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原文及翻译(共20页).doc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原文及翻译(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原文及翻译(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原文及翻译1、萧颖士傲物自悔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也。”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州功曹。【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自恃才华,傲慢无比。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
2、酒吟诗。正赶上暴雨狂风。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口出不逊。很快雨停,云去天开。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萧颖士急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过去萧颖士去求见了好几次,没有接见,此时很惊愕。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所以才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是中个进士吧。”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2、郭琇面劾权臣 康熙间,山左名臣,自李之芳、董讷而下,实以郭瑞卿为最刚正。瑞卿名琇
3、。当明珠柄政时,行为专恣,朝野多侧目。郭刚直性成,尝于明珠寿日,胪举其劣迹,列入弹章上之。旋复袖所草疏,乘车至明邸,踵门投刺,明以其素倔强,来谒不易,肃冠带迎之。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故频频作引袖状。明喜问曰:御史公近来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郭曰:否否。探袖出视,乃一弹章。明取读未毕,郭忽拍按起曰:郭琇无礼,劾及故人,应受罚。连引巨觥狂吸之,疾趋而出,座客大骇愕。未几而廷讯明珠之旨下矣。【译文】康熙年间,山东的有名的大臣,在李之芳,董讷以后,事实上只有郭瑞卿最刚强正直。郭瑞卿名绣。明珠把持朝政的时候,行为专擅,无所顾忌,群臣都畏惧他。郭瑞卿性格刚强正直,曾经在明珠的寿辰之日,把他的劣迹
4、陈列在弹劾他的奏章中上交给皇上。随即又把草稿放在了袖子里。郭瑞卿坐车到了明珠的府邸,走到门口把把名帖递上去。明珠知道他向来性情倔强,来拜访很不容易,整理了冠带去迎接。郭瑞卿进来之后,只是打拱作揖并不下拜,坐下一会之后,故意多次做牵拉衣袖的动作。明珠高兴地问; 御史大人近来兴致不浅,难道也有祝寿诗来赐教我么? 郭绣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从衣袖里拿出来一看,是弹劾他的奏章草稿。明珠拿过来还未读完,郭绣忽然拍案而起,说:“郭绣没有礼貌,弹劾老朋友,应该受罚。”拿起大的杯子狂饮几杯,就赶快出去了。满座的宾客都十分吃惊。不久朝廷就下达了审判明珠的诏书。 3、吕僧珍不仗势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
5、。世居广陵。起自寒贱。始童儿时,从师学,有相工历观诸生,指僧珍谓博士曰:“此有奇声,封侯相也。”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在同类中少所亵狎,曹辈皆敬之。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译文】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
6、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4、董永与织女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7、。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水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11)而去,不知所在。 【译文】汉朝董永是千乘人。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住在一起。(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父亲死了,没有什么东西埋葬,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供办丧事用。主人知道他贤
8、能,给了他一万钱而且打发他自由地走了。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要回到主人家,再去做奴仆。在道上碰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愿意做你的妻子。”于是董永就和她一起(到主人家去了)。主人对董永说:“(我)把钱给了你了。”董永说:“蒙受您的恩惠,(使我)父得以收葬。我虽然是贫穷无知的人,一定要勤劳服侍尽心尽力,来报答您的大德。”主人说:“(这)妇女会做什么?”董永说:“会织。”主人说:“一定要这样的话,只让你的妻子替我织一百匹细绢(就行)。”于是,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绢,十天织完了。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因为你最孝顺,天帝让我帮助你偿还债务。”说完升上高空而离去,不知到哪儿去了。 5、陈俞
9、治巫师 陈俞,字信仲,临川人,豪侠好义。自京师下第归,过谒伯姊,值其家病疫,闭门待尽,不许人来,人亦无肯至者。俞欲入,姊止之曰:“吾家不幸,罹此大疫,付之于命,无可奈何,何为甘心召祸?”俞不听,推户径前,见门内所奉神像,香火甚肃,乃巫者所设也。俞为姊言:“凡疫疠所起,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安可复加闭塞,不通内外!”即取所携苏合香丸十余枚,煎汤一大锅,先自饮一杯,然后请姊及一家长少各饮之,以余汤遍洒房壁上下,撤去巫具,端坐以俟之。巫入,讶门开而具撤,作色甚怒。俞奋身出,掀髯瞪眼,叱之曰:“汝何物人,敢至此!此家子弟皆幼,病者满屋,汝以邪术炫惑,使之弥旬弗愈,用意安在?是直欲为盗尔!”顾仆缚之,巫犹
10、哓哓辩析,将致之官,始引伏请罪。俞释其缚,使自状其过,乞从私责,于是鞭之三十,尽焚其器具而逐之。邻里骇慑,争前非诮,俞笑不答,翌日,姊一家脱然,诮者乃服。又尝适县,遇凶人凌弱者,气盖一市。为之不平,运拳捶之死而遁。会建炎初元大赦获免。后累举恩得缙云主簿以卒。终身不娶妻妾,亦奇士也。(洪迈夷坚志)【译文】陈俞字信仲,是临川人,为人豪侠好义。他从京师科举考试不中而归,去拜见他的大姐,正赶上大姐一家得了流行性传染病,关上房门等着死,不许别人来,别人也没有肯来的。陈俞想要进来,他的姐姐阻止他说:“我们家不幸,遭受这个大瘟疫,把生命交出去了,没有办法,你为什么甘心招来灾祸呢?”陈俞不听从,推开门径直上前
11、,见房门里边供奉的神像,还供着香火很严肃,是巫师设置的。陈俞对姐姐说:“凡是瘟疫发生,本来因空气不流通污浊而传染人得病,怎么能够再更关严门,不通内外呢!”立即拿来自己带的十二枚苏合香丸,煮了一大锅汤,先自己喝了一杯,然后让姐姐和一家大小各自喝下,把剩下的汤遍洒在房壁上下,撤走了巫师的器具,端坐着来等待巫师。巫师进来,惊讶门打开着而他的器物撤走了,变了脸色很生气。陈俞立即起身走出,掀起胡子瞪大眼睛,斥责他说:“你是什么人,敢到这儿来!这家子弟都年幼,满屋都是病人,你用邪术炫惑人,使他们十多天病不好,用意是什么?这只是想要偷东西罢了!”回头让仆人捆上他,巫师还哓哓分辩不止,陈俞将把他送到官府,他这
12、才伏下身子请罪。陈俞解开他的绑绳,让他自己陈述自己的罪过,他乞求私下受罚,陈俞于是用鞭子抽他三十下,全部烧了他的器具,赶走了他。邻里见此很惊恐,争着上前反对指责,陈俞笑着不答话。第二天,姐姐全家人病情好转,那些指责的人才服了。陈俞又曾到县邑,遇到凶人欺侮弱者,他的气势压住了整个市集的人。陈俞为此而不平,挥拳打死了他而逃走。正赶上建炎元年大赦而得以免罪。后来连续应举朝廷赐官为缙云县主簿而去世。他一生未娶妻妾,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6、王安石不事修饰 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苏明允著辨奸,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
13、”者,盖谓是也。然少喜与吕惠穆、韩献肃兄弟游。为馆职时,玉汝尝率与同浴于僧寺,潜备新衣一袭,易其敝衣。俟其浴出,俾其从者举以衣之,而不以告。荆公服之如固有,初不以为异也。及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名而疑之,曰:“公平日未尝有择于饮食,何忽独嗜此?”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何以知公之嗜獐脯耶?”曰:“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复问:“食时置獐脯何所?”曰:“在近匕箸处。”夫人曰:“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箸。”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而后,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人见其太甚,或者多疑其为伪云。【译文】王安石(荆公是他的爵位)生性简朴率真,不讲究吃饭、穿戴,衣服满是污
14、垢,饮食粗糙难咽,都不计较,从小就是这样。苏明允辨奸写的“不近人情”的人,大概就是他这样的。王安石少年时喜欢和吕公弼(惠穆是他的谥号)、韩绛(献肃是他的谥号)、韩缜兄弟交游,在学府里任职的时候,魏完(字玉汝)曾经和他在寺院里沐浴,暗地准备了一套新衣服,更换了王安石的破衣服,等他洗完了,嘱咐王安石的从人拿新衣服给他,并不告知他。王安石穿上衣服依然以为是他从前的,始终没有看出来。后来做了宰相,有人说他喜欢吃獐的胸脯肉。王安石的夫人听说后疑惑的说:大人平时不曾在饮食上有所挑食,怎么会单单有这个嗜好呢?又问下人王安石吃饭时獐肉放在哪个位置,下人回答说:在靠近大人筷子的地方。夫人说:明天你换别的菜放在这
15、个地方试试看。果然王安石把放在那个位置的菜都吃光了,而獐脯肉依然没动,这之后人们才知道王安石只吃他够得着的食物。其实并没有什么嗜好。 7、裴澥拒宴 裴澥为陕府录事参军。李汧公勉除长史充观察,始至官,属吏谒讫。令别召 裴录事,坐与之语,面约云:“少顷有宴,便请随判官同赴。”及宴,凡三召不 至,公极怒。明晨召澥让之曰:“某忝公之官长,以素闻公名,兼朝中新友,话 公美事,思接従容。故超礼分,面约赴燕,遂累召不来。何相忽之甚也?”澥正 色言曰:“中丞细思之,未知谁失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中 丞使府,自有宾僚,某走吏也,安得同之?”汧公曰:“老夫过矣,请吾子归所 止。”澥既退,汧公遽命驾
16、访之,拜请置在宾席。【译文】裴澥为陕府录事参军,李勉为长史充观察。李才到任时,下属拜见完毕后,又单独召见裴澥,和他对坐说话,当面约定说:“等一会儿有个宴会,请和判官一起来吧!”到了宴会开始的时候,连喊三次裴澥都没去。李勉非常生气,第二天早晨召见裴澥责怪他道:“我虽然不才,但为你的长官,因为向来听闻你的名气,又加上朝中的亲友说你的佳话,才想着跟你处好关系,于是不管官职上下之别,当面约定一起赴宴,却召几次都不来,怎么这么看不起人呀?!”裴澥正色道:“您仔细想想,不知道到底谁有错呐!官场上的名分是名司其职,古人尚且遵循,我怎么敢忘记!您去府里赴宴,自有自己的幕僚,我是一个走吏,怎么能一起去!”李勉道
17、:“啊,是老夫的过错呀!请你回去吧!”裴澥离开后,李勉起身访问他,让他位列自己宾客的席位上。 8、宋太祖善待赵普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曰:“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译文】宋太祖的时候,韩王赵普担任宰相,宋太祖外出,忽然驾临来到赵普府第上。当时两浙王钱俶刚刚派遣使者送信并且携带十瓶海物来到
18、韩王府第,把十瓶海物放置在左厢房里。恰逢皇上的车驾到,赵普就仓卒出来迎接,来不及退避。皇上看见这些东西,便问那是什么,韩王按照实际情况来回答。皇上说:“这些海物一定很好。”当即命令开启那些瓶子,都是装满的金瓜子。韩王十分皇恐,顿首谢罪说:“我没有打开信,确实不知瓶子里的东西,如果知是这样,应当上奏皇上并且退掉却它们。”皇上笑说:“尽管收下它们,不要过虑。那些国家大事都是由你所拟定的。”因此让韩王感谢自己并且收受它们。韩王开封的房子都是用这些金子所修砌的。 9、还夏侯楙以清白 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至太和二年,明帝西征,人有白楙者,遂
19、召还为尚书。楙在西时,多畜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其后群弟不遵礼度,楙数切责,弟惧见治,乃共构楙以诽谤,令主奏之,有诏收楙。帝意欲杀之,以问长水校尉京兆段默,默以为“此必清河公主与楙不睦,出于谮构,冀不推实耳。且伏波与先帝有定天下之功,宜加三思”。帝意解,曰:“吾亦以为然。”乃发诏推问为公主作表者,果其群弟子臧、子江所构也。【译文】汉文帝年轻的时候与夏侯茂很亲近,他即皇帝位后,任命夏侯茂做安西将军、持节传达皇帝命令,承接夏侯渊都督关中。夏侯茂本性上没有武略,却喜好治生。到太和二年,汉明帝搞西征,有人推荐白茂,于是下诏书回来做尚书。夏侯茂在安西时,养了很多歌伎和小妾,清河公主因此与夏侯茂不和。后
20、来多数的兄弟不遵守礼节和法度,夏侯茂多次严厉地责问,兄弟们怕被他治罪,于是就合谋编织夏侯茂诽谤的罪状,让公主奏明皇上,下了诏书要治夏侯茂的罪。明帝想把他杀掉,就问长水校尉京兆段默,段默认为“这一定是清河公主与夏侯茂不和睦,就合谋罗织罪名,希望你不加推敲求实。况且夏侯敦与先皇帝有平定天下的功劳,应该三思而后行。”明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说:“我也以为就像你说的这样。”于是就下诏书,推究是谁替清河公主作的表奏,果然是那些兄弟们中的子臧和子江干的。10、小偷献技 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往见曰:“闻君求技道之士。臣,偷也,愿以技赍一卒。”子发闻之,衣不给带,冠不暇正,出见而礼之。左右谏曰:
21、“偷者,天下之盗也。何为之礼?”君曰:“此非左右之所得与。”后无几何,齐兴兵伐楚,子发将师以当之,兵三却。楚贤良大夫皆尽其计而悉其诚,齐师愈强。于是市偷进请曰:“臣有薄技,愿为君行之。”子发曰:“诺”。不问其辞而遣之。偷则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子发因使人归之。曰:“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于执事。”明又复往,取其枕。子发又使人归之。明日又复往,取其簪。子发又使归之。齐师闻之,大骇。将军与军吏谋曰:“今日不去,楚君恐取吾头。”乃还师而去。故曰:无细而能薄,在人君用之也。【译文】楚国将领子发喜好谋求有技能的人,楚国有一个擅长偷盗的人,就去见他,说:听说您主人谋求有技能的人,我是善于偷盗,愿
22、意以我的技能奉献(赍,原义是送东西给别人,我翻译为奉献)我个人的力量子发听说后,衣服带子没系好,头冠也没戴正,出来以宾客之礼相待.左右的人说:偷窃之人,是盗取天下之物的,为什么以礼仪相见他呢?子发说:这种技能并不是你们都具有的.没过几天,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楚国的智谋之士、勇悍之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而齐国的军队愈发强大.这时神偷请战,说::我有一些微薄的技能,愿意为您效劳.子发说:好吧!没有请示就派遣神偷去了.他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第二天
23、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子发又一次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偷得主帅头上的簪子,子发又一次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所以说,没有地位低微而且能力微薄的人,关键在于贤能的君主是如何利用他们的。 11、史蝤尸谏 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卫大夫史蝤患之,数以谏灵公而不听。史蝤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史蝤死,灵公往吊,见丧在北堂,问其故?其子以父言对灵公。灵公蹴然易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30 原文 翻译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