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共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动荡的春秋时期。我的设计理念是会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下面,进行教材的分析,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教材地位:该课选自统编版七年级上,上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下接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其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春秋这个时期是上承西周由统一走向分裂,下启战国由分裂迈向统一。2.教学目标了解春秋时期社会变化,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
2、的战争;基于这样的课标要求,我将拟定如下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理解春秋时期诸多变化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了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的表现、以及诸侯争霸的原因、口号、五霸、影响等基本史实。(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证据意识;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
3、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重要意义。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重点: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王室衰微。难点:诸侯争霸;春秋争霸的利弊接下来是教法学法,首先是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但聪明活泼,有很强的好奇心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制定以下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2.讨论归纳法 3. 阅读讲解法再看,最为重要的教学过程,我会以课标为依据,以“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为原则,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做如下设计:1. 首先是组织教学(1分钟):伴随上课的铃声,我将继续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2. 新课导入(2分钟):通过烽火戏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荡 春秋时期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