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共9页).doc
《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填空题(每空格05分,计10分)1、根据经络辨证,前额头痛属_阳明 头痛;偏头痛属 少阳头痛;后头痛属_太阳头痛;巅顶痛属_厥阴_头痛。2、八脉交会穴是:内关 公孙 列缺 照海 后溪 申脉 外关 足临泣。3、气的病症一般分虚实两大类。虚有_气虚、气陷_之分,实有_气滞 、气逆 _之别。出血的常见证型有_气不摄血 血热妄行 阴虚火旺 瘀血内积。4、眩晕临床可辨证分为_、风阳上扰 痰浊上蒙 气血不足 肝肾阴虚_等四型。5、腹痛宜取_任脉_和_足阳明胃_经腧穴为主。基本处方为_中脘 天枢 关元 足三里_。6、痹证,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分为 _行痹 痛痹 着痹 热痹。7、八
2、会穴是_章门 中脘 膻中 膈俞 阳陵泉 太渊 大杼 悬钟。8、糖尿病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9、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咳嗽、咳喘 等范畴。10、消化性溃疡以 周期性发作 规律性上腹部疼痛 上消化道出血 为特征。11、泌尿系感染以尿频 尿急 尿痛 排尿困难 腰痛 为主要特征。12、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后期则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13、慢性鼻炎属中医学“伤风 感冒 范畴,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 范畴;针灸基本处方用穴迎香 鼻通 印堂 合谷14、面瘫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歪主要为、手太阳 手阳明 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15、急惊风以四肢抽搐 颈项强直
3、两目上视 牙关紧闭 神昏 为主症;俗称“抽风1. 盛则 泻 之,虚则 补 之,热则 疾 之,寒则 留 之,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2. 治疗小儿疳积的效穴是 四缝 。4. 五脏病多取 俞穴 ,六腑病多取 募穴 。5. 八脉交会穴中列缺通于 任脉 , 申脉 通阳跷脉。6. 痹证分为痛、 行 、 着 和 热 痹。7.痿证以肢体 软弱无力 , 筋脉弛缓 ,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多见,又称 。8.针灸的取穴原则是 近部取穴 、 远部取穴 、 对症取穴 。9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称为 崩漏 。10. 针灸的治疗作用主要有 疏通经络 、 扶正祛邪 、 调和阴阳 。
4、11.小儿急惊风具有突然起病的特征,可见有热、 痰 、 风 、 惊 四证。12八会穴中脉会 太渊 。13八脉交会穴中 列缺 穴和 内关 穴均为络穴相配。14.小儿遗尿是指 3 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 小便自遗 ,醒后方知的一种病证,俗称 尿床 。15八会穴中骨会 大杼 ,髓会 悬钟 。 五、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计20分)1.解结:即疏通经络。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取得通其筋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 2. 子母补泻法:以五输穴与五行配合,结合脏腑的五行属性,运用时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取穴原则的这种方法称子母
5、补泻法 3. 消渴:消渴由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症其中口渴引饮为上消、多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 4. 表里经配穴法: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 5. 崩漏:崩漏是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 6. 陷下则灸之: 指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以灸治为主 7.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异常的月经病,临床以月经先期或月经后期或月经先后不定期,常伴有经量、经质、经色的异常为特征,为妇科常见病证之一8主客配穴法:原穴与络穴
6、配合运用则称“主客配穴法”这是根据相表里的脏腑经络先病与后病而运用的,先病者为“主”,取该经的原穴,后病者为“客”,取该经的络穴。 9. 补母泻子法: ”。1、热则疾之:热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热邪。2、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传。3、郄会配穴:临床上,郄穴与八会穴可相互配合应用,称“郄会配穴法”4、着痹: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经络,导致气血痹阻不通,产生痹证。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湿邪较重的为湿痹5.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
7、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属中经络。6、寒则留之:寒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7、交会穴:指2条或2条以上经脉相交会的腧穴。8、俞募配穴: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配合应用,称9、痛痹: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经络,导致气血痹阻不通,产生痹证。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寒邪较重的为痛痹(寒痹)。10、眩晕:“眩”是指眼花,“晕”指头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11癃闭:小便不利,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为“闭”,统称为“癃闭”。癃闭是指尿液排出困难,伴小腹胀满的病症。12、咳嗽:“咳”(指肺气上逆作声)有声无痰;“嗽”(指咯吐
8、痰液)有痰无声。 咳嗽是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13、行痹:风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为主的病症)痹症称行痹。14、哮喘:哮:喉中痰呜谓之哮;喘:呼吸困难谓之喘。 哮喘是以发作性喉中哮鸣、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肺部慢性过敏性)的一种病证。15、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变。“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即瘀血闭阻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久痛入络形成的血实证,应用刺血之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16、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八个腧穴。它们是列缺、后溪
9、、公孙、足临泣、内关、外关、照海、申脉。17、 陷下则灸之:“陷下”,有多种含义:一是指中气不足,失于固摄,而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有关组织下垂;二是指血络空虚;三是指脉象沉伏无力;四是指阳气暴脱、脉微欲绝之危象。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失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证,常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失血过多、大汗不止、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的虚脱危象,更应重灸上述腧穴,以升阳固脱、回阳救逆。18、痿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19、上下配穴法:上指上肢或腰部
10、以上,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将上下部位所在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20、陷下则灸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是指气虚下陷而引起的病症,灸治为主(补气举陷)。21、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22、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23、辨位归经:辨位归经是直接按病变部位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24、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25、主客配穴法:病变经脉的原穴常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以先病经脉(或主要病经)的原穴配后病经脉(或次要病经)的络穴。26、合治内腑:指下合穴主要
11、用来治疗六腑病变六、简答题(每题4分,计20分)1、写出治疗呕吐的针灸基本处方、基本病机。答:1)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2)胃失和降,胃气上逆。2、写出治疗月经不调的针灸基本处方。关元、血海、三阴交3、什么是“经络望诊归经法”?答:经络望诊归经法主要是通过观察经脉循行部位在色泽、润燥及组织形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来分析是属于何经的病变。4、有哪几种“按部配穴法”、“按经配穴法”?答:1)局部、上下、前后、左右、三部配穴法。2)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子母经、交会经配穴法。5、关于表里经原络配穴法组合中的原穴与络穴的选择,一般应遵守什么原则?答:按表里经脉病变之先后次序定原络;按表
12、里经脉病变之主次轻重定原络2、写出胁痛的针灸治疗基本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5、什么是“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答: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症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6、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7、写出痿证的治疗大法。治痿独(多)取阳明经穴8、写出针灸配穴处方的“选穴原则”答: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随症选穴。9、试述寒饮伏肺型哮喘的症状表现及针灸取穴。答:寒饮伏肺:可见遇寒触发,胸膈满闷,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咯痰稀白,初起多兼恶
13、寒发热,头痛无汗,鼻流清涕,舌淡苔白滑,脉浮紧等。处方:肺俞 定喘 天突 中府 膻中 孔最 丰隆 配穴:风门、太渊10、试述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 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色紫黯,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处方:关元 三阴交 地机 十七椎 配穴:合谷、太冲、次髎11、试述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肝气犯胃:胃脘胀满而痛,连及两胁,嗳气反酸,喜叹息,情绪不佳则痛作或痛甚,脉弦。 处方:中脘 内关 公孙 足三里 配穴:期门、太冲12、试述中风中经络肝阳暴亢型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喎斜
14、,无意识障碍,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处方 :内关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太冲、太溪 13、试述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肝经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处方:支沟 阴陵泉 行间 夹脊穴 皮损局部 配穴:太冲、侠溪、阳陵泉14:、试述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症状表现及针灸取穴。答:脾胃虚寒型: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加重,食后痛减,劳累、受凉、生冷饮食后发作或加重,舌淡苔白,脉虚弱。处方:中脘 内关 公孙 足三里配穴:神阙、气海、脾俞、胃俞15、
15、试述肠腑湿热型泄泻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肠腑湿热型: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大便黄褐臭秽,肛门灼热,发热,腹痛拒按,泻后痛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处方:天枢 神阙 上巨虚 大肠俞 三阴交 配穴:合谷、下巨虚16、试述热秘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热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处方:天枢 大肠俞 上巨虚 支沟 照海配穴:合谷、曲池17、试述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针刺治疗。答:根性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自腰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放射,腰骶部、脊柱部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
16、消失,咳嗽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处方:(1)足太阳经型: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2)足少阳经型:环跳 风市 膝阳关 阳陵泉 悬钟 足临泣 配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针灸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针刺治疗: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用提插捻转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18、试述寒饮伏肺型哮喘的症状表现及针灸取穴。答:症状表现:遇寒触发,胸膈满闷,呼吸急促,或喉中痰鸣,咯痰稀白,初起多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流清涕,舌淡苔白滑,脉浮紧。针灸取穴:寒饮伏肺者,温肺散寒、止哮平喘,针灸并用,泻法;处方:肺俞、中府、天
17、突、膻中、孔最、定喘、丰隆。加风门、太渊疏风宣肺。19、试述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典型表现及针刺治疗。答: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典型表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可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血管神经性头痛的针刺治疗:处方:百会、风池、太阳、列缺、合谷、太冲。头痛间歇期,对于虚证用补法,虚实兼见者补泻兼施,一般头痛发作阶段,针刺用泻法,并可配用电针。针刺风池时,针尖呈水平位刺入1寸,施捻转提插手法至病人前额有麻刺感。针风府穴时,令病人低头,针尖向
18、下颏方向刺入1.2寸,施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若头部或四肢有触电感,则将针立即提起。太阳穴可用针刺法,也可用刺络出血法20、试述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的症状表现及针刺取穴。答:睡中尿床,数夜或每夜一次,甚至一夜数次,面色淡白,精神不振,智力迟钝,白天小便亦多,甚或形寒肢冷,腰腿乏力,舌淡,脉沉细无力。治则温补肾阳,针灸并用,补法;处方:中极、膀胱俞、三阴交、关元、肾俞。21、试述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症状表现及针刺治疗。答: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色紫黯,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针灸治则: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处方: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合谷、太冲、次髎。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治疗学 填空 病案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