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共10页).doc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摘 要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属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白浅易懂的的文言文叙述了东汉末年蜀国、魏国、吴国的建立和灭亡。三国演义中很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世代为百姓口耳相传,形成多个版本,被拍成电影、电视、动画,制作成电子游戏和棋类等。三国演义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使之成为中国最脍炙人口的小说。对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对三国演义中的语言运用、人物刻画、战争描写、文本结构、虚实的写作手法等诸多方面来解析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艺术成就。关键词:三国演义、解析、艺
2、术成就目 录中文摘要1目 录2一、绪论3二、语言运用的浅白4三、人物形象的塑造5四、战争特点的雕刻5五、结构严谨的叙述5六、史实虚构的衔接5七、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7参考文献 10后 记 11一、绪论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文学写作的启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很多学者倾毕生精力研究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但对其艺术成就没有总结和概括。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艺术成就在哪里?为什么会对中国文学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其他学者的论文浅谈一下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首先,三国演义写作的语言运用。三国演义是取材于民间说书人的表演形式用白浅的文言
3、文书写。平白如话,通俗易懂,容易被民间的各个层次的人所接受。这也奠定了三国演义流传范围之广,民众易于接受的基本条件。其次,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很高的造诣。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睿智,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等等,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刻画的栩栩如生。第三,三国演义是以各诸侯间的战争为写作主线的,能把几百次战争写的各有特色是三国演义的重要艺术成就。第四,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但人们往往以为三国演义就是历史,书中把民间杜撰、传说都非常巧妙融入著作,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第五,全书一百二十回,洋洋洒洒写了一百年的历史,却天衣无缝。可谓结构宏大,叙述严谨。以上的艺术成就也成就了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辉煌成就。
4、二、语言运用的浅白三国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白夹杂的语言,正所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典范。这样的写法对本书的传承有着莫大的力量,三国演义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和小说的易读易懂是分不开的。三国演义之所以采用这种浅近的白话,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作为历史演义小说,作者常常需要直接从史书中引用史料,如果用纯粹的白话,两者就难以谐调。二是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带些文言的成分,容易给读者形成一种历史感。同时,这种文言还需要浅近,自然主要是因为毕竟是演绎历史,如果用艰深的正史中的文言,不利于普通读者的接受。三国演义既吸收了史志文言的精华,又受讲史话本通俗化的影响,半文半白,既利于营造历史气氛,又能使读者
5、“易观易入”,雅俗共赏。三国演义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这是由于小说从讲史而来,叙述往往以简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三国演义语言以开始注意个性化。如曹操的出言吐语,无不含诈;孔明的言谈声貌,处处有智;张飞的语气口吻,逼现出豪气;关羽的音容语态,包藏着傲骨。三国演义比起善用口语乃至方言的水浒传、金瓶梅来说,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也正是这种差距造就了可以在空间和时间的广泛传播,使社会的各个层次的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深度理解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用浅白的文言文更容易在民间传播。正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样,全文没有什么深奥的学问和道理,但所表达的意思深刻
6、而难忘。三、人物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显著特点,就是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
7、,从容不迫。三国演义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智谋超人的诸葛亮、奸诈雄豪的曹操、仁爱宽厚的刘备、忠义勇武的关羽、浑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老奸巨滑的司马懿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常常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但也应该看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往往因性格的稳定和单一造成某种程式化、脸谱化的现象,虽然能够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却常常伴随着一种失真的感觉。如鲁迅先生就指出作品“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也就是因过于显示刘备身为尊长的宽厚而使这个人物看上去有点虚伪,因过于突出诸葛亮的多智而把他写得接近妖道,不再像人了。三国演义总共写了一千二百多个人物,其中有
8、名有姓的大约一千人,堪称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其中,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家喻户晓的人物就有几十个,而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形象更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典型。四、战争特点的雕刻三国演义是一部“全景式的军事文学”作品。它反映东汉末至西晋初近一百年的全部战争生活,其反映战争规模之大、之广,时间持续之长,其描写战争的艺术技巧之高,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上所仅见,而且在古今中外军事文学中也是罕见的。全书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其形式变幻多端:有智取,有力敌;有进攻,有防御;有伏击,有偷袭;有火攻,有水淹;有千军万马的大会战,有单枪匹马的个人搏斗;有以弱胜强,有以强制弱;有的先胜后败,有的转败为胜,等
9、等。小的战斗互不相同,大的战役更是各具特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其相同处在于: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又都是用火攻。但它们却毫无重复之处:官渡之战是曹操烧袁绍的粮草;赤壁之战是孙、刘烧曹操的战船;彝陵之战是东吴烧西蜀的营盘。这是火烧的对象不同;同时,火烧的地点也不一样:烧粮草是在平原,烧战船是在水上,烧营盘是在山林。三国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而且写得各有特色,绝不雷同: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段;或以少胜多,或以强制弱;或水战,或陆战;或强攻,或智取。在争取战争胜利的众多方式中,作者突出了智斗。特别是在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作者极力铺写战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艺术 成就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