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摘 要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事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还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不良反应。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学校方面还是教师个人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关键词 教师 职业倦怠 管理 措施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导致个体的体力、精力、能力无法应对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职业倦怠不是由某
2、一个事件造成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造成的。职业倦怠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但它特别容易发生在助人的行业中,例如警察、教师、律师、医生、护士、记者、心理咨询师等等,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教师的职业倦怠并非单纯地指身体劳累所致,更多的是来自心理的疲乏。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小学的杂事繁多,早上要为学生分发早餐,中午要看着学生吃饭和午休,下午放学的时候要等到所有家长把学生接走才回家,还要时时刻刻担心学生的人身安全。小学教师上课节数多,批改作业量大,还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过多的工作量已经超出了老师的能力和精力范围,弄得老师们精疲力竭。
3、而且教师的工资普遍来说偏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些都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所谓的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长期处在各种压力下而产生的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内在的动机和兴趣,使得教师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从而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下降的一种现象。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和心理。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这种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衰竭还使教师丧失了谋求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性,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停滞甚至下降。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平均工作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平均
4、劳动时间高1.67小时,睡眠时间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累积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可以说长年累月地工作下去,会造成教师的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教师的身体机能的不适引起神经衰弱,甚至导致精神崩溃,最终直接影响身心健康。(一)不良的生理现象的出现教师职业是需要教师全身心地去投入和付出的助人的行业,处在职业倦怠中的教师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生理上的不适应。因为长期过度的焦虑、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机能的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生理上的异常和病变。如感到疲劳、虚弱、耗竭感、肌肉紧张、颈背痛、头痛、失眠、对疾病抵抗力薄弱、喉咙易嘶哑,常感冒甚至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等。(二)负面的情绪的增加教育是一种特殊的
5、精神生产活动,教师的职业是用一个心灵撼动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对生命的影响与震撼是需要激情与热情的。教师处于极度疲惫状态,工作热情和激情就会完全消失,空虚感加强,在情感上出现疲劳感,情绪焦躁不稳定,容易发怒,自控能力减弱,甚至经常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带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迁怒于学生,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与此同时也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和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三)职业的低效能感的呈现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
6、烦心事,使教师在工作上出现低效能感。职业的低效能感是指教师的自我评价和价值取向降低,职业倦怠的教师不再积极地敏感关注教育的职能与功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作用表示怀疑、不肯定的态度,进而产生对自己职业价值选择产生怀疑,造成教师对职业产生放弃的念头。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一)管理模式僵硬化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沿用的是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说现行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在组织设计上是遵循韦伯式的理性科层组织结构的一种外控式的管理,而这种管理模式具有重规范、程序、量化、逻辑的特点,是获得效益和效率的最直接手段,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对人性中非理性因素的漠视,追求的是教育需求目
7、标一元化,追求数量的发展。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群体,可以说是一群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来说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烈的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但是不少学校的管理是一种“目中有物无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者的心目中教师只是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而已,不懂得尊重教师,忽视教师的劳动特点,心理特征及合理的需要。学校管理者仅仅把工作任务的完成视作管理行为的终极目标,换句话说管理就是检查、监督、更换人员,管理者就是“警察”或“监工”。这样死板的量化管理,只会弄得教师不是潜心教学研究,而是诚惶诚恐地去应付那一张张的量化表格。长期处于这样的管理的环境下,教师常常会感到心理受挫,工作压力大,降低自己对周围
8、事物的敏感性,减低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最终必然导致教师工作热情的下降以及教师责任感、归属感减少。 (二)评价制度单一化其实造成教师大面积存在心理疾病的原因并不只在于教师工作之苦,更多的是评价机制带来的压力。伴随科技网络的迅速发展,人类已逐步进入数字化生存年代。在这个年代里,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用数字进行思维,用数字衡量一切,决定一切。学校管理工作也卷入“数字化”的浪潮。一些学校的管理工作,甚至已经具体到教师每周考试必须几次,备课必须写满几张纸,教案书写必须包括几个环节等等。教育是关涉生命价值,生命价值岂能用数字来估算?目前我国中小教师评价太过于注重绩效式的教师
9、评价,过于注重教师的显性工作,忽视了隐性工作,喜欢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业绩。现行的教师评价指标系统,大都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的,但“德、能、勤、绩”分类体系并不能科学地反映教师工作的真实状况和工作特点。量化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不能完全体现公正性和客观性浮躁之风盛行,急功近利的行为泛滥,容易助长形式主义的造假之风。(三)教师心理问题化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经对国内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52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10、”。 教师这一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考试、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并且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客观上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都难免导致教师心理被严重挤压扭曲。然而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丝毫问题,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乐观,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三、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措施(一)管理模式的人性化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学校管理更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学校领导应充分信任教师,不必事必躬亲,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这样才会使教师才能得到
11、充分发挥,人生得到完善发展。1、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从组织角度来说,学校要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和谐、宽松的氛围,创造有利于激励教师学习的校园文化。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历史的沉淀,更是当今和未来学校发展的主题。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可以加强教师对组织、学校管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方面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成为学校的管理者。坚持教代会制度,认真听取教代会代表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让代表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之中,这样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工作
12、效率;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全体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更具有信任感和归属感。学校和教师要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师明确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史密切相关的,提高教师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2、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场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曾经说过:“和谐社会需要健康的人际关系,因为它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首先管理者不仅要对全体教师的需求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且要了解各类教师乃至每个教师的不同需求。研究发现,每学年秋季的9-10月、春季的3月和5月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期,那么在这些时段里,学校管理者要更加关注教师,多与他们交流沟
13、通,鼓励他们将消极情绪排解出来,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心理的危机期。其次,关注教师的艰辛,体谅、支持教师,举办一些娱乐性的活动或竞赛,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支持与关怀,这样既帮助教师释放了累积的情感又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同事间交流的机会,为未来的工作中打下良好人际的基础。教师在这样的一个宽松、文明的人际关系场,才能产生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学校评价的多样化一套有效的评价不在于它有多么完美的体系,而在于它能指向人的行为,对阶段或全过程的行为结果的优劣等级做出正确的判断,促使人们对行为做出调整,指向制度所期望的最优目标。评价的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追究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改变。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整体素
14、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发展,这是教师评价的核心理念。在教学过程的评价上,建立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在评价方法上以采用学生评价、教师互评、评委综合评估相结合。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工作绩效的评价上,建立多方参与、共同建构的民主评价机制。不仅重视学校管理人员和同事评价,也要重视社区、家长、学生的评价。评价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常规性工作,学校评价机制要体现多元化,注重多种评价主体相结合;既关注个体,又强调团队。让所有的教师在公平的评价机制下得到发展,这才是教师绩效评价可持续的基础和追求目标。# k(三) 重视教师的自身发展1.实现自我管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的
15、多个层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水平。教师不仅有衣食住行、安全、健康、交往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对精神的需要如学习、成就、尊重等满足状态的不断追求。教师这种职业是一门非常专业化的职业,需要教师进行专门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需要教师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因此管理者要激励教师利用各种研究渠道,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教师利用各种研究渠道增值自己,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要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成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善于思辨的人,不仅在思辨中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通过思辨提
16、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发展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发展。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改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逐步迈上新的台阶。2.关注身心健康作为教师本人,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加强锻炼,做一个充满朝气的人,把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在解决压力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教师应学习一些利用时间的技巧,在紧张的工作过程中见缝插针,适当放松一下,有利于防止倦怠的出现。在自己有意识调整情绪的过程中,也可借助于他人力量,找朋友倾诉、找专家咨询都是缓解倦怠的良好途径。学校方面,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开设有关的
17、心理卫生课,使教师从根本上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校应将对教师的心理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同时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与心理学工作者合作、联系上要起到组织保证作用。四、结语当然,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与教师本人对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认识,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对人生规划迷失有关,但我们的学校需要的是一批工作积极、创新、有朝气的教师,这样我们的下一代象才会健康成长。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改善大环境,建立对教师的合理的角色期待,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作为小学教师要正视自己的倦怠的心理,勇敢地出走职业倦怠的阴影。参考文献1吴金昌.实施柔性管理给中小学教师更多的发展自主权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6,92陈创.基于教师管理视角解读新课程改革的困境及出路J.中小学学校管理 2007,9:41453郭娜、谢翌 .优质学校校长角色:学校文化的塑造者和领导者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7,2,22254 杨海莲 .新课程背景下的“绿色”教师管理.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6,7,46505 郝光明. 基于教师管理视角解读新课程改革的困境及出路.J.中小学学校管理, 2007,9,4145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