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能限时练-12-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共6页).doc
《浙江省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能限时练-12-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能限时练-12-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提能限时练(十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建议用时:40分钟,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在各种生存实践活动中,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经历和体验,这各种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会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和水准,就会形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境界的构成不能单从人或者单从世界来了解,应从广义的人生发展、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来把握。现代意义上的境界,首先指人生境界,是人在生存实践中的精神修养及思想觉悟程度,是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自觉和对生命意义、幸福感的感悟水平,也包含人生实践中审美的境界。怎样理解人生境界?首先,人生境界不是自然界进化而成的物质实体
2、,也不是主体心灵自生的幻影,而是人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和圆融一体;这种人与世界的统一关系着重体现在人对自身生存实践的觉解与对宇宙人生意义的体悟的不同程度、层次和水平上。其次,境界作为人与世界的交融统一,不是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观统一,即那种外在的客观物理属性与内在的主观心理意识在认识上的统一,而是存在认识论层面上的统一,即在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生存活动的人生实践过程中所实现的统一。这种交融统一,体现为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再次,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个体内在性,是指人生境界作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悟总是一种个人独特的内在体验,它是个体由觉悟而生的内心的澄明;生成性,即在稳定和
3、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张力,它表示某种东西正在发生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生成并有自动、自在、自然之意。人生境界是人们通过自身锻炼修养、提高觉解水平而不断生成的,而觉解是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境界的生成取决于人们对自身生存实践及其意义的觉解。由于觉解的层次和程度不同,造成人生有多种境界、多重境界。不同的人对生活的自觉和了解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因而,尽管每个人都面对着相同的宇宙,置身于大致相同的生活之流中,但是,生活对每个人却显示出不同的意义,从而每个人处身于不同的人生境界中。在人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觉解程度和层次,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而审美境界则是其中一个比较高层次的
4、精神境界。审美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求主客体之间实现“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从心境来说,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性和有限性,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所以,审美境界不同于、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是诗意的提升和凝聚。(选自朱立元实践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人生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是人对宇宙或人生的觉悟和对生命价值、幸福感的感悟程度,它的构成是单方面的。B是人对自身生存实践的觉解和对宇宙人生意义的体悟的多种境界,既非实体,亦非心灵幻影。C外在的物理属性与主体内在的精神意识在认识上的统一,形成了人与
5、世界的交融境界。D主体在客观外物的影响下被动地发生的动态过程,是自然出现的一种内心澄明的体验。B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的能力。A项,“它的构成是单方面的”错,原文第2段第1句说“境界的构成不能单从人或者单从世界来了解,应从广义的人生发展、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来把握”。C项,与原文文意相悖,原文第3段说“不是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观统一,即那种外在的客观物理属性与内在的主观心理意识在认识上的统一”,选项属于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观统一。D项,不符合原文文意,原文第3段最后一句说的是“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生成并有自动、自在、自然之意”。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理解人生境界这个概念,
6、要把握广义的人生发展和人与世界的关系。B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双向建构关系,靠人的实践活动把两者联结起来。C提高人生境界的层次,必须提高人对自身生存实践及其意义的觉解。D人生境界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就是审美境界。D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D项,以偏概全,原文第4段说的是“审美境界则是其中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选项简单地将“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与“审美境界”等同,与原文文意不符。3根据本文内容,概括“审美境界不同于、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的理由。【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的能力。首先,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一要说明为何审美境界“不同于”一般的人
7、生境界,二要说明为何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其次,锁定信息区间,归纳整合要点。“审美境界不同于、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出现在原文第4段最后,答题信息区间应在第4段“审美有一个基本条件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从审美境界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心境两方面进行概括即可。【答案】审美境界是“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是有诗性之美的。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主体眼前的功利性和有限性,是相对自由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中华先民的生活中,对诗意的追求是最显著的民族特征之一。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诗言志”首见于尚书尧典,虽说它不一定真是产生于尧舜时代,但它在
8、先秦时代早已深入人心,且绝非仅为儒家一派所独自信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赵文子之言曰“诗以言志”,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皆为明证。后人或以为“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不同的诗学观念,其实在最初,“志”与“情”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正如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所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到了屈原,便径以“抒情”为作诗旨趣。九章惜诵云:“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他用“情”字来概括自己的全部精神活动和心理状态,正与前文所说的“志”可以互训。由此可见,中华先民对诗歌的性质有着非常一致、非常明确的认识:诗歌是抒写人类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文本,与人生无关的内容在诗国中是
9、没有立足之地的。从表面上看,古人极其重视诗的实用价值,闻一多指出:“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生活。”(神话与诗)正因诗歌具有如此巨大的实用价值,孔子才会恺切地以学诗经来教育弟子。也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诗经才得以跻身于儒学经典之列。然而只要我们把关注的重点回归到作品本身,只要我们仔细考察那些作品的发生背景,那么就能得出如下结论:一部诗经,除了少数祈福禳灾的祭歌与歌功颂德的颂词之外,其余的都是“诗言志”的产品,而诗经的这种性质也就奠定了整个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方向,正如清人袁枚所说:“自三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8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限时 12 实用 论述 文本 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505358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