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
2、示。【设计理念】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说过:“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在自身的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阅读活动中的“读”并不是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读,读中要有思,读中要有悟,读中要有问,读中要有比较,读中要有发现以“读”为经,以“练”为纬,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善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 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巧设悬念1出示“蝙蝠”、“ 雷达”
4、两个词语,多媒体出示蝙蝠的图片,说说自己对蝙蝠的了解。出示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图片,说说飞机在夜空中是怎样飞行的。2质疑:飞机(雷达)和蝙蝠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题目上加上 “和”字。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启发学生质疑,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生活中,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二、扫除障碍,了解文意1提出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学生初读课文,检查反馈。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PPT出示生字词: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
5、、荧光屏、横七竖八3. 各自说出识记字的方法,提出难写的字,提醒注意“揭”、“避”的字形。 4.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全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归纳的方法。 (3)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读全文扣住课题归纳,也可以联系课文重点归纳,还可以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归纳。【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三、突破重点,弄清联系(学习1-3自然段)1. 默读1-3自然段,找出过渡句。2. 出示过渡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可以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齐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蝙蝠 雷达 教学 设计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