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PPT优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PPT优质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科研设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则和方法一、随机化 随机抽样 随机分组RRs目标人群合格样本合格样本随机抽样试验组对照组随机分组随机化的方法1、简单随机法:如抛硬币法、抽签、掷骰子、查随机数字表、用电子计算机或计算器随机法等。2、分层随机分配法:先将研究对象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组(层),然后在各层中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组成样本,或在各层中按简单随机分配的方法,分出试验对象与对照组对象,最后将各层试验对象合在一起作为试验组、将各层对照对象合在一起作为对照组,实现分层随机分组再随机分组。3、区组随机法:先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区组,然后再对每一区组内的研究对象用简单随机法进行分配
2、。4、系统随机抽样法: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一特征的顺序(如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再根据抽样比例将其分为若干部分,先从第一部分随机抽取第一个观察单位,然后按一固定间隔在第二、第三等各部分抽取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5、多级随机抽样法首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称为一级抽样单元(例如省、市),再从抽中的一级单元随机抽取范围较小的二级单元(如区、街道),若抽样到此为止称为二级抽样,若再继续往小范围抽样,则称为多级抽样。6、半随机法不采用随机数字产生序列号,而是根据被纳入研究对象的出生日期、住院号或门诊号等分为单、双数,分别将单数者分为1组,双数者分未另一组,这种方法称半随机化方法。随机化的意义
3、随机化的意义 实施随机化的原则,最重要的就是为了防止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或分组分配时人为的主管因素干扰,包括来自于研究者或被研究者两个方面的人为干扰。 这样就可以让目标人群中合格的研究对象拥有同等被选择的机会参与研究,使抽样的样本能反映出总体的代表性。 随机化不是“随意”,更不是“随便”。二、设立对照组(一)按临床研究设计方案的分类设置对照1、同期随机对照:指按严格规定的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同期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2、前-后对照与交叉对照:将一组受试对象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施加不同的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个阶段的两种处理效应的差异。3、配对对照:以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
4、病情等)为配比条件,为每一个试验对象选配一个以上的对照。4、非随机对照:试验组与对照组未严格按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5、历史对照:试验仅设一组接受新干预措施的受试对象,并将该组的处理效果与过去采用的旧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比较。(二)、按干预措施的性质设置对照1、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 :将安慰剂的效应与试验措施的效应进行比较。2、有效对照:以目前临床公认的有效处理方法(如治疗某病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施加给对照,然后与试验组处理措施(新治疗方法)的效果相比较。3、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 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给任何处理,仅对他们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并将其与试验组
5、的效应进行比较。设立对照组的意义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除了干预措施(处理因素)的作用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研究对象的临床结局: 不能预知的结局(unpredictable outcome)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向均数回归(regression to the mean) 潜在未知因素的影响 为避免以上因素的影响,必须设置对照。三、盲法 盲法试验(blind trial)是指临床研究过程中,指标的观测、数据的收集和结论的判断均在不知道研究对象分配的组别、不知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的前提下进行。盲法的分类1、单盲(sing
6、le-blind ):对于研究对象的分组及所施加的处理因素(如选用药物)情况,只有研究者知道,而受试对象不知道。2、双盲(double-blind ):受试对象和试验执行者(干预措施执行者及结果测量者)双方均不知道分组情况,不知道受试者接受的是哪一种干预措施 。3、三盲(triple-blind ):受试对象、试验执行者和资料分析与报告者三方均不知道受试者接受的是哪一种干预措施,全部采用编号密封。盲法的目的 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的观测执行者和受试者均不知其接受试验的组别和干预措施的具体内容。 使受试者所反映的或观测记录到的临床现象和资料,以及分析的结果,都不受主观意愿左右,能实实在在地记录客观而真
7、实的状况,从而保障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四、验前基线可比性验前基线:主要是指研究措施执行之前,被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可比性:比较组之间除了处理措施(研究因素)不同以外,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局的因素(非研究因素)处于相同或相近水平。保证组间具有可比性的方法(一)研究设计 1. 在研究设计中,设定纳入、排除标准,对受试对象的基线条件进行限制,避免研究对象基线差异过大。 2. 在设计时采用匹配(matching)的方法。即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因素和特征(性别、年龄、病型、病程、病情等)上与试验组保持一致。 3. 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将重要的危险因素或预后因素设为分层因素,将患者分层后再的通过严格的分层随机分组。 4.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二)实施过程 在研究实施阶段,应在测定基线数据后,尽快实施干预。如果间隔时间过久,患者的基线情况可能发生改变,进而破坏组间的均衡性。(三)资料处理 当比较组间主要临床特点以及性别、年龄等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则基线不可比或称为基线不均衡。此时,应据主要影响疗效或预后的因素,对资料进行分层分析。Thank you!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