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全章教案(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机械运动全章教案(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二、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三、实验器材::投影仪、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四、具体安排:一、引入新课播放诗配画早发白帝城,分析诗句中哪些词句分别对应于物理学描述物体的运动所用的距离、时间二、新课教学长度的测量(1)单位:在国
2、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和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为: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 1m=10-6m 1nm=10-9m(2)测量工具: 我们中学中一般用刻度尺,其它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等(3)刻度尺的使用: a.“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放”即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某一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c.“看”即视线与尺面垂直;d.“读”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e.“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
3、数字和单位组成.例题:1.如右图,用两把刻度尺A、B测 同一物体长度,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 ,则 :LA=_cm, LB=_cm。 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右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2)(3)学生练习:学导练P1作业布置:学导练P3后记: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需要加强训练并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是关键。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3.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1.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
4、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视频是关于浩瀚的太空天体的运动、大自然中的江河的奔流、飞奔的猎豹、都市的人流的移动)推进新课一、 机械运动 提出问题:从视频资料中你看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运动实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关于运动,你想知道什么(运动的定义,运动的分类,揭示我们主要学习机械运动)回顾列举的运动实例及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运
5、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进一步分析课本图1.21分析猎豹和哈雷彗星及蜗牛,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找出共同特征,得出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同步训练一)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流星划过夜空 B.冰熔化成水C河水不停流动 D.树叶纷纷飘落二、参照物现象探究:我们坐在行驶的船中,有时候我们感觉到河岸正在“远离”我们,当你站在岸边时,你感觉不到河岸在远离我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学生讨论交流:人通常以地面为“标准”,相对于地面,河面没有位置变化,认为是静止的,而当人坐在船上时,不自觉的以船为“标准“,河岸相对于船有位置变化,所以感觉河岸在远离我
6、们。探究归纳: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择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强调 关于参照物问题注意以下问题:(1)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2)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播放视频歌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当李双江老师唱到这句时,问:这两句中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的?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1)选取课桌作标准,笔
7、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2)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3)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同步训练二)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的“青山”与“孤帆”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 )2.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前后两次对山运动的描述,所
8、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3.“水涨船高”中的“船高”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水面为参照物则船是( )注意:学生对于选定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的判断容易出错,教师在此多加强调。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游戏引入:我带领学生某某在讲台上手拉手向同方向走步,提出问题:(1)以“学生某某”为参照物,教师是( )(2)以坐在位子上的学生为参照物,教师是( )为什么同一个人(教师)相对于不同的人,得到的运动情况不同,是由于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的运动情况。归纳总结 (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
9、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2)参照物的选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步训练三)1.在下列运动中不属于相对静止的两物体的是( )A地球和其同步卫星 B在空中正在加油的加油机和受油机C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D拖拉机和所带的联合收割机当堂训练1、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升西落,这是以 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 的。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运动的
10、火车上坐着一个人,以路轨为参照物,人是 ,火车是 ;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3、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 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4、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以地面为参照物,她是 ,以她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她是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地球绕着太阳转 B.乌云遮住了太阳C树木在不停的生长 D.蚂蚁在地上爬行学生小结,教师点评总结布置作业:本节互动题目练习:练习册学导练P5 作业:课本作业P18后记:学生在观察
11、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还要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三、运动的快慢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1、 建立速度的概念2、 “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
12、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速度1、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1)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13、方法。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50s。图11-2-1是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由
14、图11-2-1,你能否判断哪一球运动得更快?(由图可以看出在每1s的时间内,率二个小球通过的路程长,可以确定第二个小球运动更快。)学生受到启发: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以人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践为基础,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时间 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v=s/t表示。介绍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单位:s-路程-米
15、(m) t-时间-秒(s) v- 速度-米每秒(m/s或m.s-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单位,符号是km/h或km.h-1。 1m/s=3.6km/h 1km/h=1/3.6m/s=0.28m/s3、阅读课文第23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4、速度计算(1) 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2) 学生阅读课文第24页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
16、式v=s/t求解,将公式v=s/t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三、“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四、匀速直线运动1、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25页的内容:(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正比,与t成反比。)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变速运动可以用v=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
17、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 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1) 学生尝试说明列车时刻表。(2) 根据列车时刻表查询从襄樊到丹江的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襄樊到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3) 查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五、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科学世界达标自查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18、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A、(1) (2) (3) B、(3 ) (2) (1) C、 (2) (3) (1) D、(1) (3) (2)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
19、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能力提高7、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练习:学导练P8 作业:课后作业P22后记:要学生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很关键。四、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
20、距离,并求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掌握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纪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知识回顾】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_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_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速度快。3.声音的速度是340m/s,人喊话后0.2s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
21、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自学导读】 1. 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预习检测】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每隔10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40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和_;(2)实验原理是_;(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2小明在利用图7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实验次数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实验次数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S1=75 cmt1=2.6sV1=28.85 cm/s2S2=75 cmt2=2.5sV2=_ cm/s3S3=75 cmt3=2.4sV3=_ cm/sv=_ cm/ss金属片图73小明同学想利用图8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猜想:图8012345678910(1)你的猜想是: _。(2)请利用图7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练习:练习册学导练P10 作业:课后作业后记;教会学生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能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