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毕业论文设计.doc
《w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毕业论文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w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毕业论文设计.精品文档.目 录第1章 绪论 0第2章 黄土的成因以及工程性质.02.1 概述 02.2 黄土的堆积时代及代表地层 12.3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 12.3.1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 1 2.3.2 湿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 22.4 黄土的结构特征 22.5 黄土的湿陷机理 32.6 新近堆积黄土特性 4第3章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43.1 地基处理的目的以及采取的措施 43.2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 53.3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5第4章 夯实水泥土桩的设计与计算 84.1 工程地质概况 84.2 确定是否要进
2、行地基处理 94.3 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94.4 夯实水泥土桩概述 104.5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作用原理 104.6 夯实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影响因素 124.7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13第5章 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235.1 施工前的准备 235.2 成孔 235.3 制备水泥土 245.4 夯填成桩 245.5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55.6 施工质量保证 255.7 质量检验 26第6章 结论与展望276.1 结论 276.2 对今后地基处理发展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27参考文献28第1章 绪 论黄土在全世界分布面积达1300万k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9.3%,主
3、要分布于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分布于大陆内部,温带荒漠和荒漠地区的外缘,或第四纪冰川地区的外缘。我国黄土分布面积约64万。其中具有湿陷性的约27万,分布在北纬之间。而有时我们也不得不在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上进行建设。当然必须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地基处理。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采用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生物的方法,或综合应用上述方法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以形成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要求的人工地基,称为地基处理。可以将采用各类地基处理方法形成的人工地基分为二类:一类是天然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普遍的改良,类似于均质地基,这类人工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基本上与原天然地
4、基,或者说与浅基础的相同,不同的是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得到改善;另一类是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根据地基中增强体的方向又可分为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技术能够较好利用增强体和天然地基两者共同承担建(构)筑物荷载的潜能,因此具有比较经济的特点。复合地基技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因此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我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我国应用的复合地基类型主要有:
5、由多种施工方法形成的各类砂石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土桩、灰土桩复合地基,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薄壁筒桩复合地基,加筋土地基等。复合地基技术在房屋建筑(包括高层建筑)、高等级公路、铁路、堆场、机场、堤坝等土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复合地基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2章 黄土的成因以及工程性质2.1 概 述黄土按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一般认为不具层理的风成黄土为原生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运和重新沉积而形成的为次生黄土,具有层理,并含有较多的砂砾和细砾。黄土一般分为湿陷性黄土、非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
6、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之为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无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之为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称之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称之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2.2 黄土的堆积时代及代表地层我国黄土堆积时代包括整个第四纪。形成于距今120万70万年之间的下更新世()午城黄土和形成于距今约70万10万年;之间的中更新世()离石黄土称为老黄土,其大孔结构多已退化,一般仅在黄土的上部有轻微湿陷性,或在大压力下有湿陷性。黄土分布普遍,厚度为5070m,
7、在黄河中游最厚可达170m。覆盖在上述黄土及河谷阶地之上的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形成于距今10万0.5万年。全新世早期()堆积的黄土,形成于距今5000年以内。黄土和黄土土质相近,均匀、疏松,大孔和虫孔发育,具垂直节理,有较强烈的湿陷性,称之为新黄土,此层黄土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在全新世上部,部分地段还有新近堆积黄土存在,称为黄土,为最新堆积物,其工程特性与一般湿陷性黄土差别很大。2.3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2.3.1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1)颗粒组成:不同地质时代的黄土,其颗粒组成不同。(2)干容重:变化范围一般在11.416.9之间。干容重是衡量黄土密实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土的湿陷性也
8、有较明显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干容重越小,湿陷性越强;反之,则弱。(3)孔隙比:变化范围一般在0.851.24之间,大多数在1.01.1之间。孔隙比是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土的孔隙比越大,湿陷性越强。(4)天然含水量: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湿陷性和承载力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含水量低时,湿陷性强烈,但土的承载力却较高,随着含水量的增大,湿陷性逐渐减弱。(5)饱和度:湿陷性黄土的饱和度在15%77%之间变化,多数为40%50%,亦即处于稍湿状态。稍湿状态的黄土,其湿陷性一般比很湿的土要强。随着饱和度的增加,湿陷性减弱。当饱和度接近于80%时,湿陷性就基本消失。(6)液限:是决
9、定黄土性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液限在30%以上时,黄土的湿陷性较弱,且多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当液限小于30%时,则湿陷一般较强烈。液限越高,黄土的承载力也越高。2.3.2 湿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2.3.2.1 压缩性压缩性是土的一项重要工程性质,它反映地基土在外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压缩变形的大小。对湿陷性黄土来说,压缩变形是指地基土在天然含水量条件下受外荷作用时所产生的变形,它不包括地基受水浸湿后的湿陷变形。湿陷性黄土的压缩性质指标我国目前仍用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来表示。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压缩系数介于0.11.0之间,除受土的天然含水量影响外,地质年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和早期黄土,其压缩性多为
10、中等偏低,或低压缩性,而晚期和黄土,多为中等偏高压缩性。新近堆积黄土一般具有高压缩性,且其峰值往往在压力不到200时出现,压缩系数最大值达1.02.0。2.3.2.2 抗剪强度黄土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土的含水量和密实程度。含水量越低,密实程度越高,则抗剪强度越大。当黄土的天然含水量低于塑限时,水分变化对强度影响最大,随含水量的增加,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都降低较多,但当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时,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减小,而超过饱和含水量时,抗剪强度变化不大。当土的含水量相同,则密实程度越大,即土的干重度越大,抗剪强度越大。在浸水过程中,黄土湿陷处于发展状态,此时,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最多,但当黄土的湿
11、陷压密过程已基本结束,此时土的含水量虽然很高,但抗剪强度却高于湿陷过程。因此,湿陷性黄土处于地下水位变动带时,其抗剪强度最低,而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黄土,抗剪强度反而高些。2.4 黄土的结构特征2.4.1 结构概述我国黄土的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区域性变化规律,由西北部的粒状架空接触式结构逐渐过渡到东南的凝块镶嵌胶结式结构,这种显微结构的地区性和黄土湿陷性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的总趋势相吻合。构成黄土结构体系的支柱是骨架颗粒,其形态表征传力性能和变形特征,其连接形式直接影响黄土结构体系的胶结强度,而排列方式决定结构体系的稳定性。2.4.2 骨架颗粒的形态骨架颗粒的形态分为粒状和凝块状两种。在西北地区以粒
12、状为主,一般为碳酸盐牢固胶结,有较大的刚性,由于气候干燥,加固黏聚阻碍了土体有效压密,在浸水条件下易产生强烈湿陷。而东南部地区的集粒和外包黏土颗粒,质体柔软,刚性差。凝块是由柔性集粒进一步软化合并而成,刚性更差。随着凝块的形成和增多,作为黄土特点的湿陷性将完全消失。在黄土中,粒状和凝块同时存在,但一般西北部以粒状为主,东南部以凝块为主,中间地带粒状、凝块都有。2.4.3 骨架颗粒的连接形式骨架颗粒的连接形式分点接触和面胶结两种。点接触:颗粒直接接触,接触面很小,连接强度主要由接触点处的盐晶胶结造成的加固黏聚力所成,在水浸入时,部分盐晶溶解,削弱了连接强度,即使在较小的压力下,这种连接也极易破坏
13、。面胶结:接触面积较大,接触处有较厚的黏土膜或集聚相当多的黏土片,同时也夹有盐晶薄膜的连接,这种连接具有较高的强度,在浸水条件下剩余强度要比点接触为高,在自重压力下浸水将不会湿陷。由此可认为点接触易发生湿陷,且湿陷速度快,而面胶结则不易湿陷,其速度也较慢,但连接形式与气候条件、碳酸钙淋溶和黏土化程度有关,气候干燥的西北地区,点接触连接占优势,东南地区面胶结占优势,介于两者之间的地区往往两种连接形式同时存在。2.4.4 骨架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孔隙黄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孔隙,其中与其骨架颗粒排列方式有关的有大孔隙、架空孔隙和镶嵌排列孔隙等。大孔隙为一般肉眼可见的孔隙,一般占孔隙总体积的6%18%,不是
14、产生湿陷变形的主要原因。架空孔隙是由一定数量的骨架颗粒松散堆积所造成的孔隙,孔径远比构成孔隙的粒径为大。当水浸入并削弱连接强度时,在一定压力下就会失去稳定,孔隙周围的颗粒落人孔内,造成湿陷现象。点接触连接的架空孔隙比面胶结连接的架空孔隙更容易产生湿陷。镶嵌排列孔隙是指颗粒在平面排列成犬牙交错,在空间呈镶嵌排列所构成的孔隙,较周围粒径为小,因而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发生湿陷。在黄土中架空孔隙和镶嵌排列孔隙往往同时存在,由于气候干燥盐晶胶结形成的加固黏聚力,阻碍了土体的有效压密,架空子孔隙占优势,因此极易湿陷。2.4.5 黏胶颗粒的赋存状态黏胶颗粒的赋存状态同样随地区变化有明显不同,西北地区大部分黏胶
15、颗粒被碳酸钙胶结成集粒或胶结在碎屑颗粒周围,作为一个整体颗粒成为结构体系的骨架,很少单独分散存在,因此在连接处只有很薄一层黏土膜胶,而大量的黏胶颗粒不能发挥黏结作用。在东南地区随着碳酸钙的淋失,构成集粒的黏胶颗粒变软,并互相黏结为凝块,部分黏胶颗粒分散在孔隙溶液中充填孔隙,水分蒸发缩聚到颗粒连接处,使颗粒间由接触连接变成胶结连接形态。2.4.6 碳酸钙的存在形式原生碳酸钙碎屑颗粒只起骨架颗粒的作用,不起胶结作用。微晶粉末状碳酸钙均匀分布在黄土中,将细碎屑胶结成集粒或胶结在碎屑颗粒的表面。在非常干旱的荒漠地带,几乎不发生钙的淋溶,因此碳酸钙碎屑颗粒占优势。在潮湿地带,钙的大量迁移,往往富集于某一
16、层位或大孔隙内。只有在大陆性的干湿交替并以干旱占优势的条件下,使存在于碎屑内的钙质缓慢淋出,将附近已凝聚的黏胶颗粒群进一步胶结成集粒,致使未经压密的土体逐渐变成多孔的松散土体,形成导致黄土湿陷的特殊结构。因此,黄土的微观结构是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反映了黄土的堆积方式、堆积环境以及堆积后的风化成土作用和应力历史的变迁过程,它是在特定条件下地球物理化学作用的综合,是包含湿陷性形成在内的一切物理化学过程的产物。2.5 黄土的湿陷机理对黄土的湿陷机理,国内外学者有种种假说,如毛细管假说、溶盐假说、胶体不足说、欠压密理论和结构学说等。其中欠压密理论有较多的拥护者。该假说认为黄土是在干旱和半干
17、旱条件下形成的,在干燥少雨的条件下,由于蒸发量大,水分不断减少,盐类析出,胶体凝结,产生了加固黏聚力,在土湿度不很大的情况下,上覆土层不足以克服土中形成的加固黏聚力,因而形成欠压密状态,一旦受水浸湿,加固黏聚力消失,就产生湿陷。2.6 新近堆积黄土特性新近堆积黄土与一般湿陷性黄土相比有以下特点:(1)具有略高于黄土的天然含水量;(2)大都具有高压缩性,且压缩系数峰值多在0150压力段出现,在0200压力下的压缩曲线为前陡后缓,与黄土的前缓后陡有明显区别;(3)液限多在30%以下;(4)同一场地新近堆积黄土的湿陷性与承载力有差别。第3章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3.1 地基处理的目的以及采取的措施地基
18、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土质差异很大、地基条件区域性很强,因而地基处理这门科学特别复杂。地基处理的对象是对天然的软弱地基和人工堆填地基进行加固,以满足各类土木建筑和水利、交通、石化、电力等工程的技术要求。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软弱地基和人工堆填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防止地震时液化;消除特殊性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事先要选择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场地上从事工程建设,而且有时也不得不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基上进行建设,另
19、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结构物的荷载日趋增大,高层建筑层数越来越高,对变形要求也越来越严,因而原来一般可被评价为良好的地基,也可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非进行地基处理不可。所以,不仅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结构物选定最合适的基础型式、尺寸和布置方案外;而且要善于选取最恰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改善地基条件,这些措施应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1)改善剪切特性:地基的剪切破坏以及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取决于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以及减轻土压力,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2)改善压缩特性:需要研究采用何种措施以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借以减少
20、地基土的沉降。另外,防止侧向流动(塑性流动)产生的剪切变形,也是改善剪切特性的目的之一。(3)改善透水特性:由于在地下水的运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此,需要研究采用何种措施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或减轻其水压力。(4)改善动力特性: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一部分轻亚黏土)将会发生液化。为此,需要研究采取何种措施防止地基土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等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3.2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地基处理的核心是处理方法的正确选择与施工实施。而对某一具体工程来讲,在选择处理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21、如建筑物的体型、刚度、结构受力体系、建筑材料和使用要求,荷载大小、分布和种类,基础类型、布置和埋深,基底压力、天然地基承载力、稳定安全系数、变形容许值;地基土的类别、加固深度、上部结构要求、周围环境条件、材料来源、施工工期、施工队队伍技术素质与施工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对地基条件复杂、需要应用多种处理方法的重大项目还要详细调查施工区内地形及地质成因、地基成层状况、软弱土或不良土层厚度、不均匀性和分布范围、持力层位置及状况、地下水情况及地基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施工中需考虑对场地及邻近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占地大小、工期及用料等。只有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
22、保施工质量的原则拟订出地基处理方案,才能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其中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资料。(2)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等因素,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另外。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也可选用加强结构措施(如设置圈梁和沉降缝等)和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3)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处理效果、材料来源及消耗、机具条件、施工进度、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根据安全可靠、施工方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毕业论文设计 湿陷性 黄土 地基 处理 毕业论文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