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p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p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文档.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 项目概况51.1.1 项目名称:51.1.2 项目法人:51.1.3法人代表:51.1.4 建设地点51.1.5 企业性质:51.1.6企业概况:51.1.6 建设规模及内容:51.1.8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51.1.9 建设性质:61.1.10 可研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61.2编制依据和原则61.2.1编制依据61.2.2编制原则71.2.3研究范围71.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71.3项目概况81.4结论与建议1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2.1 项目
2、建设背景122.1.1预拌混凝土发展历程122.1.2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现状142.1.3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72.1.4预拌混凝土行业展望182.2 项目建设必要性182.2.1混凝土工业发展趋势的需要182.2.2适应城乡建设发展的需要202.2.3市场潜力巨大212.2.4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为政府减负21第三章 市场分析213.1产业政策逐步完善,立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233.2散装水泥行业协会发挥了积极作用23第四章 技术可行性分析264.1执行技术标准264.2生产设备选型方案284.2.1搅拌设备284.2.2主要设备294.3技术方案304.3.1生产流程304.3.2工艺流程344
3、.4消耗指标354.4.1材料消耗(各种强度型号平均计算)354.4.2能耗35第五章 原料来源、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365.1能源供应365.1.1水365.1.2电365.1.3暖365.1.4柴油365.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375.2.1项目规模375.2.2产品方案375.3生产时间37第六章 总图运输和公用辅助工程386.1建设规模386.2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386.2.1项目建设地点选择386.2.2项目区自然条件386.3设计指导思想396.4总图运输396.4.1总平面布置396.4.2站区道路主要设计技术条件416.4.3运输组织及运输工具416.5建筑工程426.5.1设计依
4、据426.5.2设计要求426.5.3主要建筑物见下表436.6公用工程446.6.1供电工程446.6.2给排水工程45第七章 节能设计477.1概述477.2工艺节能措施477.3电气节能措施487.4管理节能措施487.5管理节能措施48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498.1设计依据498.2主要污染源及对环境的影响508.2.1主要污染源508.2.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508.3环境保护措施508.3.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508.3.2环境保护措施518.4环境保护预期效果52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39.1设计依据539.2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539.3主要防范措施549.3.1采用安全
5、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549.3.2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549.3.3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559.3.4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559.4消防559.4.1设计依据559.4.2总平面与建筑单体569.4.3消防给水569.4.4消防电气57第十章 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58 -10.1 项目建设期- 58 -10.2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58 -第十一章 项目管理6011.1项目实施程序6011.2组织机构6011.3人力资源配置6011.4人员培训61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212.1建设投资估算6212.1.1投资估算的范围与依据6212.1.2编制说明6212.1.3工程
6、费用估算(详见附表1)6312.1.4预备费6312.2流动资金估算6312.3第一期工程投资计划6312.4第一期工程资金筹措63第十三章 经济评价6413.1基本数据(以下测算均为第一期工程)6413.2财务评价65BEP=66第十四章 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6714.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风险分析6714.1.1投资进入的政策环境6714.1.2投资进入的市场环境6714.1.3投资决策控制机制6814.2项目投资风险分析6814.2.1项目建设阶段风险分析6814.2.2项目运营管理风险分析69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7115.1结论7115.2建议7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
7、目名称:XXXX商混有限公司搅拌站建设项目1.1.2 项目法人:XXXX商混有限公司1.1.3法人代表:1.1.4 建设地点:XX县三峡工业园区1.1.5 企业性质:个人独资企业1.1.6企业概况:XXXX商混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00万元。现有64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9人。1.1.6 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新建商混搅拌站1座,占地136亩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区、办公区4000.00平方米;实验区3000.00平方米;商砼区13800.00平方米;停车场及修理场6000.00平方米;仓库、地仓及地磅10000.00平方米;料场12000.00平方米;预制场10000.0
8、0平方米。配套设备:120型搅拌站生产线一条;泵车1辆;地泵1台;地磅1台;搅拌运输车辆5辆。1.1.8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投资规模:项目建设投资5500.00万元,其中:一期建设投资3500.00万元;二期建设投资200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1.1.9 建设性质:新建1.1.10 可研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XX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2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4.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国家建设部;5.散装水泥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9、;6.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7.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1995全国建筑工业会议);8.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9.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7部局(2004第5号);10.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三版;12.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及当地水文、地质、气向资料。13.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协议。1.2.2编制原则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规范;工业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先
10、进水平;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尽量减少工程投资。1.2.3研究范围根据国家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阐述项目建设的理由及必要性,提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类别、性质,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阐述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提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偿债能力和抗风险分析,对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1.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
11、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预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混凝土预拌化是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国混凝土业今后的发展方向。1、建设工程集约化、专业化的需求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170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体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业依靠技术进步,改造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2、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水
12、泥、骨料、水等无法准确计量,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施工,容易出现质量事故。而预拌混凝土生产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独立的试验室严格按照配合比,采用微机控制方式,通过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尤其是使用了外加剂和活性掺和料生产的高强度混凝土,不但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容易形成的质量隐患。3、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志广泛使用预拌混凝土,能大大减少噪音、粉尘、道路污染问题,解决了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等问题,也减轻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1.3项目概况(一)拟建地点:XX县三峡工业园区(二)建设规模与目标年生产能力30万m3商混生产线一条。(
13、三)主要建设条件1、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本项目规划用地58800m2 ,拟建项目用地符合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2、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项目选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市场供应条件:除主要生产设备需外购外,原辅材料供应近邻北镇沙石料厂、周边水泥厂且交通便利、市场顺畅,货源充足。4、政策保障条件: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的多个文件,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建设总投资5500.00万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3500.0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200
14、0.00万元。本次建设为一期工程,建设投资3500.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3271.80万元,设备费用1437.00万元;其它费用291.20万元。流动资金500.00万元。共3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9600万元;税后年利润549.42万元(正常年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项目建设资金3500.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1-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商品混凝土m330万一期工程2总建筑面积m258800一期工程3总定员人64一期工程4建设总投资万元35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000流动资金万元500
15、5筹措方案自筹企业自有资金万元50007年经营收入万元9600以下均为正常年份8年总成本费用万元8339.45年经营成本万元8034.399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52810年利润总额万元732.5511年所得税万元183.1412年所得税后利润万元549.4213投资利润率%18.3114财务净现值万元747.7215内部收益率%11.7216全部投资回收期年7.4不含建设期17建设工期年11.4结论与建议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推动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建于基础配套条件良好的
16、,环境优越。市场调查数据表明XX县及周边县市对预拌混凝土需求量较大,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项目采用的工艺设备较为先进,生产工艺为国内目前通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9600万元,利润总额732.14万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竞争力水平分析,项目建成后,企业在该区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只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完全能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市场前景看好。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明显。(二)建议1、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2、按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项目管理,推行限额设计,加强
17、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3、由有资质的单位做好地质勘察,为工程提供基础技术支持。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预拌混凝土发展历程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而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预拌混凝土属性: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为了区
18、分20世纪50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中搅拌混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但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与国际接轨,仍称其为预拌混凝土,统观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具有建材行业的一般特性。周期性:由于整个建筑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这也相应影响到建材行业,使其具有了季节性,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地域性:由于建材行业受到有效运距的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异较大。投资拉动性: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增长直接受房地产施工及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增长的影响,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和水泥等其它建材产品一样直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这从整个商品混凝土行
19、业的发展历史都可以看到这个因素对行业影响的清晰脉络。具有规模效应: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保供能力。同时由于混凝土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生产属于简单加工性质,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生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区域市场设备产能容易过剩,宜引发价格竞争;单一企业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由于混凝土行业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进入行业的企业也由其区域、发展状况等而有所不同。商品混凝土行业进入者情况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如各地建工及市政施工企业;国外专业混凝土公司,如Hanson、Rinker等;商
20、品混凝土上游材料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发展而来,如华新水泥等;房地产开发商(业主)的关系人(表现在发展成熟地区仍不断有新进入企业);有一定资金和行业相关背景的私营业主;有一定资金但没有任何相关行业背景的冒然进入者。仅以2005年上海企业构成为例,国营企业占总数47.18%;合资企业占总数26.06%;民营企业占总数19.01%;集体企业占总数7.74%。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逐步由国有转向民营企业。2.1.2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现状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如没有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开拓十分艰难。建
21、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2004年国家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号令),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
22、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办法同时还指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使用预拌混凝土。各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设备。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哈尔滨市、广州市等地区都出台了新的有关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方面的地方政策法规;为了更好的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上海、北京等地的混凝土协会都出台了混凝土行业协会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品 混凝土 搅拌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