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设计(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题: 小石桥科目: 音乐教学对象:七年级第二学期 课时: 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中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学唱小石桥,而是让同学们更加进一步了解安徽的徽州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二、教学目标:1、喜欢本单元歌唱与聆听的歌曲,对徽州文化感兴趣,愿意探索与徽州文化有关的知识。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赞美、愉快的情绪表演小石桥。3、认识徽剧,了解徽剧与京剧的关系。三、学生现状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学生上课的表现,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喜欢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上能积极的思考、欣赏、参与实践活动,求知欲很强。识谱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一些传统
2、作品,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讲解有关内容时要做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单一的学习歌曲小石桥或单一的欣赏徽剧,学生的兴趣不浓,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设计课题时通过学习小石桥进一步拓展歌唱主题,丰富课堂内容,学生在参与聆听思考中,学习了有关徽州文化。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学唱小石桥2、难点:认识装饰音记号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安定秩序 2、上课礼仪二、新课导入:今天我想带同学去一下地方,现在请安静下来仔细看段视频,猜猜这是哪里?(播放视频)这是我们安徽省的徽州地区。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
3、徽州,了解徽韵。不知道你们刚才有没有仔细观察视频中徽州建筑,它可是我们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人们将它的特点总结为一句话:肥梁瘦柱内天井,粉壁黛瓦马头墙。这句话很押韵吧,再来看句很押韵的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猜猜这是描写什么的?徽商徽商是中国十大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他们非常厉害吧! 徽商在我们安徽省乃至全国都很有名,那同学们知道我们安徽省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安徽
4、是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安庆市我们安徽省以前的省会,而徽州地区则徽商上的存在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地。三、表演小石桥1、初次聆听 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给同学一种怎样的感受?” 婉转、细腻2、教师范唱 请同学们仔细看歌词,想象一下歌词所描绘的风景。3、学唱歌曲(1)跟琴演唱歌曲(2)师生接唱歌曲,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地方,学唱歌曲难点部分。(3)认识装饰音记号(4)音乐分析这首民歌借描绘“雨后的小石桥”来浓缩如诗如画的徽州风光,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5)跟琴完整演唱歌曲4、民歌分类及特点徽州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及佛教、道教歌曲等。(1)、山歌:
5、节奏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2)、小调:节奏较规整、旋律委婉、细腻(3)、号子:节奏较短促、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 提问:“小石桥属于民歌当中的哪一种?” 小调5、再次有感情演唱小石桥 徽州音乐文化丰富多彩,除了民歌还有戏曲等,那同学们知道徽州有哪种非常著名的戏曲吗?徽剧是目前在徽州地区比较盛行,也受到当地老百信很喜爱的一种地方剧种。四、徽剧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其他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刚刚我们一起了解了徽州的建筑、徽商、民歌、
6、徽剧,那现在我要问问你们了,你们还知道哪些徽州很有名的东西呢?(比如:徽茶,黄山毛峰;徽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现在我还想请同学们来猜猜下面的这几个字是来描绘徽州的哪种物品的?“坚、润、柔、健、细、腻、洁、美” 歙砚。五、歙砚质坚韧、润密,纹理美丽,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刻精细,浑朴大方。被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 歙砚是文房四宝之一,而在中国古代文房四宝是读书人的必备物品,你们可知道,徽州的读书人也很厉害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你们能看清这张图片上的名称吗,这是中国状元博物馆,建立在徽州的休宁县,休宁县从宋朝到清朝一共出了19名文武状元,
7、排在中国所有县城之首,因此休宁县也被誉为:“中国状元第一县”。六、徽州状元七、课堂小结在古老的徽州有着雄伟、壮丽的黄山,风景如画的新安江,更有着勤劳、智慧的徽州人,这不是应正了这样一句话吗“山系人文 水满川”!最后让我们在祖海的家住古徽州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七、教学评价设计:完成课后作业,根据完成情况,自我进行评价八、板书设计: 小石桥 民歌体裁的分类:山歌 小调 劳动号子 装饰音 徽剧 京剧 徽州文化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欣赏徽州建筑和风景的图片导入新课,介绍安徽的名称是“安庆”和“徽州”两地名各取一字的组合,说明了徽州在安徽省的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们学唱小石桥,重点学习装饰音的演唱,经过对比欣赏,辨别该曲目为民歌体裁中的小调,小调的主要特点委婉而细腻。欣赏徽剧,分析徽剧和京剧的关系,京剧是在徽剧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的。为加深学生对歌曲小石桥的印象,进一步介绍了徽州的其它文化,尤其是状元县休宁。最后教师总结。 本堂课根据教学设计,行云流水般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介绍徽剧和京剧之间关系时,同学们认真聆听的眼神和思索的表情令人感动,不难看出他们的自豪感,国粹京剧是在安徽徽剧的基础发展的。不足的地方是介绍徽州其他文化稍多一些,教师讲多了,学生自主发言少了,应更多的启发学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有重点。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