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doc
《cmd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md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cmd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精品文档.2.1概况2.1.1 反映整个工程状况的鸟瞰图、效果图或模型照片。2.1.2 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各专业特点等内容,可按表2.1.2填写。表2.1.2 工程概况表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项目业主方建筑性质建筑面积(地上/地下)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建筑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建筑场地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主要结构体系是否高切坡(深基坑)是否超限高层人防保护等级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污水量电力安装总容量总冷/暖负荷动力负荷概算总造价备注2.1.3
2、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设计中应贯彻的国家政策、法规。 2 项目立项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意见书、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文件的文号或名称、方案文件等,并应在说明书后附件。 3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地灾评估报告、环境评估报告等。 4 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 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节能、轻轨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7 项目的分期实施情况和设计范围。2.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 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
3、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原则。 3 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2.2 总平面2.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 摘述方案依据资料及批准文件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2 规划许可的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限、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车位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3 工程地形图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4 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数,如湿陷性或涨缩性土、地裂缝、岩容、滑坡与其他地质灾害。2.2.3 总平面布置1 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
4、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2 说明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的意图、预留发展用地的考虑。3 说明建筑外部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4 说明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2.2.4 竖向设计1 说明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情况)。2 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破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收集利用和排除方式(明沟或暗管)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等情况,3 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石方工程量。2.2.5 交通组织1 说明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入口、停车场(库)的位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2
5、 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3 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最小纵坡等)。4 说明绿化设计情况,如绿地面积、覆土层厚度等,并符合相关要求。5 说明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情况。2.2.6 综合管网1 说明市政管网现状与城市规划官网的相互关系、位置、能提供的容量大小等技术参数。2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本工程总用水量、总污水量、总天然气用量、总冷(暖)负荷量、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2.2.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民用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2.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规划条件批准方案初步设计备注1总用地面积h(m2)2总建筑面积(地上/
6、地下)m2地上、地下可分列3建筑基地总面积h(m2)4道路广场总面积h(m2)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位数5绿地总面积h(m2)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6容积率7建筑密度%8绿地率%9小汽车/大客车停车泊位数(室内/室外)辆室内室外应分列10配套公建m2小区住宅设计时应注明各类配套公建的面积等2.3 建筑2.3.1 设计依据1 表述设计中适用的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2 表述设计中适用的地方规定和技术标准。3 必要时说明引用的其他规定和技术标准。2.3.2 设计说明1 概述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建筑层数、层高和总高,结构选型和对方案调整的原因、内容。2 简述建筑的功能分区、建筑平面布局和建筑组成。
7、3 简述建筑的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局,以及所采用的电梯、自动扶梯的功能、数量和吨位、速度等参数。4 综述防火设计中的建筑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安全疏散,以及无障碍、节能、人防等设计情况和所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5 说明能反映建筑功能、规模的技术指标诸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旅馆的房间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车库的停车位数量等。6 简述建筑立面造型(建筑形式、风格、建筑色彩处理等)、建筑群体与周围的空间关系。2.3.3 简述建筑的主要特征,多子项工程中的简单子项可用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或逐个描述方法作综合说明。表2.3.3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项目名
8、称备注编号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地下室防水等级项目名称建筑构造及装修墙体地面楼面屋面天窗门窗顶棚内墙面外墙面2.3.4 对需分期建设的工程,说明分期建设内容和对续建、扩建的设想及相关措施。2.3.5 幕墙工程、特殊屋面工程及其他需要另行委托设计、加工的内容的必要说明。2.4结构2.4.1 设计依据1 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气温(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3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包括名称、编号、年号与版本号等)。4 批准的上一阶段的设计文件及相关专业的本工程设计资料。5 建地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或可靠的地质参考资料。6 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且符合有
9、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7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8 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2.4.2 设计安全标准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4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5 地下室防水等级。6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抗力级别。7 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与耐火等级。2.4.3 场地分析和地勘报告分析1 简述场地基本情况;判定建地是抗震有利或不利地段;是否存在高边坡或高切坡;场地是否稳定;有无潜在的滑坡、熔岩等。2 简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应包括主要土(岩)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土的压缩模量、土(岩)的变形模量、岩体裂隙的分布状况
10、和发育状态、桩基设计参数、地基液化判别及特殊地质条件等的说明;土及地下水对钢筋、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性等。3 对地勘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2.4.4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1 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2 风载:包括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有条件时说明体型系数、风振系数等。3 地震作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等。4 温度作用:包括升(降)温和有关系数。5 地下室浮力有关设计参数。6 其他特殊荷载。2.4.5 地基基础及环境设计1 地基处理方案。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应说明地基处理要求并阐明处理方法是否满足实际要求。2 基础设计所采用的
11、岩(土)力学参数。3 基础选型说明。采用天然地基时,应说明基础埋置深度及持力层名称,当采用桩基时,应说明桩的类型、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深基坑基础,应说明基岩开挖方式或支档方式。4 环境处理方案及支档(放坡)形式简述。对于高切坡(深基坑)应编制单独的送审报告。5 必要时应说明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等的影响与保护措施。6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7 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2.4.6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1 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2 各单元结构概况(如各单体建筑物的最大高度、高宽比、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工作级别及吨位等)。
12、3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说明。对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或多层及高层钢结构(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应对房屋的竖向和平面是否规则进行描述;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应描述房屋平面规则性、横墙间距、落地墙数量及材质、房屋中砌体墙段的最小尺寸,底框(内框)柱网尺寸、楼(屋)盖系统、构造柱、圈梁等;对于单层工业厂房,应对厂房平面规则性、柱网大小、跨度、端墙的设置、排架、吊车梁、屋盖系统、柱间支撑系统等进行说明。对于存在转换层等薄弱部位的建筑,应有加强措施和对薄弱层的加强方法的描述。 4 对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说明(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个别指标超过规范限值时的针对性处理措施、必要时
13、填写重庆市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抗震基本参数表等)。5 对于其它一些特殊结构的建筑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6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特殊技术的说明,结构重要部位的说明或简图。7 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室应明确抗浮措施或施工措施要求。8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与超长结构应明确的相应处理措施。9 施工特殊要求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10 结构计算(分析)1)计算(分析)程序的选用:采用的计算(分析)程序应有名称、版本号、编制单位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鉴定。对于复杂或重要建筑,应至少采用两种不同力学模型且经鉴定后的计算程序进行计算。2)计算(分析)模型的选用:说明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及整体计算嵌固部门,必要时应附
14、计算模型简图。3)计算参数的选取:应列出主要计算参数(如计算层数、层高、嵌固点位置及其他主要参数;对于需进行时程分析的建筑,应给出地震波名称、加速度峰值、持时等)。 4)输出的计算成果,应对计算输出的控制性成果采用图标方式列出(如高层建筑墙(柱)轴压比、房屋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比、第一平动周期与平扭周期比、楼层侧向刚度比值等),对计算结果超限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说明。 5)对薄弱层和薄弱部位的判别,必要时提供层间位移、剪力分布图。 6)应判别程序计算的主要成果是否合理有效。 6 主要结构材料选用。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砌体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钢绞带或高强钢丝种类、钢材牌号、焊条牌号
15、、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锚具、铸钢件、成品支架、阻尼器等)的说明。2.4.7 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设计如采用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应说明其运用部位和运用原因。并说明所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是通过相关论证的。2.4.8 其它需说明的内容1 有无对施工特殊要求。2 必要时应提出的试验要求,如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节点试验等。3 进一步的地堪要求、试桩要求等。4 尚需建设单位进一步明确的要求。5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2.5 给水排水2.5.1 设计依据1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2 本专业相关的内容。3 相关专业的本工程设计资料。2.5.2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
16、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内容和分工。2.5.3 概况1 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位置、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及接管点位置。并应说明的供水干管现状与城市规划管网的相互关系。2 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情况、供水量、取水方式及净化水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3 排水管网现状:说明现有市政污水、雨水管网管径(或管沟断面尺寸),排入点位置、标高能否接纳本工程的污水、雨水排放,当排入水体为江、河、湖时,还应说明对排入的具体指标要求。2.5.4 用水量计算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用水量标准,用水人数或(单位数)、用水时间、小时变化系数、用水量及其它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
17、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泵用水、道路、绿化洒水和不可预计水量等)。当生产工艺要求时,还应列出其用水量及水质标准,总计用水量(含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2.5.5 给水系统1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给水系统的划分、组合情况、给水方式,分质、分压、分区供水情况及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计量方式,设备控制方法、水箱、水池设置位置、容量、材质、设备选型,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2 说明给水管材选用、接口、敷设方式及卫生洁具的选用。2.5.6 热水系统1 说明热源、水温、水质要求、生活热水系统供水温度。2 热水系统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热水系统用水量标准、用
18、水人数(或单位数)、用水时间、时变化系数、用水量、总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耗热量。3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热水系统的供水方式、供水分区、系统的选择、供水加压及加热设备的容量、位置及选型、保温及防腐蚀的积水措施等,2.5.7 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说明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循环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消毒剂的选用。2.5.8 循环冷却水系统1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空调循环冷却水量,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泵的选型及稳定水质措施等。2 说明采用冷却构筑物应符合环保及消防要求。注:应说明项目所在的去的气象参数,重庆主城区采用:大气压力730mmHg,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2.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
19、.3。2.5.9 排水系统 1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排水量,当污水需要处理排放时,应分别说明排放量、水质、工艺流程、处理方式、设备选型、构筑物情况及处理效果等。 2 说明雨水系统的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雨水排放量等。 3 说明排水体制是否雨水、污水分流。 4 排水管材的选用、接口及敷设方式。2.5.10 中水系统及雨水利用系统 1 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 2 说明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日降雨水量、日可回用雨水量、日用与水量、工艺流程、处理设施、设备选型。2.5.11 计算书(内部使用) 1 各类用
20、水量和排水量计算。 2 有关的水力计算及热力计算。 3 设备选型和构筑物尺寸计算。 2.6 电气2.6.1 设计依据 1 工程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结构类型、面积、层数、高度等。 2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 建设方提供的有关只能部门(如: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 4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含本地相关标准及法规,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号)。 5 方案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2.6.2 设计范围 1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内容,以及与相关专业的分工鱼分工界面。 2 本工程拟设置的电器系统
21、。2.6.3 变、配、发电系统 1 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级别负荷容量。 2 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要求外供电源容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非专用线、线路备由及敷设方式、近远期发展情况。 3 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 高、低压供电系统主接线型式及运行方式: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 变、配、发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发电机的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电气设备的环境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md 重庆市 建筑工程 初步设计 文件 编制 技术 规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