的强弱、光的颜色及分辨细节 视杆细胞:在暗环境中感受光的强弱;不能分辨颜色,但在暗环境中对光的敏感程度比 视锥细胞高十万倍。5. 明视觉主要依靠锥体细胞起作用,可以看到不同明暗的各种颜色;暗视觉时,杆体细胞接替锥体细胞工作,只能感觉明暗的
2、差别。6. 明视觉时人眼对光谱中的黄绿色(555nm)最敏感; 暗视觉时人眼对光谱中的蓝绿色(507nm)最敏感。7. 视角物体的大小对眼睛形成的张角。 视场指眼睛视角所对应的圆面积。视力视觉敏锐度,表示视觉辨认物体细节和空间轮廓的能力。1.2.3. A4. b5. D6. S7. 8. 视距8. 明适应光线由暗变明,视网膜对光刺激的感受性逐步降低的过程。Eg:闪光盲暗适应光线由明变暗,人眼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步增强的过程。应用:红光只对锥体细胞起作用,对杆体细胞不起作用,所以,红光不会阻碍杆体细胞的暗适应过程。 如:车辆的尾灯采用红灯;夜间飞机驾驶舱采用红光照明。9. 颜色视觉理论 人只有感
3、红、感绿、感蓝三种基本视觉神经纤维;视网膜上存在三种感色细胞。 优点: 能充分说明混色现象,及混合色是3种感色细胞按比例兴奋的结果; 在颜色测量和数值计算时,与试验理论符合; 现代的彩色印刷、摄影、照相分色、彩色电视都是建立在该基础上的。 缺点: 不能解释色盲现象10. 四色学说(对立学说): 无法解释三原色能产生一切颜色的现象,可解释红绿色盲等理和心理现象 颜色混合现象:心理原色:红、绿、黄、蓝;颜色现象是以红绿、黄蓝、黑白成对关系发生的。 感色原理:光作用于视网膜的三对对立感受器(对立视素),不同对立过程的组合,产生各种颜色感觉和颜色混合现象。11. 阶段学说 三色刺激四色感受:视网膜上红
4、、绿、蓝三种感色细胞接收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形成红-绿、黄-蓝、黑-白三种对立的神经反应,最后形成色觉。12. 原色就是指基本的颜色,即由它们可以匹配出成千上万的颜色。 要求: 原色是不能由其它颜色匹配而成的;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再现许多新的颜色13. 三原色光的波长范围: R:600700nm G:500570nm B:400 470nm14. 色光加色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于人眼,视觉会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这种色光混合产生综合色觉的现象称为色光加色法 色光加色混合规律:1)两原色等量混合规律RGY(黄色) GBC(青色) BRM(品红色)2) 三原色等量混合规律:RGBW(白色)
5、 3)亮度相加律4)两原色非等量混合规律 两原色非等量混合产生一系列的中间色:R、G非等量混产生色相环中G和R之间的颜色,G的成分多颜色就偏向绿色,R的成分多颜色就偏向红色.5)补色律:若某一颜色与其补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便产生白色或灰色,若两者按其它比例混合,得近似于比例大的颜色。以圆心为对称点的颜色互为补色,如:RCW GMW BYW实质色光相加,能量增加,越加越亮15. 色料三原色:黄:别名减蓝色,代号Y或-B;品红:别名减绿色,代号M或 - G;青:别名减红色,代号C或-R16. 色料减色法 定义:用色料从白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呈现另一种颜色的方法。 每种三原色色料都会从白光中选
6、择性吸收一种原色光,即减去一种原色光,反射另外两种原色光。黄:W-B=R+G=Y;品红:W-G=R+B=M;青:W-R=G+B=C计算方法:Y+M=W-B-G=R; Y+C=W-B-R=G;M+C=W-G-R=B;Y+M+C=W-B-G-R=K等量混合:C+M=B;C+Y=G;M+Y=R;C+M+Y=K实质:色料相加,能量减弱,越加越暗17. 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关系 相同:都属于颜色混合的方法,都与色光有关系,也都有能量的变化;加色法和减色法都有自己的三原色;有相同的互补关系区别:混合方法比较项目加色法减色法参与混合的物质色光色料(染料、颜料)三原色色相及主波长(nm)R G B700 546.
7、1 435.8 Y(-B) M(-G) C(-R)572.5 -500.3 482成色基本规律R+G=Y R+B=MG+B=C R+G+B=WY+M=R Y+C=G M+C=B Y+M+C=K实质与效果色光相加,能量增大,明度升高色料相加,能量减小,明度降低成色方式视觉器官外空间混合视觉器官内:静态、动态色料的调和透明色层的叠合互补关系互补色光相加成白色互补色料相加成黑色主要用途颜色测量,彩色电影彩色电视,剧场照明9.10.11. ( ) 12. 白13. ( ) 14. ( ) 15. 黑彩色绘画,彩色印刷彩色摄影,彩色印染第二章 描述颜色18. 三种光学特性:吸收、反射、透射19. 非选择
8、性吸收:物体对入射光中所有波长的光都等量吸收。通过光反射率的大小表征物体的黑白程度20. 选择性吸收:物体只吸收入射光中某些波长的色光,而对其余波长的光吸收程度小或根本不吸收,这种不等量吸收入射光的现象称为选择性吸收。21. 影响物体成色的主要因素:物体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22. 色相与明度关系 同一色相的明度大小取决于所含黑白成分的比例;明度不同,颜色深浅不同。 不同色相的明度大小根据光反射率大小及人眼视觉细胞对相应色光的敏感性共同决定。23. 双锥形模型明度:中央纵轴,上白下黑;色相:水平圆周,各点为各光谱色;饱和度:横轴,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同一水平面上明度相同;中央轴饱和度为0,距中
9、央轴最大的圆周上的各点饱和度最大,向上向下变化时,饱和度都降低。24. 分光光度曲线对颜色三属性的表示色相:曲线峰值对应的光谱波长;明度:曲线峰值的高低来;饱和度:曲线峰值的宽窄25. 孟塞尔颜色立体:孟塞尔色立体是一个三维的、近似球体的不规则模型,它将各种能由稳定的颜料配制出来的颜色按色相、明度、饱和度的一定顺序全部表示出来,并给每一特定部位的颜色一定的标号。孟塞尔色立体对颜色三属性的表示孟塞尔色相(H):指在围绕着色立体中央轴的水平剖面上排列着的10种基本色相所组成的色相环。孟塞尔明度(V):在孟塞尔色立体上,中央纵轴代表无彩的黑白系列明度值,由010分为11个等级。孟塞尔彩度(C):在孟
10、塞尔色立体中,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孟塞尔彩度的大小,表示这一颜色与相同明度值的非彩色之间的差别程度。第三章 光源的颜色26. 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那么这个物体称为绝对黑体。27. 色温可以定义为:“当某一种光源的色度(色品)与某一温度下的绝对黑体的色度相同时绝对黑体的温度。把任一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下发出的光的颜色相比较,来描述光源的光色色温表达的是光源的光色,表征了光源的光谱特征,不是光源的温度。色温越高,光源的光色越偏蓝;相反,色温低的光源红色成分多。28. 显色指数:是待测光源下物体呈现的颜色与参照光源下物体所呈现的
11、颜色相符合的程度。 显色性是衡量光源视觉质量的指标。第四章 描述颜色密度29. 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的波长下,光的吸收量与吸光材料的厚度成正比l为介质(如透明胶片、印刷油墨膜层等)的厚度;C 为介质的浓度(单位体积内含色料的数量);a吸收物体的分子消光指数;i入射光通量;透射光通量;D透射密度()光谱透射率30. 印刷复制中颜色(色度)测量的应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纸张、油墨);灰平衡的分析测量;分析一套油墨的色域;印刷色彩的质量控制;匹配专色的颜料组成;分色设备准确校色;第五章 复制颜色31. 彩色原稿的质量要求:原稿无色偏,颜色鲜艳;原稿反差适合制版、印刷要求,密度范围在1.82.4之间
12、复制效果较为理想;原稿层次丰富,阶调完整,明暗适当;原稿颗粒细腻,放大处理时不影响图像清晰度;原稿清晰度高,图像细节层次的表现能力好。32. 颜色分解:是根据减色法的补色原理,利用红、绿、蓝三种滤色片,将彩色原稿的图像分解成青、品红、黄三色影像的过程,又简称“分色”。33. 照相分色、电子分色机扫描分色、数字印前系统/CDTP扫描分色34. 产生分色误差的主要因素:光源与色误差、滤色片与色误差、光电转换元件与色误差、色空间的转换与色误差。35. 所谓印刷灰平衡,就是指在一定印刷条件下,三原色油墨按不同比例或墨量叠合,呈现不同亮度的灰色。36. 印刷中将达到中性灰时的三原色油墨量的分布情况称为中
13、性灰平衡,通常用曲线来表示。37. 灰平衡的作用 由于灰色区域对颜色表现的敏感性,一般当灰平衡数据偏离正常状态时,就会出现偏色现象。 灰平衡的作用是通过对画面灰色部分的控制,来间接控制整个画面的所有色调。 灰平衡是衡量分色制版和颜色套印是否正确的一种尺度,是复制全过程中各个工序进行数据化、规 范化生产共同遵守和实施的原则。 灰平衡参数应作为各工序控制质量的依据,它贯穿在印刷复制的全过程之中。38. 影响灰平衡的因素油墨、纸张特性的影响;制版工艺条件的影响;印刷条件的影响;复制技术与印刷环境的影响39. 灰平衡曲线 40. 印刷复制中黑版的作用:降低油墨缺陷及分色制版误差给彩色复制带来的影响;黑
14、版的阶调一般是从图像的中间调开始出现,起到稳定中间调和暗调颜色的作用;黑版的使用有利于灰平衡的实现,使印刷品暗调部分更黑,增大图像的反差和细节,加强中间调和暗调的层次;解决了图文合一时黑色文字的印刷问题,避免深色文字由于套印问题而出现的字迹模糊或重影现象。16.17. 白纸18.19.20.21.22.23. 68%24. 68%25. 75%26. 95%41. 底色去除工艺UCR(以一代三)27. 白纸28.29.30.31.32.33.34. 88%35. 88%36. 95%37. 75%42. 灰成分替代工艺GCR(两色加黑)38. 白纸39.40.41.42.43. 8%44. 1
15、5%45. 20%46. 白纸47.48.49.50.51. 20%52. 28%53. 35%第6章 图像色彩和色调调整43. 整体色彩的快速调整:亮度/对比度”、“自动色阶”、“自动颜色”和“变化”44. 色调的精细调整:色阶、曲线、色彩平衡、匹配颜色、色相/饱和度、替换颜色、可选颜色、通道混合器、照片滤镜、阴影/高光、曝光度曲线:像调整后的色阶,从上到下分别代表改变后图像从最暗区域到最亮区域的各个部分。在未做编辑前图像中显示一条45的直线,即输入值与坐标轴中的X轴代表图像调整前的色阶,从左到右分别代表图像从最暗区域到最亮区域的各个部分,Y轴代表图输出值相同45. 特殊效果的色调调整:去色、渐变映射、反相、色调均化、阈值、色调分离46. 颜色设置及色彩管理”是Photoshop的色彩控制指挥中心。启动Photoshop,选择“编辑/颜色设置及色彩管理”,打开“颜色设置及色彩管理”控制面板,点击“更多选项”后就可以看到全部面板,从上到下分别有5个板块区域,分别为:“设置、工作空间、色彩管理方案、转换选项和高级控制”47. 分色是一个印刷专业名词,指的就是将原稿上的各种颜色分解为黄、品红、青、黑四种原色颜色;在电脑印刷设计或平面设计图像类软件中,分色工作就是将扫描图像或其它来源的图像的色彩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4.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