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doc
《pr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点击此处下载全文)正文目录一、前 言(一)工程概况(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三)布孔原则及孔深控制(四)完成工作量(五)勘察质量评述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形、地貌(二)地层岩性(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五)场地地震效应(六)不良地质作用三、场地岩土工程初步分析评价(一)场地稳定性评价(二)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初步评价(三)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四)基础选型初步分析评价(五)基坑工程初步分析评价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附图目录图号 图 名 比例尺1 一期初勘钻孔布置平面图 1:2000214 111313线工程地质剖面图
2、1:2001:600 1534 ZK1ZK20工程地质柱状图 1:200附表目录1、勘探点一览表 附表1 2、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 附表23、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附表34、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附表4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附表56、水质简分析 附表6一、前 言(一)工程概况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拟在XX市XX区XX南路邻近XX市中心医院南边兴建 住宅小区。受甲方的委托, (以下简称我院)承担了该项目一期的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任务。甲方提供了XX一期总平面图,拟建建筑物包括23栋高层建筑物及东北部的地下车库,其中34层的建筑物共12栋,楼栋分别为1#、2#、3#、5#、6#、7#、8#、12#、1
3、3#、16#、17#、19#楼;33层建筑物共3栋,分别为18#、21#、22#楼;27层建筑物共4栋,分别为10#、11#、15#、26#楼;26层建筑物共3栋,分别为20#、23#、25#楼;24层建筑物1栋,为9#楼。拟建一期用地面积40848,住宅面积103581,总建筑面积32000,场地现地面标高约39.3348.83m。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以下为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钻孔布置详见附图1XX市 一期钻孔平面布置图,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
4、4)规范要求。 3、勘探深度高层建筑应满足(JGJ722004)规范及其他专门规定要求。4、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承载力和变形特征。5、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整治建议;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明确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水位,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7、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场地勘察,应划分场地类别,判断场地土类型,划分场地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必要时应对地层进行液化判别。8、当有可能采用桩基础时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第4.2节要求。9、当存在基坑开挖
5、、支护、降水问题时,应遵守(GB500212001)第4.8节要求,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第4.2节要求。10、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特点,除完全可确定为天然地基的情况,可只提供天然地基的相关设计参数外,其余均应提供可能采用的其他类型地基基础方案(桩基、地基处理等)的设计参数;桩基设计参数应按规范GB500212001和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分别进行提供。11、对黄土、膨胀土等特殊性岩土及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尚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12、当场地存在边坡或整平后存在边坡时,应对场地边坡进行勘察;边坡工程的勘察要求另详。13、本钻孔图根据现有建筑方案布置,当方
6、案调整时,钻孔位置需相应调整。(三)布孔原则及孔深控制布孔原则:本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初步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我院布设。岩土工程初步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按中等复杂地基布置,勘探点间距40100m,勘探点按建筑物及基坑轮廓布设,控制性钻孔占总孔数的1/3以上,并尽量控制整个场地。孔深控制:高层建筑物场地控制孔进入中等风化岩层57m,一般性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岩层5m以上,共设计布孔20个。(四)完成工作量我院于2012年8月1日进场,至2012年8月12日完成钻孔20个,总进尺410.60m。本次勘察取原状土样10组,进行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6组土常规实验、4组颗粒分析试验);取中风化岩样6组进行饱和抗
7、压强度测试;取地下水样2组,做侵蚀性CO2分析和简分析。(五)勘察质量评述本次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依据国家有关规范及甲方的有关要求,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勘察,经综合分析对场地地基岩土层进行评价:1、本次初步勘察的勘探点间距按中等复杂地基进行布置;控制性勘探点数量为13个,占65,满足规范要求;取样及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试孔18个,占90%,满足规范要求;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数量为10组,标准贯入试验24段,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12段,满足规范要求;土层及全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85100,砂层岩芯采取率80%,强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6575,中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8090,满足规
8、范要求。2、钻孔位置放样:以长江南路已知控制点为基准点,采用全站仪测定钻孔孔位和高程。勘探点坐标为XX独立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3、本次勘察执行下列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土工
9、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属湘江级阶地,邻近湘江,现为荒地、菜地等,场地东低西高,地面标高36.6044.70m,西侧为长江南路,东侧为滨江路,交通便利。 (二)地层岩性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组成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耕植土、粉质粘土、粉砂、细砂、粗砂、砾砂,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砾岩等。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自上而下依次概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1)杂填土(Q4ml):灰褐、褐红、褐黄等色,色杂,松散至稍密状,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主要由粘性土、砾
10、石及建筑垃圾等组成。层厚为0.304.20m,平均厚度1.86m,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2)耕植土(Q4pd):灰褐、褐黄色,结构疏松,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及有机质,为场地表层土。层厚为0.200.90m,平均厚度0.59m,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及东侧。(3)粉质粘土(Q4al+pl):褐黄、灰黄色,局部褐红,硬塑,局部含少量砾石,约1015%,砾径0.53cm,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为1.7010.20m,平均厚度4.01m,该层场地均有分布。(4)粉砂(Q4al+pl):褐黄、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颗粒成分均匀,岩芯呈土柱状。层厚为0.7010.40
11、m,平均厚度3.28m,该层场地均有分布。(5)细砂(Q4al+pl):浅黄、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颗粒级配较好,岩芯呈散状。层厚为1.5010.00m,平均厚度6.28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6)粗砂(Q4al+pl):灰黄,黄褐色,稍密中密状,饱和,粗砂占5570%,泥质含量1020%,其余为砾石,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层厚为5.008.10m,平均厚度6.55m,该层仅ZK15、ZK20有揭露。(7)砾砂(Q4al+pl):灰黄、褐黄、灰褐等色,中密状,饱和,大于2mm颗粒含量占3045%,泥质含量1020%,其余为砂,主要矿物成份为
12、石英、长石、云母等。层厚为1.6010.30m,平均厚度5.45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东北侧及西北角。2、白垩系 (K)场地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砾岩,局部地段分布有泥质粉砂岩,呈互层形式出现。砾岩以灰、灰褐为主,局部夹褐红色,岩性不均匀,胶结程度不一,风化不均匀,泥质粉砂岩以褐红色为主,局部夹紫红色。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以下三个风化带。(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1:褐红、局部夹紫红色,可见原岩结构,风化呈硬塑坚硬粘性土状,局部夹强风化岩块。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内,仅ZK2、ZK8、ZK14钻孔有揭露,厚度0.403.60m,平均厚度1.75m。层顶埋深标高26.0338.43 m。(2)强风化泥质粉
13、砂岩2:褐红、局部夹紫红色,节理裂隙极发育,岩石破碎,岩芯呈块状、碎块状。该层仅ZK1有揭露,厚度0.8m。层顶埋深标高29.85 m。(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3:褐红、局部夹紫红色,中风化,泥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岩石较新鲜,岩质较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岩芯呈柱状、短柱状。该层仅ZK2、ZK7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802.00 m。层顶埋深标高30.49 34.83m。(4)全风化砾岩1:褐红色,可见原岩结构,全风化,风化呈中密密实砂土状,含砾石,局部夹强风化岩块。该层层厚1.7010.70m,平均厚度4.67m。层顶埋深标高31.44 38.35m,主要分布于
14、场地西南角。(5)中风化砾岩2:灰、灰褐局部夹褐红色,中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钙泥质胶结,属较硬岩类,岩石完整,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为级。为场地下伏基岩,该层揭露厚度0.605.80m,平均揭露厚度4.90m。层顶埋深标高21.13 34.44m。(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上覆杂填土、耕植土含上层滞水,粉质粘土、全风化泥质粉砂岩1为相对隔水层,粉砂、细砂、粗砂、砾砂中含中等较丰富的孔隙水,强风化泥质粉砂岩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3、中风化砾岩2含少量裂隙水。场地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及湘江河水水力联系密切,旱季地下水向湘江排泄,雨季湘江水反向补给场地地下水。根据钻孔内水位实测资料,场地稳定水位高程为36
15、.6144.73m。引用附近场地资料,含水层渗透系数为22.8m/d(经验值)。具体取值,待详勘后进一步确定。在钻孔ZK4和ZK19中取地下水样进行侵蚀性CO2和水质简分析,PH值为6.877.14,侵蚀性CO2含量均为0.00mg/L,HCO3含量为4.306 7.722mmol/L,表明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仅具有微腐蚀性。项目岩土名称触探类型统计数量范围值(击)平均值(击)修正值(击)变异系数填土标 贯83.010.06.54.90.353粉质黏土1标 贯248.717.912.912.00.187粉质黏土2标 贯289.126.718.817.50.209粉土标 贯
16、88.612.010.09.30.109粗砂标 贯69.912.711.710.60.105圆砾重(2)1775.542.813.813.10.361全风化岩1标 贯914.218.515.714.90.087强风化岩2重(2)921.045.728.524.00.251 (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1、根据室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场地主要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略)2、根据室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粉砂的颗粒级配指标统计见表3:(略)3、根据动力触探试验资料,场地主要岩土层的标贯、动力触探指标统计见表4:(略) 4、根据室内岩石力学强度试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物理力学强度指
17、标见表5: (略) (五)场地地震效应1、场地抗震类别划分拟建场地平坦开阔,无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2、场地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划分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划分:杂填土、耕植土为软土,粉砂、细砂为中软土,粉质粘土、粗砂、砾砂、全风化岩1、1为中硬土,强风化2,中风化3、3为岩石。拟建场地土属于中硬场地土,建筑物场地类别为类。3、地震动参数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划分,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六)不良地质作用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场地未发现活动性断裂构造,场地地
18、貌类型较单一,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三、场地岩土工程初步分析评价(一)场地稳定性评价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周边地区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貌属湘江级阶地,地势西高东低,场地稳定性较好。(二)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初步评价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现对场地内各岩土层工程特性评述如下:1、杂填土:主要由粘性土和由建筑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局部稍密状,为新近堆填,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层。2、耕植土:松散状,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3、粉质粘土:硬塑状,层位较稳定,力学性质较好,压缩性中等,可作拟建一般建筑物(地下
19、车库)天然地基持力层。4、粉砂:稍密状,层位稳定,但力学性质较差,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5、细砂:稍密状,层位不稳定,力学性质较差,且场地仅局部分布,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6、粗砂:稍密中密状,层位不稳定,且场地仅局部分布,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7、砾砂:中密状,场地均有分布,力学性能较好,但层位起伏较大,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三)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1、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分析(1)取样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拟建场地分布的粉质黏土和粉砂均采用薄
20、壁式取土器取的原状土样,取样方法为贯入法,尽量减少对岩土结构的扰动。土试样等级为级,可满足室内试验各项要求。(2)取值标准a、岩土试验取值标准:密度与比重均取两个测值的平均值;界限含水量取三个测值的平均值;土的压缩性指标在ep关系曲线上取100kPa与200kPa对应的e1与e2值计算所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曲线上求得,试验方法采用直剪和三轴剪对比进行。b、成果报告中主要岩土参数的取值:抗剪强度指标取标准值,压缩性指标及湿密度取平均值。2、岩土参数的选定(1)根据本次勘察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各主要岩土参数选定见表6:(略) (2)根据本次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资料并结合本地
21、经验,对场地内各岩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见表7:(略) (四)基础选型初步分析评价拟建楼均为高层建筑物,对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对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天然浅基础方案不能满足要求,建议基础型式采用桩基础方案,可采用筏下桩基或静压预制桩方案,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砾岩2。基础选型的具体评价及基础选用方案待场地进一步详细勘察后确定。(五)基坑工程初步分析评价1、基坑周围环境条件 场地东北侧拟建一层地下车库,地下车库标高及高度暂未确定,场地现为原始地貌,较平坦,地下车库周边无建筑物。北侧距用地红线约7m,东侧距用地红线15m。 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后,坑壁主要揭露的地层为杂填土、耕植土、硬塑粉质黏土及粉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r 高层住宅 一期 岩土 工程 初步 勘察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