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共4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共45页).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原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能源与环境 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 专业设计题目 某市某给水厂设计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 系 主 任: 目录第一章 设计背景基础资料1.1工程设计背景某市位于河南省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1.2设计规模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0+M)104m3/d(M为学生学号的个位数字)。征地面积约40000m2。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1.3.1原水水质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原水水质资料 序号项
2、目单位数值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浑浊度度54.213锰mg/L0.072细菌总数个/mL28014铜mg/L0.013总大肠菌群个/L920015锌mg/L3.15,符合要求。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池底设0.02坡度,设DN100mm排渣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给水管管径DN80mm,按10min放慢溶解池考虑,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溶解池搅拌装置采用机械搅拌;以电动机驱动桨板搅动溶液。2.4.6投加系统构成和药控制系统选型固体药剂的湿式投加系统包括:药剂的搬运、调制、提升、储液、计量和投加。此外还需要考虑排渣等设施。药剂的调制主要是进行稀释,以满足要求的浓度。湿投分为
3、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两种类型。重力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和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压力投加方式有水射器投加和计量泵投加。常用的计量设备有计量泵、转子流量计、孔口、浮杯。本设计采用耐酸泵和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2.4.7加药间及药库布置A加药间加药间应与药剂仓库毗连,并且靠近投药点。各种管线布置在管沟内,。为便于冲洗水集流,地坪坡度大于0.005,并坡向集水坑。B药库布置储存一月的药量则有总药量G=相对密度为1.3,则V=94.5/1.3=72.7m药剂堆放高度为两米,则A=72.7/2=36.35m,考虑其他的因素,这部分所占要药品面积的40%,所以S=36.35x1.4=50.59 m,长宽为8.5x6
4、。内设电动单量悬挂起重机一台。2.5混合设施混合的主要作用,是让药剂迅速而均匀地扩散到水中,使其水解产物与原水中的胶体微粒充分作用完成胶体脱稳,以便进一步去除。按现代观点,脱稳过程需时很短,理论上只有数秒钟,在实际设计中,一般不超过2min。对混合的基本要求是快速与均匀。“快速”是因混凝剂在原水中的水解及发生聚合絮凝的速度很快,需尽量造成急速的扰动,以形成大量氢氧化物胶体,而避免生成较大的绒粒。“均匀”是为了使混凝剂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原水混合均匀,以充分发挥每一粒药剂的作用,并使水中的全部悬浮杂质微粒都能受到药剂的作用。混合设备种类很多,但基本类型主要有机械和水力两种。本设计主要采用管式静态混合
5、器。管式静态混合器的处理水与混凝剂、助凝剂、消毒剂实行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具有高效混合、节约用药、设备小等特点,它是有两个一组的混合单原件组成,在不需要外力的情况下,水流通过混合器产生对分流、交叉混合和反向旋流三个作用,混合效益达90-95%。2.5.1设计流量本设计采用两条进水管。每个进水管的流量Q=m/s2.5.2设计流量静态混合器设在絮凝池进水管中,设计流速v=1.0m/s,则管径为=1000mm,采用钢管DN1000,则实际流速为V=1.16m/s2.5.3混合单元数按下式计算N2.36vD=取N=3,则混合器的混合长度为:L=1.1ND=1.1x3x1=3.3m2.5.4混合时间=2
6、.84s2.5.5水头损失H=0.295m2.5.6投药管流量q=2.6折板反应池絮凝过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而形成更大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隔板絮凝、折板絮凝、栅条(网格)絮凝、和穿孔旋流絮凝。絮凝池的类型及特点表类 型特点适用条件隔板式絮凝池往复式优点: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缺点: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转折处钒花易破碎水量大于30000m3/d的水厂;水量变动小者回转式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构造简单,管理方便;缺点:出水流量不宜分配均匀,出口处宜积泥水量大于30000
7、m3/d的水厂;水量变动小者;改建和扩建旧池时更适用旋流式絮凝池优点:容积小,水头损失较小;缺点:池子较深,地下水位高处施工较难,絮凝效果较差一般用于中小型水厂折板式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絮凝时间短,容积较小;缺点:构造较隔板絮凝池复杂,造价高流量变化较小的中小型水厂网格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缺点:末端池底易积泥本设计采用折板絮凝池。2.6.1设计参数单池设计水量水厂总设计规模为m/d,折板絮凝池分为两个系列,每个系列设计水量为:Q=折板絮凝池每个系列设计成4组。折板絮凝池与斜管沉淀池合建,沉淀池也为两个。一个沉淀池宽24m。用三道墙将絮凝池分成四组。墙厚200mm
8、,一个絮凝池宽5850mm。有效水深3.4m。设T=18min。所以一个系列容积V=QT=0.911x18x60=983.89m一个系列池长L=983.89/(3.4x24)=12.05mH=3.4+0.3+0.5=4.2m(0.3为超高,0.5为泥斗深度)每组设计流量速度为q=m/s每组絮凝池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采用相对折板,第二个阶段采用平行折板,第三个哥阶段采用平行直板。折板布置采用单通道。每个阶段分为串联的两格。折半采用如图所示,折宽采用500mm,夹角为90,板厚60mm。2.6.2设计计算(1)第一段絮凝区设通道宽为1.4m,设计峰速为0.34m/s,则峰距谷距侧边峰距b=侧边谷
9、距b=中间部分谷速侧边峰速侧边谷速水头损失计算:中间部分渐放段损失渐缩段损失:每格各有12格渐缩和渐放,所以每格的水头损失:侧边部分渐放段损失:渐缩段损失h每格共有6个渐放与渐缩,所以进口及转弯损失,共有一个进口、2个上转弯和3个下转弯。上转弯水深H为0.7m,下转弯处水深H为1.2m。进口流速:v取0.2m/s上转弯流速:v=下转弯流速:v上转弯取1.8,下转弯及进口取3.0,则每格进口转变损失h总损失第一絮凝区总损失H第一絮凝区停留时间T=第一絮凝区平均G=(2)第二絮凝区第二絮凝区采用平行折板,通道宽为1.8m,中间流速为0.15m/s则平行间距b每格有两个上转弯和三个下转弯,上转弯水深
10、H为0.7m,下转弯水深H为1.2m。上转弯速度v下转弯速度v=转弯损失h=1.8x每个弯道水头损失h=每格有24格弯道所以每格弯道总损失h第二絮凝区总损失H=2h=2x0.03758=0.07514m第二絮凝区总耗时T=第二絮凝区平均G=(3)第三絮凝区采用平行直板,平均流速取v=0.11m/s,通道宽为2.30m。水头损失:共1个进口及5个转变,流速采用0.11m/s,则单格损失为h 总水头损失H=2h=0.0222m停留时间T=速度梯度G=(4)各絮凝段主要指标如下表絮凝段絮凝时间(min)水头损失(m)G(s)GT值第一絮凝区第二絮凝区第三絮凝区4.074.236.690.254360
11、.037580.0222100.6148.2422.832.46x101.22x100.92x10合计14.990.3141457.234.6x102.7斜管沉淀池采用上向流斜管沉淀池,水从斜管底部流入,沿管壁向上流动,上部出水,泥渣由底部滑出。斜管材料采用厚0.4mm蜂窝六边形塑料板,板的内切圆直径d=25mm。斜管倾角斜管区由六边形截面的蜂窝状斜管组件组成,斜管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于沉淀池中。原水经过絮凝池转入斜管沉淀池下部。水流自下向上流动,清水在池顶用穿孔集水管收集;污泥则在池底也用穿孔排泥管收集,排入下水道。2.7.1已知条件斜管沉淀池也设置两组,每组设计流量Q=0.911m/s。
12、液面上升流速v=3.5mm/s,颗粒沉降速度u=0.4mm/s。沉淀池有效系数。2.7.2设计计算(1)清水区净面积A=(2)斜管部分面积A=为了配水均匀,斜管部分平面尺寸(BxL)=11.5x24,使进水区沿24m长一边布置。该边长度与絮凝池宽度相同。(3)管内流速v:v=考虑到水量波动,采用v=5mm/s。(4)管长l有效管长l根据u和v值,按图的l/d=32,则 l=32d=32x25=800mm过渡段长度l采用l=200mm。斜管总长L= l+l=200+800=1000mm(5)池宽调整池宽B=B+Lcos=11.5+1x0.5=12m钢管支承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小梁及角钢架设。(
13、6)复核雷诺数Re根据管内流速v=5mm/s和管径d=25mm,查表的雷诺数Re=31。(7)管内沉淀时间tt=L/ v=1000/5=200s=3.33min(8)池高H斜板区高度H=Lsin=1x0.866=0.9m;超高采用0.3m;清水区高度采用1.0m;配水区高度(按泥槽顶记)采用1.5m;排泥槽高度为0.8m;有效池深=1.5+0.9+1.0=3.4m总高H=+0.8+0.3=3.4+0.8+0.3=4.5m(9)进口配水进口采用穿孔墙配水,穿孔流速0.1m/s。(10)集水系统采用淹没孔集水槽,共8个,集水槽中距为1.1。(11)排泥系统采用穿孔排泥管,V形槽边与水平角成角,共设
14、8个槽,槽高,排泥管上装快开闸门。(12)其他有关进水穿孔墙、集水系统及排泥管的计算,与一般平流式沉淀池或澄清池相同.2.8V型滤池V型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因为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型而得名,也叫军博滤料滤池(其滤料采用均质滤料,即均粒径滤料)、六阀滤池(各种管路上有六个主要阀门)。 V型滤池构造简图主要参数如下:设计流量Q=x1.05=m/d,滤速v=10m/h。冲洗强度L/(s)冲洗时间(min)第一步(气冲)153第二步(气水同时冲洗)空气154水4第三步(水冲)55总冲洗时间12min,即0.2h;反冲横少强度1.8L/(s;冲洗周期T=48h。2.8.1池体设计(1)滤池工作时间=2
15、4-th(式中未考虑排放初滤水)(2)滤池面积F滤池总面积F=(3)滤池的分格查表,为节省占地,选双格型滤池,池底板用混凝土,单格宽B3.5m,长L,面积42m,分为并列2组,每组4座,一共8座。每座面积84m。总面积672m。(4)校核强制滤速满足要求(5)滤池高度的确定滤池超高H=0.3m滤层上的水深H滤料厚度H1.0m滤板厚度H0.13m滤板下布水区高度H则滤池总高度H=0.9+0.13+1.0+1.5+0.3=3.83m(6)水封井的设计滤池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0.951.35 ,不均匀系数1.21.6 。均粒滤料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H水流通过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c
16、m; V水的运动黏度,cm, 20时为0.0101 cm;g重力加速度,981cm/s;m滤料孔隙率; 取0.5; d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根据厂家提供数据为0.1l滤层厚度,cm,l=100cm;v滤速,/s,v=10m/h=0.28cm./s;滤料粒径球度系数,天然砂粒为0.750.8,取0.8.所以x=16.22cm根据经验,滤速为810m/h时,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一般为3040cm。计算值比经验值低,取经验值的底限30cm为清洁滤层的过滤水头损失。正常过滤时,通过长柄滤头的水头损失忽略其他水头损失,则每次反冲洗后刚开始过滤时,水头损失为为保证滤池正常过滤时池内的液面高出滤料层,水
17、封井的出水堰顶标高与滤料层高相同。设计水封井的平面尺寸为2mx2m,堰底板比滤池底板低0.3m,水封井出水堰总高H+H因为每座滤池的过滤水量Q所以水封井出水堰堰上的水头由出矩形堰的流量公式Q=1.84bh计算得:h=0.16m则反冲洗完毕,清洁滤池层过滤时,滤层液面比滤料层高0.16+0.52=0.68m2.8.2反冲洗管渠系统(1)反冲洗用水流量Q的计算反冲洗用水流量按水洗强度最大时计算。单独水洗时反冲洗强度最大,为5。QV型滤池反冲洗时,表面扫洗同时进行,其流量Q(2)反冲洗配水系统的断面计算配水干管进口流速应为1.5m/s左右,配水干管的截面积A反冲洗配水干管用钢管,DN600,流速1.
18、49m/s。反冲洗水由反洗配水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低侧的布水方孔配水到滤池底部布水区。反冲洗水通过配水方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水支管的流速取值。配水支管流速或孔口流速为11.5m/s左右,取则配水支管的截面积A此即配水方孔总面积。沿渠长方向两侧各均匀布置20个配水方孔,共40个。孔中心间距0.6m,每个孔口面积A每个孔口尺寸取0.1m0.1m。反冲洗过孔流速: 满足要求(3)反冲洗用气量的计算反冲洗用气量按气冲强度最大时的空气流量计算,这是气冲的强度为Q(4).配气系统的断面计算配气干管(渠)进口流速应为5m/s左右,则配气干管(渠)的截面积A反冲洗配气干管用钢管,DN600,流速4
19、.3。反冲洗用空气由反冲洗配气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底侧的布气小孔配气到滤池底部的布水区。布气小孔紧贴滤板下缘,间距与布水方孔相同,共计40个。反冲洗用空气通过配气小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气支管的流速取值。反冲洗用配气支管流速或孔口流速为10m/s左右,则配气支管(渠)的截面积为:A每个布气小孔面积A孔口直径为d每孔配气量为(5)气水分配渠的断面设计对气水分配渠断面面积要求最不利条件发生气水同时反冲洗时,亦即气水同时反冲洗时要求气水分配渠断面面积最大。因此气水分配渠的断面设计按气水同时反冲洗的情况设计。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水的流量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用空气的流量Q气水分配渠的气、水
20、流速均按相应的配水、配气干管流速取值。则气水分配干渠的截面积2.8.3滤池管渠布置(1)反冲洗管渠a.气水分配渠气水分配渠起端宽取0.4m,高取1.5m,末端宽取0.4m,高取1.0m。则起端截面积0.6m,末端截面积0.4m。两侧沿程各布置20个配水方孔和20个配气小孔,孔间距0.6,共40个。气水分配渠末端所需最小截面积为0.48/40=0.012 末端截面积0.4m,满足要求。b.排水集水槽排水集水槽顶端高出滤料层顶面0.5m,则排水集水槽起端槽高H= H1+ H2+ H3+0.5-1.5=0.9+0.13+1.0+0.5-1.5=1.03m式中H1、 H2、 H3同前,1.5m为气水分
21、配渠起端高度。排水集水槽末端高式中为气水分配渠末端高度。底坡c.排水集水槽排水能力校核集水槽超高0.3m,则槽内水位高,槽宽b。湿周水流段面积A水力半径R=水流速度v=R过流能力Q实际过水量Q,满足要求(2)进水管渠a.进水总渠8座滤池分成独立的两组,每组进水总渠过水流量按强制过滤流量设计,流速0.81.2 m/s,则强制过滤流量为:Q=(/7)x2=45000m进水总渠水流断面积为:F= Q/v=0.521/1=0.521m进水总渠宽0.8m,水面高0.66m。b.每座滤池的进水孔每座滤池由进水侧壁开三个进水孔,进水总渠的浑水通过这三个进水孔进入滤池。两侧进水孔孔口在反冲洗时关闭,中间进水孔
22、孔口设自动调节闸板,在反冲洗时不关闭,供给反洗表扫用水。调节阀门的开启度,使其在反冲洗时的进水量等于表扫水用水量。孔口总面积按孔口淹没出流公式Q=0.64A计算。其总面积按滤池强制过滤水量计,孔口两侧水位差取0.1,则孔口总面积A中间孔口面积按表面扫洗水量设计:A孔口宽B,高两个侧孔口设阀门,采用橡胶囊充气阀,每个侧孔面积为:A孔口宽B,高c.每座滤池内设的宽顶堰为保证进水稳定性,进水总渠引来的浑水经过宽顶堰进入每座滤池内的配水渠,再经滤池内的配水渠分配到两侧的V型槽。宽顶堰堰宽=5m,宽顶堰与进水总渠平行设置,与进水总渠侧壁相距0.5m。堰上水头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得:=0.147md.每座滤
23、池的配水渠进入每座滤池的浑水经过宽顶堰流至配水渠,由配水渠两侧的进水孔进入滤池内的V型槽。滤池配水渠宽=0.5m,渠高1m,渠总长等于滤池总宽,则渠长=7m。当渠内水深为 =0.6m时,末端流速为(进来的浑水由分配渠中段向渠两侧进小孔流去,每侧流量为):满足滤池进水管渠流速的要求。e.配水渠过水能力校核配水渠的水力半径R水力坡降渠内水面降落量因为,配水渠最高水位为渠高1m故配水渠的过水能力满足要求。(3)V型槽的设计V型槽槽底设表扫水出水孔,直径取=0.025m,间隔0.15m,间隔0.15m,每槽共计80个。则单侧V型槽表扫水出水孔总面积A取V型槽底部的高度低于表扫水出水孔0.15m。根据潜
24、孔出流公式,其中应为单格滤池的表扫水流量。则表面扫洗时V型槽内水位高出滤池反冲洗时液面反冲洗时的排水集水槽大的堰上水头矩形堰的流量公式求得,其中为集水槽长,Q为单个滤池反冲洗流量Q所以:V型槽倾角45,垂直高度1m,壁厚0.05m。反冲洗时V型槽顶高出滤池内液面的高度为:1-0.15-m反冲洗时V型槽顶高出滤池内液面的高度为:1-0.15-=0.35m2.8.4冲洗水的供给选用冲洗水箱供水(1)冲洗水箱到滤池配水系统的管路水头损失反冲洗配水干管用钢管,DN600,管内流速1.44m/s,1000i=4.21,布置管长总计60m。则反冲洗总管的沿程水头损失为:反冲洗配水干管主要配件及局部损失系数
25、值见下表配件名称数量/个局部阻力系数90弯头DN600闸阀等径三通水箱出口48444x0.6=2.48x0.06=0.484x1.5=64x0.5=210.88则冲洗水塔到滤池配水系统的管路损失(2)滤池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a.气水分配干渠内的水头损失按最不利条件,即气水同时反冲洗时计算。此时渠上部是空气,下部是反冲洗水,按矩形暗管(非满流,n=0.013)计算。气水同时反冲洗时Q:则气水分配渠内水面高为水力半径为R水力坡降为:渠内水头损失为:b.气水分配干渠底部配水方孔的水头损失气水分配干渠底部配水方孔水头损失按淹没出流公式计算,其中为,为配水方孔总面积。由反冲洗配水系统的断面计算部分内容可知
26、,配水方孔的实际总面积为。则c.反冲洗经过滤头的水头损失为0.22m(有厂家产品样本及相关技术参数值决定),气水同时通过滤头时增加的水头损失d.气水同时通过滤头时增加的水头损失h气水同时反冲洗时气水比为n=15/4=3.75,长柄滤头配气系统的滤帽缝隙总面积与滤池过滤总面积之比大约为1.25%,则长柄滤头中的水流速度为:通过滤头时增加的水头损失为:则滤池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为:(3)砂滤层水头损失滤料为石英砂,容重,水的容重,石英砂滤料层膨胀前的孔隙率,滤料层膨胀前的厚度。则滤料层水头损失为:(4)富裕水头取1.5m,则反冲洗水箱底高出排水槽顶的高度H水塔容积按一座滤池冲洗水量1.5倍计算2.8
27、.5反洗空气的供给(1)长柄滤头的气压损失气水同时反冲洗时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用空气的流量为:Q长柄滤头采取网状布置,约55个/。则每座滤池共计安装长柄滤头:n=5584=4620个每个滤头的通气量为:1.26x1000/4620=0.27L/s 在该气体流量下的压力损失最大为:(2)气水分配渠配气小孔的气压损失反冲洗时气体通过配气小孔的流速为:压力损失按孔口出流公式计算。式中,为孔口流量系数,取0.6;为孔口面积,;为压力损失,mm水柱;为重力加速度,;为气水流量,;为水的相对密度,则气水分配渠配气小孔的气压损失(3)配气管道的总压力损失a.配气管道沿程压力损失反冲洗空气流量计1.26,配
28、气干管用钢管,DN500,流速7m/s。反冲洗空气管总厂60m,气水分配渠内的压力损失不计。反冲洗管道内的空气气压为:式中:空气压力,kPa; 长柄滤头距反冲洗水面的高度,m, =1.5m。则反冲洗时空气管内的气体压力空气温度按考虑,查表,此时的空气管道的摩阻为则配气管道的局部压力损失 b.配气管道的局部压力损失主要管件及局部阻力系数见下表表3-3配件名称数量/个局部阻力系数90弯头550.7=3.5闸阀330.25=0.75等径三通221.33=2.666.91当量长度的换算公式:式中: 管道当量长度,m; K长度换算系数; D管径,m。空气管配件换算长度为则局部压力损失为:配气管道的总压力
29、损失(4)气水冲洗室中的冲洗水水压=(4.307-1.40-0.06-0.09)=27.05kPa本系统采用气水同时反冲洗,对气压要求最不利情况发生气水同时反冲洗时。此时要求鼓风机或储气罐调压阀出口的静压力为式中 为输气管道的压力总损失,;为配气系统的压力损失,;为气水冲洗室中的冲洗水水压, ,为富余压力,4.9所以要求鼓风机或储气罐调压阀出口静压=2.33+3+0.13+27.05+4.9=37.41kPa (5)设备选择根据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系统对空气压力、风量要求选三台LG40风机。风量40m,风压,电动机功率,再用一备,正常工作鼓风量共计80m2.9加氯间的设计与平面布置2.9.1
30、已知条件处理水量Q=x1.05=m/d=6562.5 m/h,清水池最大投加量为1.0mg/L。2.9.2设计计算(1)清水池加氯量Q(2)每天储氯量G(3)氯瓶的数量采用容量为500kg的氯瓶,氯瓶外形尺寸为:外径600mm,瓶高1800mm。氯瓶自重146kg,公称压力2MPa。氯瓶采用2组,每组10个,1组使用,1组备用,每组使用周期约为24d。2.9.3加氯设备的选择(1)加氯设备包括自动加氯机、氯瓶和自动检测与控制装置等。选用ZJ-型转子真空加氯机2台,1用1备,每台加氯机加氯量为0.59kg/h。加氯机的外形尺寸为:宽高=330mm370mm。加氯机安装在墙上,安装高度在地面以上1
31、.5m,两台加氯机之间的净距为0.8m。(2)加氯控制根据余氯值,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加氯量。2.9.4厂区布置本厂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加氯间靠近滤池和清水池,设在水厂的西南部。2.9.5加氯间和氯库采用加氯间与氯库合建的方式,中间用墙分隔开,但应留有供人通行的小门。加氯间平面尺寸为:长3.0m,宽9.0m;氯库平面尺寸为:长12.0m,宽9.0m。加氯间与氯库的平面布置见下图。2.10清水池的设计计算已知设计水量设计计算过程如下:2.10.1设计参数: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可按供水量的考虑,在此取因此清水池有效容积2.10.2设计计算:(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2)设计2组则单个清水池的有效
32、容积: =7500取清水池的有效水深,则每座清水池的面积 取清水池的宽度,则清水池长度 ,设计中取为63m则清水池的实际有效容积为:取清水池超高,则清水池总高(3)进水管采用二根铸铁管,按平均时水量计算,则:=0.868m/s查水力计算表得采用DN700铸铁管,相应流速(在之间)(4)出水管出水管采用二根铸铁管,按平均时流量乘以1.21.4的系数确定,在此取1.3,则查水力计算表采用铸铁管DN800,相应流速(5)溢水管,管端为喇叭口,管上不设阀门,为了防止爬虫等进入,设网罩。(6)排水管按2h内排空,排水管内水流速度为1.5m/s。D=选取管径DN1000mm的排水管。便于排空清水池,采用2
33、坡度并设排水集水坑。(7) 布水墙和水位监测为使布水均匀,特设置布水墙和水位监测设备,以根据城市管网需求来控制清水池中的水位(8)排泥设施清水池底设的穿孔排泥管一根(9) 导流墙 在清水池内设置导流墙,以防止池内出现死角,保持氯气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小于30min,每座清水池内设置2条导流墙,间距为10.0m,将清水池分成3格,在导流墙底部每格1.0m设置0.10.1m的过水放空,使清水池清洗时方便。(10) 检修孔在清水池底部设置圆形检修孔2个,直径为1200mm。(11)通气管为了使清水池内空气疏通,保证水质新鲜,在清水池顶部设置通气孔,通气孔共12个,每格设置4个,通气管的管径为200mm,
34、通气管伸出地面的高度高低错落,便于空气疏通。(12)覆土厚清水池顶部应有0.51.0m厚的覆土,并加以绿化。此处覆土厚度为1.0m。2.11相关管路设计2.11.1沉淀池与滤池之间沉淀池与滤池之间的距离为10m, 设计管道中的流速 则水流出沉淀池的管道直径为D,取1100mm。则管道中实际流速为v,在0.6-1.0m/s之间,符合要求则水流入V型滤池的管道直径为,取600mm。则管道中实际流速为,在0.6-1.0m/s之间,符合要求2.11.2V型滤池与清水池之间V型滤池与清水池的距离为10m, 设计管道中的流速v 则水流出V型滤池的管道直径为,取350mm。则管道中实际流速为v=,在2.0-
35、2.5m/s之间,符合要求则水流入清水池的管道直径为D,取700mm。则管道中实际流速为,在2.0-2.5m/s之间,符 合要求第三章 净水厂的总体布置设计计算3.1工艺流程布置设计净水厂工艺流程布置时必须考虑下列主要原则:1流程力求最短,避免迂回重复,使净水过程中的水头损失最小。构筑物应尽量靠近,即沉淀池应尽量紧靠滤池,二级泵站尽量靠近清水池,但各构筑物之间应留出必要的施工和检修间距。2构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净水构筑物一般无朝向要求,但滤池的操作廊、二级泵站、加药间、化验室、检修间、办公楼等则有朝向要求,尤其散发大量热量的二级泵房对朝向和通风的要求更应注意,布置时应使符合当地最佳方位,尽量接近西南向布置。3考虑近远期协调。在流程布置时既要有近期的完整性,又要求有分期的协调性,布置时应避免近期占地过早过大。本设计水厂常规处理构筑物的流程布置采用常见的直线型布置,依次为配水井、分流隔板式混合槽、上向流式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从进水到出水整个流程呈直线,这种布置具有生产管线短、管理方便、有利于日后逐组扩建等优点。3.2平面布置设计当水厂的主要构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