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doc
《h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h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精品文档.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1总则为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节能、降耗、减排、环保” 的基本国策,实现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反映在如下几方面。(1)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构方案”和“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2)淘汰低强度材料,推广高强、高性能材料。(3)适当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水平和抗御灾害的能力。(4)强调了结构耐久的重要性。(5)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6)加强了与相关标准的协调。(7)内容编排方法作了适当调整。2 术语、符号增
2、加或删略、简化了一些术语和符号。1.本节术语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50132、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等,结合本规范的具体情况给出的。2.本节符号基本沿用原规范符号,仅个别略有修改,补充了个别符号。例如:gt钢筋最大应力下的总伸长率; 钢筋直径的符号(不表示钢筋的牌号)。3 基本设计规定3.1一般规定1.为了满足建筑方案并从根本上保证结构安全,本规范的内容从构件(或截面)设计为主扩展到整个结构体系,并提出了砼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强化了有关结构设计的内容,强调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内容:结构方
3、案、内力分析、截面设计、构造要求、连接措施、对施工的要求、特殊工程的施工可行性及性能设计等。(2)增加了防止偶然作用下连续倒塌或大范围破坏的内容。(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增加了舒适度的要求。(4)强调混凝土结构应正常使用和维护,未经设计许可或技术鉴定,不得任意改变结构的形式、用途和使用环境(强制性条文)3.2结构方案(新增)1.强调结构方案对建筑安全有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在方案阶段应考虑的结构选型与构件布置的基本原则。2.拓展了结构缝的概念。(1)作用:主要是为控制不利因素的影响。(2)分类:永久缝、临时缝。3.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增加重要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的要求。3.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4、1.对裂缝控制适当放松。一级不变。二级适当放松,只控制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受拉边缘产生的拉应力不应超过ftk,删除了在荷载准永久组合下不产生拉应力的要求。三级适当放松,对钢筋砼构件和无粘预应力砼构件,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进行验算,对预应力砼构件,基本保持原规范的规定,仅略有变化,要复杂些(第七章再介绍)。2.具体构件的控制要求做了调整。允许对厚保护层构件适当放宽裂缝宽度限值。3.增加舒适度的验算。对大跨度结构,宜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3.5耐久性设计1、耐久性设计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控制,表现为:钢筋砼构件表面出现锈渍或锈胀裂缝;预应力钢筋开始锈蚀;砼表面出现可见的耐久性损伤(酥裂、粉化等)
5、。2、解决方法:经险方法。3、修改环境类别,环境类别分为正常环境、干湿交替、冻融循环、氯盐腐蚀四类。3.6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新增)1.适用范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2.目标:在偶然作用下结构可能局部破坏,但应具有依靠剩余结构继续承载而避免发生大范围倒塌或连续倒塌的能力。3.方法:(1)一般只进行防连续倒塌的概念设计。(2)具体设计方法:局部加强法、拉结构件法、拆除构件法。验算方法可采用弹性分析法、弹塑性分析法、极限分析法等。3.7 既有结构的设计(新增)1、规定既有结构再设计的五个方面:延长使用年限,消除安全隐患,改变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建或扩建以及受损后的修复。2、原则(1)按现行有关标
6、准(例如,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进行检测和可靠性评估,确定相应的设计参数。(2)根据使用要求确定结构继续使用的年限。(3)承载能力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宜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必要时可对使用功能作相应的调整。3.设计内容(略)4 材料4.1 砼1.对C15级仅限用于素砼结构,用于基础垫层的C10不再列入。2.对砼强度的试验龄期,有某些变化。3.对砼疲劳强度做了局部调整。4.删去了有关蒸养温度超过60的内容。5.提供间接作用计算所需的基本热工参数。4.2 钢筋1.淘汰低强度钢筋,强调采用高强度、高性能钢筋。(1)增加500MPa级,推广40
7、0MPa、500MPa级,限制并准备淘汰335 MPa级,立即淘汰235级,代之为300Mpa级光圆钢筋。(2)列入具有一定延性的控温轧制的HRBF系列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3)增加预应力钢筋品种:增补大直径的钢绞线,列入大直径预应力螺纹钢筋,补充中强预应力钢筋,淘汰刻痕钢丝和热处理钢筋。2.增列了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gt (极限长度 均匀伸长率)的要求。3.提出了受力钢筋并筋的概念,给出了确定并筋公称直径的方法。5 结构分析与原规范相比,内容有较大变动,丰富了分析模型、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极限分析等内容,增加了间接作用分析一节。5.1、基本原则给出一般的原则(略)5.2、分析模型建立结构
8、的力学模型,对结构进行适当简化,既要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情况,又要适应所选用分析软件的力学模型。5.3 弹性分析方法与原规范基本相同。5.4 基于弹性分析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主要采用调幅法、用于超静定结构(主要是连续梁、板)。5.5弹塑性分析对进行弹塑性分析的有关参数(如材料的强度,本构关系和强度准则)给出了一定的规定。5.6塑性极限分析目前用最多的是双向板。5.7间接作用效应分析大体积砼结构和超长砼结构在间接作用下裂缝问题比较明显,宜进行间接作用分析。对间接分析做了初略的规定。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1一般规定明确规定了本章的适用范围。6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正截面承载力的基本
9、假定,基本与原规范相同。2.规定了按单向受弯和单向偏心受压计算的条件。3.规定了可不考虑构件自身挠曲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的条件。对于弯矩作用平面内截面对称的偏心受压构件,当同一主轴方向的杆端弯矩比不大于0.9,若构件的长细比满足(6.2.3)式要求,可不考虑该方向构件自身挠曲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 (6.2.3)4.修改了考虑附加弯矩影响的方法。对偏心受压构件,在其偏心方向上考虑构件自挠曲影响的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6.2.4-1)0.7 (6.2.4-2) (6.2.4-3) (6.2.4-4)当小于1.0时取1.0;对剪力墙类构件,可取等于1.0。5.关于附加偏心距ea的规定同
10、原规范。6.有关系数与原规范相比,有所变化。如1400改为1300;取消2。7.将圆形、圆环形截面与任意截面的正截面力计算列入附录中。6.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一般受弯构件,;对集中荷载作用的独立梁,取 2.改进了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规定。主要是修改了Vux和Vuy的计算公式。6.4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方法与原规范基本相同。补充了拉、弯、剪、扭作用下钢筋砼矩形截面框架柱的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如下:1.受剪承载力2.受扭承载力6.5受冲切承载力计算修改了受冲切承载计算公式。主要是将与预压应力有关项的系数进行了调整(将0.15改为0.25)。6.6局部受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A 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简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