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共9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质量管理体系(共9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共93页).doc(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123小溪坝至仙峰乡(绵广界)段改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编制单位: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X123小溪坝至仙峰乡(绵广界)段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2020年5月20日专心-专注-专业目录质 量 管 理 体 系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1、编制依据1.1四川省绵阳市X123小溪坝至仙峰乡(绵广界)段改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书、招标文件、投标书、施工设计图及相关文件。1.2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及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标准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1.3交通运输部下发的有关公路建设施工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方面的有关文件、
2、通知。1.4项目经理部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1.5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交公路发号)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第3号)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1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6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工作手册、中交一公局集团四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前期策
3、划书及建设工程合同1.7项目品质工程实施方案。2、编制说明2.1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规范、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国家颁发的现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规则是指导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绵阳市X123小溪坝至仙峰乡(绵广界)段改建工程施工权威性标准,技术方案编制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技术标书中。2.2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要求在充分领会招标文件要求和设计意图的前提下,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和水平,力求工期、质量、安全和技术方案等各方面能充分满足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要求,并相应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品质工程目标的实现。2.3确保工程质量确立质量目标,
4、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品质工程的相关要求及标准。第二章 工程概况、主要工程数量、及施工部署1、工程简介本项目路线起于绵广高速小溪坝互通收费站外与县道X123的交叉口,主线起讫里程为K0+000-K25+388,全长25.475公里。主要工程量为路基土石方、路基防护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序号设计参数指标值采用值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2设计时速40Km/h3路基宽度8.5m4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100m极值60m60m5最大纵坡7(8)7(8)6设计汽车荷载公路-级7地震基本烈度7度合 同 额:
5、21636.1789万元合同工期: 9个月。实际开工时间:2020年4月24日。预计竣工时间:2021年1月24日。2、工程特点2.1本项目为常规路面施工,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层次厚度不一。2.2地形复杂、便道环境差。主要原因是因为路线需正常通车,交通安全难度大,道路较窄,将会严重影响正常施工。2.2桥梁6座,由于征地原因,但全线断点多,会制约工程大规模施工。2.4本项目工期要求较紧,且同时跨越6、7、8月降雨量较大的雨季期,对施工进度及质量均带来影响。2.3项目施工重点、难点2.3.1项目施工难点: 断点较多情况下的路面施工组织与计划安排。2.3.2项目施工重点:路面工程所需混凝土材料、水稳
6、材料和沥青材料约14.6万方,根据目前对料场调查,周边可用料场日生产量基本满足要求,为降低原材对混凝土层、水稳层和沥青层的施工影响,应提前做好原材料的备料工作;机械设备调度;与路基工程的进度协调。3、气象及水文本项目区域内无大型河流发育,主要有马鸣河、金天河、西河、潼江河等。区内河流属于嘉陵江水系,主要有涪江、梓江。区内小河谷溪沟纵横交错,均为山溪性水流,河流交汇形成树枝状水系,一般河流下游河谷开阔,中上游狭窄,主要接受降雨补给。各河流为勘察区地表、地下水汇集、排泄通道,同时也为地表水侵蚀、地下水排泄的基准面。本项目属于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4.717.3。平武县最低,为
7、14.7。绵阳市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不大,最高年与最低年仅差1.5左右。绵阳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6.1-39.5,极端最低气温为-4.5-7.3。绵阳市降水量比较充沛,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绵阳市年均降水量825.81417mm。其分部特点是南北少,中部多;东边少而西边多。一般风速较小。仅在冬、春季北方大规模冷空气入侵或夏季的雷雨天气时,才产生大风天气。该市以东北风到北风为盛行风。该市年均雾日在3.3-61.0天。4、主要工程数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路基填方万方13.22路基挖方万方26.93排水工程米282764挡土墙万方3.75沥青混凝土万平方52.36水泥稳定碎石万平方45.27级配碎
8、石层万平方23.98桥梁米/座188.36/69通道、涵洞道40(圆管涵60道,盖板涵53道)10绿化工程平米植草:1397411绿化工程平米边坡喷播:8835012绿化工程立方土回填:223.713交安工程米护栏:511815、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及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1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重点5.1.1重点加强场站及料场的合理规划。5.1.2重点加强原材料管控。5.1.3施工现场及场站实行“7S”管理。5.1.4路基施工主要管控重点(1) 严格执行“首件工程制”,所有分项工程施工前均应施作“首件工程”,“首件工程”合格后,后续同类工程的施工质量应以不低于“首件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9、。(2) 软土地基处治。重点控制基底承载力及基底防排水施工质量、换填材料质量,填筑层厚、碾压参数是否与首件工程一致;软土地基范围内的路基填筑完成后及时布设沉降观测点,加强监控量测。(3) 路基压实、填挖交界处治、陡坡路基处治、三背回填施工为质量控制重点,尤其注意基底承载力检测与台阶开挖、排水施工、填筑材料、层厚、碾压参数等。通过管理手段、机械配置及施工工艺改进提升路基施工质量;在路基劳务分包合同里约定机械设备配套,保证机具齐全、成套。(4) 加强路基精细化施工及管理,路基基底处理、基底地下水排水系统设计及完善,对于斜坡基底、半填半挖基底,对于泥岩路基:一是要认真复核地质资料、地勘报告,验算路基
10、及基底的整体稳定性,保证路基边坡稳定。二是开挖台阶至原状土,防止虚台阶。做好基底压实及承载力检测,做好路基排水工作。三是做好现场踏勘,根据现场地形、水文及汇水情况,必须判明斜坡基底是否有地下水渗透,一般雨季施工很容易发现,但旱季施工则不一定就能及时发现,必须做好地质、水文仔细调查工作。四是严格遵循设计理念及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于路基排水,应以疏、引、尽快排出为原则,若原设计有局部考虑不周全,施工时应根据地形地貌,采取合理的变更,确保地表水及地下水能顺利排出路基外。(5)涵洞、通道工程重点控制基底承载力及换填施工质量,加强基底施工质量控制,尽量减小应基底的不均匀沉降引起涵洞的横向及侧向位移,导致
11、沉降缝变大,引发涵洞、通道漏水;装配式箱涵重点控制基底施工质量及垫层平整度,通涵八字墙施工要同和墙身同步,盖板、八字墙必须在涵背回填之前做完,注重通涵墙背回填、防水层、沉降缝施工质量控制。5.1.5桥梁施工主要管控重点桥梁施工侧重安全标准施工,基础及下部构造重点控制钻孔桩孔径、泥浆指标、桩基钢筋笼加工安装定位、桩基保护层厚度、桩基承台结合部施工质量、墩柱竖直度、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外观质量控制,柱、墩中心位置的控制、盖梁横坡、垫石标高及平整度。上部构造重点控制箱梁安装精度,梁板预制、横隔板线形、桥面铺装标高及平整度、护栏外观质量、支座安装(防尘、防锈、防偏压、防脱空等)。便桥施工严把质量关,
12、所有原材料质量包括:混凝土台、工字钢、槽钢等必须符合施工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附属工程重点控制台背回填及桥头搭板质量,合格的台背回填加上合格的桥头搭板才能消除“桥头跳车”现象。5.2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难点(1)雨季持续时间长,有效施工时间短。多年平均降水825.81417毫米左右,降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因此路基土石方施工只能的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加强软基处理质量控制及路基压实度控制尤为重要。(2)道路交通条件差,多为低等级公路改造,道路狭窄,施工准备繁琐,材料运送困难。区域为景区,虽然有现成的道路进入施工现场,基本不能进行道路拓宽,桥梁范围内地势起伏较大,桥址处于陡坡区,作业场地狭小,便道
13、距离长且坡陡弯急,转弯半径小,路面净宽窄,加之雨季道路湿滑,因此施工道路交通条件差,工程材料运输不便。在施工期间,要在道路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地质情况较差的地段进行防护加固,陡坡急弯及高边坡处设混凝土防撞护栏,并安排专人定期对便道进行巡查、维护,确保道路顺畅通行。(3)跨线墩、承台作业难度大,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地势险要,墩柱高,大型施工机械进场困难,绿色品质工程对墩柱的要求极高,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质量。另外,由于混凝土运送距离远,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高,因此选择合适粒径的原材料、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便捷的运输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容易导致输送困难、不易振捣、浇筑完成后外观质量差等问
14、题。(4)杆管线征拆难度大。(5)施工时间紧。雨季持续时间长,有效施工工期短,在工程进度要求较为严格的同时还要兼顾工程质量,较为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激发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人人管质量、人人要质量的良好氛围。5.3主要质量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相关制度,配备与工程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质量职责。其中项目部配置专职质检工程师一名,各工区配置兼职质检人员一名,质检人员的任命或解除必须经公司技术质量部批准后方可进行。(2)项目根据本身施工特点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制定质量目标实施策划,主要包括:明确各工序控制
15、的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和负责人;资源的配备;关键和特殊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检验和检测的方法等。其中隐蔽工程及重、难点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根据本项目特色结合公司体系文件及业主相关规定制定。(3)项目的质量管理需从源头抓起,在项目的施工图审核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阶段须严格参照公司体系文件规定执行并存档备查,三级技术交底制度的落实要有针对性、分工种、动态实施。(4)严格执行三检制,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质量管理效率。(5)加强质量风险防范:按照公司第四层次体系文件中重大质量风险辨识实施细则、质量通病预防控制实施细则结合项目的工程特点编制路基、桥涵等重大质量风险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建立质量通病台账
16、,实现对质量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分工点落实质量责任人,实行销号管理,尽可能消除质量通病的发生。(6)确定切实可行、经各方努力后可实现的质量创优规划目标,齐心协力,共同为质量创优规划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共创品质工程。6、队伍部署根据本项目施工范围以及主要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按照“统筹规划、均衡生产、平行施工、立体展开”的原则,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第三章 质量管理总则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相关制度,配备与工程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质量职责。坚决执行“规范管理重质量,技术创新塑精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牢固树立质量是获得信任的砝码、是竞争制胜的关键、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17、的赢得尊重的起点核心思想。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领导是关键,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程师必须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项目各主要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3、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效益的质量管理经营理念,坚决执行“规范管理重质量,技术创新塑精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深入开展质量创优活动,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做到样板引路,规范操作,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建造精品工程。4、质量管理工作是涉及各项专业、各部门、各班组的综合性系统工作,是难度和深度较大的工作。因此,质量管理人员应选配事业心和责任心强、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担任,为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质量管
18、理人员不得频繁调动,如确属工作需要,需取得公司批准。第四章 管理方针、原则、目标、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管理方针以“规范管理重质量,技术创新塑精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方针。以“以人为本,和谐有序,诚信守法;爱护环境,保障平安,铸就品牌;明确责任,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为贯彻质量方针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级有关部门颁布的技术质量法规,以IS0 900l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以推进质量控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建设为抓手;以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质量安全,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健全并有效运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施工质量管理、验收制度,科学制定施工预控和过程控制措施。技术创
19、新以工程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技术水平、工程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创造更高效益;全面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科技研发和推广使用,以适应日益提高的质量要求。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激励广大职工自觉、健康、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切实加强项目质量通病预防控制工作;健全工作制度,规范业务行为,有效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质量管理和工程、产品、服务的质量水平,全方位达到绿色品质工程。 2、质量管理原则健全、有效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验收制度。科学的施工预控和过程控制措施。3、项目质量目标3.1总体质量目标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3.2细化质量目
20、标3.2.1工程质量全面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有关标准及要求。3.2.2 分部分项工程交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交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3.2.3 中间检验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优良率100%;3.2.4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逐步减少一般质量事故,消灭主观原因造成的一般质量事故,较大工程质量责任事故0次;争创优质工程。3.2.5 打造“3710”工程,即3年无小修,7无中修,沥青路面10年无大修。3.2.6 与工程实体基本同步完成相应的内业资料,质量评定及时、规范,数据真实全面。3.2.7 全面达到绵阳市交通关于品质工程的要求及标
21、准。4、项目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4.1路基工程4.1.1质量通病:路堤沉降超限及不均匀沉降 产生原因:(1)路堤基底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排水、清表和原地面压实处理或处理不彻底;斜坡基底没按规范要求挖台阶。(2)软基处理质量不达标(清淤换填等)。(3)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截、疏、排不彻底或设施不完善。(4)填料选择不合格。(5)填筑工艺控制不严;分层填筑厚度超标,压实度不符合要求,填筑速度过快,预留工后沉降时间偏短。(6)填挖接合处没按规范处理(没清表、没挖台阶)。预防整改措施:(1)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认真是做好基底处理;选择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和施工工艺。 (2)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工艺要求
22、进行软基处理,并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处理质量达标。(3)严格控制填料料质,包括料径、级配和质量等。(4)严格控制填筑顺序,尽可能实行全宽拉线分层填筑,松铺厚度必须严格控制。(5)认真做好碾压试验,确定最优碾压参数;认真检测压实度,确保填筑各区密实度满足施工规范限值要求。(6)填挖接合处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挖台阶。(7)路基防护设施和排水设施应及时施作并完善。(8)基床完成后预留合理的工后沉降时间 ,设置观测桩观测。4.1.2质量通病:路堤碾压过程中出现 “弹簧”现象 产生原因:(1)填料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相距较大。(2)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3)湿土翻晒、拌和不均匀。(4)透水与不透水土混填,且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体系 9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