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措施管理制度(共6页).docx
《职业病防治措施管理制度(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措施管理制度(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职业病防治措施管理制度1 范围1.1 本制度规定了我公司职业病防治措施管理的部门和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监督与考核等内容。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职业病防治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 管理机构和职责3.1 管理机构安全环保部为职业病防治管理的管理部门,同时负责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及员工职业
2、卫生服务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与保管。3.2 职责制定职业病防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完成我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各项工作。4 工作内容、要求与程序4.1 管理内容4.1.1 安全环保部组织全公司员工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对接触有毒有害物工种员工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4.1.2 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按时发放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及器具。4.1.3 根据国家及天津市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由安全环保部确定有毒、有害工种及从事
3、该工种的员工。4.1.4 安全环保部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确定有毒有害工作的场所及预防、应急措施,并向员工公开。4.1.5 安全环保部应按要求,组织接触有毒有害工种人员体检,并建立、保管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4.1.6 负责职业病诊断的有关工作和确诊职业病人的上报工作。4.2 管理要求4.2.1 接触有毒有害物工种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专业培训。4.2.2 接触有毒有害物工种人员上岗前、离岗前应体检,在岗人员每年体检一次。4.2.3 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每年至少监测一次。4.2.4 安全环保部设立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档案。5 监督检查与考核5.1 由管理部负责监督与考核。6 附则6.1 本制度由安全
4、环保部负责解释。6.2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的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国家2002年5月1日起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职业病的种类:目前我国公布的职业病共9类: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二、与我公司有关的主要职业病:1、职业中毒:由于施工现场通风不良等原因,如室内施工,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造成局部环境大量的有毒物质积聚,造成急性中毒。如公司的油漆工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如果不注意防护,或者防护不当。可造成慢性苯中毒,如白血球减少
5、,进一步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2、尘肺:粉尘作业人员,电焊工、淸磨工等,如不注意个人防护,轻者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支气管哮喘,长期在粉尘的作业环境下工作,严重时可导致尘肺。3、职业性耳病:施工现场的打磨机、角磨机、切割机等高分贝的噪声,长期在这种环境因素下作业,可使人听力减退,严重时可造成耳聋。4、职业性眼病:如电焊工在操作施工时,不带眼罩,不注意眼部的保护,可导致电光眼,使眼睛红肿疼痛,不能视物。三、预防措施1、防苯毒的技术措施国家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苯10mg/m3以下,甲苯100mg/m3以下,二甲苯100mg/m3以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防治 措施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