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共5页).docx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西方差异 思维方式我曾看过一则故事:有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1伦理型与认知型比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政治伦理型西方思维方式科学认知型 地理环境半封闭、大陆型地理环境:开放性、海洋 经济小农经济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发达 代表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出于忧患意识,关注政治伦理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智者:出于好奇、“惊异”思维中心伦
2、常治道认知自然政治 + 伦理 + 哲学 +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体验= 人生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哲学家 = 政治家 = 道德家 = 文学家/诗人哲学 + 科学 = 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哲学家 = 自然科学家孔子哲学: 以 “仁”、“礼” 为中心 科举制度:读书人醉心于科举,埋头于八股近现代西方人:发扬古希腊崇尚自然、追求知识的传统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受到歧视与打击重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追究宇宙起源,探索万物本质,分析自然构造寻求物质元素,诘问人生目的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科学 重科学、重认知2整体性与分析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性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
3、基础儒家:把自然人性化 道家:把人性自然化1) 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2) 整体的基本范畴:“道”、“气”、“太极”、“理”3) 整体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八卦”整体思维的目标:主客一体实现 “尽善尽美” 的整体和谐境界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阴阳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中国辩证思维方式比较:中国的 “元气说” vs. 西方的 “原子论”“元气说” 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 “原子论” 分析性思维方式: 西方思维方式分析性柏拉图之前:类似中国的 “天人合一” 整体观
4、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 “主客二分” 的思想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分门别类,分析解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笛卡儿:开创西方近代哲学,以 “主客二分” 为原则分析性思维的特点: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分析、研究这个二元世界 分析性思维的两个层次:1.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门别类研究2.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而非静止、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的3.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复杂的世界 3意向性与对象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向性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 把 知、情、意 融合在一起,其中的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
5、意向判断价值标准:以主体意向统摄客观事实,以政治判断统摄真假是非 ,以道德判断作为价值判断判断学术价值标准:重 “经世致用”,重君主的权术和驭民术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哲学文学化,政治伦理化重视 “治人” 与 “人治” 的政治伦理西方思维方式对象性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主客二分,天人对立,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 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持尊重客观的态度理性主义:把主体作为 “旁观者”,对客体进行探究摆脱主体意向而导致客体意识 以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注重真假选择而非伦理规范 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使客体客观化 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4
6、直觉性与逻辑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直觉性儒、道、佛 孟子:“诚”;老子:“道”;玄学家:“无”; 理学家:太极”;佛教:“顿悟 都靠直觉、灵感、顿悟、领会 儒家 孔子:“内省不疚” 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论语:靠直观的自然知识证明道德规范道家 庄子:“道不可言,言而非道” 主张以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觉体悟宇宙本体佛教 禅宗主张 “顿悟”:“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西方思维方式 逻辑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形式逻辑提出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研究论证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断、推理提出两种思维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创立演绎推理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
7、结论提出整个形式逻辑体系 西方中世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从教会的圣经出发 5意象性与实证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意象性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设象喻理, 取象比类形象思维: 通过自我体认形成心中的意象采用:意象 - 联想 - 想象 替代; 概念 - 判断 - 推理 的逻辑论证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集中表现: “立意于象”,“妙象尽意”“微言尽意”,“入理言息”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 西方思维方式 实证性古代希腊人注重:形体,特别是解剖 侧重于事物的要素、结构 重定形,而非定性手工业发达:工匠传统 近代西方实验科学: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方 差异 思维 方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