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oc





《[建筑]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建筑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精品文档.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主编部门: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批准单位:青海省交通厅试行日期:2004年1月1日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前 言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改善农村(牧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功能,方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出行,促进物质交流,改善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和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精神,在近几年我省将大量修建农村(牧
2、区)公路,为加强技术管理,便于规划,设计和施工,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编制了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便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有序进行。对于县际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一般采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亦可根据情况采用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请各有关单位将执行本标准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凾告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地址:西宁市五四大街72号,邮政编码:810008),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目 录一、总则101 适用范围102 农村公路分级103 农村公路建设原则104 环境保护二、一般规定201 设计车辆202 计算行车速度203 公路用地204 农村公路建筑限界205 抗震设防三
3、、路线301 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302 行车道宽度303 路肩304 错车道305 视距306 直线307 平曲线半径308 平曲线超高309 平曲线加宽3010 超高加宽缓和段3011 回头曲线3012 纵坡3013 纵坡长度3014 平均纵坡3015 合成坡度3016 高原纵坡3017 竖曲线3018 竖曲线现平曲线的组合四、路基401 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402 路基宽度403 路基横断面404 路基高度405 路基压实406 护坡道407 路基防护408 路基排水五、路面501 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502 标准轴载503 路面结构组成及其类型504 路拱坡度505 路面排水六、桥涵601
4、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602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603 桥面净空604 车辆荷载标准七、隧道(略)八、路线交叉801 农村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802 农村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803 农村公路与铁路交叉804 农村公路与管线等交叉九、沿线设施901 交通安全设施902 交通管理设施903 防护设施904 绿化十、青海省农村公路技术指标表一、 总 则10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各地新建和改建的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和乡道。县道是指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之间及通达行政村(牧委
5、会)的公路。102 农村公路分级农村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补充县道及乡道标准。县道公路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上。乡道公路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103 农村公路建设原则农村公路应根据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合理采用技术指标和技术政策,建设经济实用的道路。农村公路建设原则如下:确保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因地制宜地选用建设标准,提升路网技术水平。尽量利用老路资源和降低工程造价。在利用老路时可以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平、纵指标,新辟路线尽量达到规范的要求。治
6、理公路病害,完善防排水系统和加强安全防护。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农村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104 环境保护农村公路分布面广,总规模大,和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农村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与当地扶贫开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及资源利用等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二、 一 般 规 定201 设计车辆农村公路交通量较小,行驶车辆多为拖拉机、农用车等体积、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各种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如表2.0.1。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单位:m ) 表2.0.1 车辆类型总长总宽总高前悬轴距后悬小客车61.820.83.81.4载
7、重汽车122.541.56.54 注:自行车的外廓尺寸采用宽0.75m,高2.00m。202 计算行车速度各级农村公路计算行车速度,应按表2.0.2 的规定采用。各级农村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表2.0.2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30202015在平原微丘地区县道及乡道的计算行车速度分别采用表2.0.2所列30km/h和20 km/h,;山岭重丘地区的县道和乡道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可分别采用20 km/h和15 km/h。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的各路段长度不宜过短,可在53km范围内灵活掌握。203 公路用地农村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的为路堤或护坡道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
8、(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填深挖路段,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或因防风固沙需要种植多林带时,应根据计算或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农村公路用地范围还应包括必要的服务、安全、交管、停车设施以及绿化、苗圃、养护管理等工程的用地范围。204 农村公路建筑限界农村公路建筑限界横向为行车道宽度加两侧路肩宽度,顶面为公路净高(考虑发展,并留有余地,各级农村公路一律采用4.5m)。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205 抗震设防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地区农村公路的大、中型构造物应进行抗震设计。三、 路 线301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其使用任务和功能,
9、合理地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进行不同方案的比选,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路线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应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过地质不良地区。路线设计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方便农(牧)民出行,依法保护环境、保护古迹。302行车道宽度 农村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当采用双车道时,一般不得小于6.0米,当采用单车道时,一般不得小于3.5米。303 路肩农村公路的路肩宽度,一般不得小于0.5米。在设置路用设施时,不得侵入公路的建筑限界以内。30
10、4 错车道农村公路路基宽度等于或小于4.5m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 m。305 视距农村公路在平曲线和竖曲线上的停车和会车视距,不应小于表3. 0. 5的规定。表3. 0. 5各级农村公路停车与会车视距农村公路等级县 道乡 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停车视距(m)30202015会车视距(m)60404030306 直线直线路段,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物、驾驶人员的视觉、心理状态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合理布设。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一条
11、公路的直线与曲线长度的比例应合理。307 平曲线半径农村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规定于表3. 0. 7。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半径。当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表列极限最小半径(含括号值)。表3. 0. 7农村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农村公路等级县 道乡 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极限最小半径(m)3015 (12)15 (12)12(10)一般最小半径(m)653030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350150150100注:地形条件复杂的特殊情况下采用括号内极限值。位于平坡或下坡的长直线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的平曲线。3. 0. 8 平曲线超高当平曲线半径小
12、于3. 0. 7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超高的横坡度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农村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大于8%。在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大于6%。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应设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3. 0. 9 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如表3. 0. 9;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二分之一采用。表3. 0. 9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半径2502002001501501001007070505030302525202012加宽值0.40.60.81.0
13、1.21.41.82.22.53. 0. 10 超高加宽缓和段农村公路平曲线半径小于表3. 0. 7所列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超高、加宽缓和段;当大于表3.0.7所列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但又小于250m时,应设加宽缓和段,其长度规定如表3. 0. 10。表3.0.10农村公路超高加宽缓和段最小长度农村公路等级县 道乡 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缓和段长度20151510注:计算行车速度为30 Km/h时的农村公路为缓和曲线。3. 0. 11回头曲线农村公路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极限指标规定如表3. 0. 11。表3 .0. 11回头曲线极限指标项 目公路等级计算行车速度(Km/h)主
14、曲线最小半径(m)缓和段最小长度(%)超高横坡度(%)路面加宽值(m)最大纵坡(%)县道及乡道3020(15)25(20)634.0, 2015(12)20(15)73(1.5)4.51512(10)1083(1.5)4.5注:在工程特殊困难地段可采用括号内值。3. 0. 12 纵坡农村公路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表3.0.12的规定.表3. 0. 12农村公路最大纵坡农村公路等级县 道乡 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最大纵坡(%)89(12)910(12)注:在工程特殊困难地段可采用括号内值。在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10%。农村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青海省 农村 公路工程 技术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