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督学督导典型案例材料4篇.docx
《责任督学督导典型案例材料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责任督学督导典型案例材料4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责任督学督导典型案例材料4篇责任督学督导典型案例【篇一】【督导背景】20年,州创新开展中小学管理“校校行”拉练活动,即州、县教育局领导、省州督学和教研专家,集中在全州各县市及州直学校中选取27所学校(幼儿园),逐校参观校容校貌,督查常规管理,寻经验、找亮点,为学校管理工作树标杆、立示范。教育督导在此次活动中则着眼于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强化依法依规办学,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过程】州、县两级教育督导部门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校校行”活动,通过对全州学校进行全面、全方位的督导评价,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一)加强调研分析,做到精准定向。州、县两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各学段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了全面调研
2、,对当前校情教情进行了反复分析,确定了“校校行”拉练活动应关注学校重点工作,突出学校办学内涵,为学校发展正确导向的基本目标;明确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教育内涵发展主线,以突出学校党建、校园安全、发展素质教育及师德师风建设等为重点的活动内容。(二)建立指标体系,提供督导遵循。开展学校管理“校校行”拉练活动必须立足学校常规管理,强调依法依规办学。督导部门根据不同学段学校的发展,搜集整理了国家关于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标准和规章要求,最后确定,学前教育应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义务教育应执行义务教育管理标准,高中阶段教育按照“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新定位要求,结合拉练活动实际制定
3、了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三)强化深度参与,发挥督评导向作用。州、县两级教育督导部门分工协作,县市督导部门按照全州统一评估指标体系,对辖区学校工作进行诊断性评价,实现区域学校全覆盖,促进了学校规范管理;通过县级督导评估发现典型,总结亮点,确定向全州“校校行”拉练活动展示的学校。之后,州督导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州级集中拉练展示,并召开总结座谈会,通过分类研讨、集中点评等方式,全面提炼活动经验和亮点向全州推广。【督导成效】州、县督导部门创新督导方式,直击学校内部管理,促进了教育内涵发展。(一)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校校行”活动采取随机抽取与县市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州级集中拉练展示学校。各
4、县市从4月初就开展了县、乡级活动,改变了过去临时迎检的状态,各学校和校长通过自查整改、规范办学行为,增强了自觉长期抓好学校管理的意识。各类学校按照全州“校校行”活动确立的五大指标体系,统筹推进党的建设、规范办学、校园安全、校园文化、师德师风,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二)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校校行”活动发现了一批学校管理工作的突出亮点,发掘了一批管理出色学校,为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了示范和榜样。同时,也推动了学校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更好指导实践,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三)推动了县市教育争先晋位发展。“校校行”活动搭建了县市、学校交流学习近平台,增进了县市
5、教育系统之间的联系,总结、推广了一些学校的管理经验和创新做法,促进了各地各校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尤其是州级集中“校校行”拉练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各县市在比较中知不足,增强了紧迫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态势。(四)为全州教育工作探索、积累了经验。州教育局经过对“校校行”督导评估活动的总结提炼,决定从20年起,全州教育系统实施“党建引领、教师成长、制度规范、课堂重构、校园文化、安全稳定”六大工程,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全州学校“一盘棋”、全学段“一整体”、城乡一体化协同推进,经过几年努力,实现“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依法依章办学全面落实、课堂教学全面实现
6、轻负高效、教师成长发展体系健全、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效果显著、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学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督学督导典型案例【篇二】【案例描述】在督导工作中,我发现小学的青年教师比较多,他们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且多才多艺,每个年轻老师身上都有其丰厚的专业功底,但由于是90后的独生子女较多,一些教师怕吃苦,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不强,有些活动不愿参加,对待工作有些浮躁,由于刚刚毕业,备课不知如何修改,拿着教案不知如何去上,也不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在随堂听课过程中,发现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课堂掌控能力相对较弱,以致造成很多家长选班,不愿把孩子送到
7、新毕业的老师那儿去的现象。【案例分析】青年教师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但缺乏“实战”经验,他们钻研教材不够透彻,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当,在授课中经常出现自己明白而讲不清楚的现象,造成授课效率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班级的管理经验,班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不知如何处理,致使整个班级显得混乱,班风不好,学风当然不浓。同时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缺乏学校领导及老教师的引领和帮助,教师自身的潜能、聪明才智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陷入思考:如何使这群年轻的教师更快地走上教育教学之路,成为教学阵地上的主力军并焕发异彩呢?学校在我的提议下,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
8、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带领并促进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采取以下措施:一、培养专业精神,促进专业化发展教育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一要有专业责任感。没有责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二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教师要对每一项工作都精心,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细。让教师用精心的态度,通过精细的过程,产生精品的教育成果。三要有发展的意识。教育的前瞻性要求教师有发展的意识,教育教学中多教一些对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注重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传授。有“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为祖国的未来而教育”的意识。二、人人上好公开课,促进专业化发展公开
9、课是教师自觉进行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我的督导下学校开展了“高级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试验教师观摩课”等公开课活动,引导青年教师“人人上好一节公开课”,从严从难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王海燕老师每年都参加很多的公开课活动,蒋颖颖老师语文优质课、品生优质课获得区级一等奖,刘淮北、尚露露、宋银平老师在“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成为在校青年教师学习的典范。我坚信,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的教师队伍会更优秀。三、撰写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化发展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积极的教学反思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渠道,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10、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也就是一个新手型教师走向胜任型教师、再从胜任型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张洁、倪凡老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教学科研如鱼得水,得益于长期的一课一反思,李梦醒老师也是在一丝不苟的“边教边思”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四、开展各类竞赛,促进专业化发展青年教师富有激情,有活力,有精力,开展各类各级竞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据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开展学科专业知识竞赛,激发青年教师对于自身学科专业知识的积淀和把握,丰富其自身的专业底蕴。针对教师的教研能力,开展教学设计大赛,说、讲、评、反思、教学叙事、教学案
11、例评析大赛,针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开展教师的基本功大赛,如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演讲,特长,教科研的“好书推荐”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很多年轻老师就是在竞赛中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宁海明、李秉恕、谭晓敏、王佩佩、袁肖楠等青年教师在区、市级的演讲比赛、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案例反思】以上这个案例引发了我对督学的几点思考:1.注重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步提高。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否则不能教育好学生。我在指导青年教师时,不仅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一方面,要培养教师热爱教育这一职业,利用政治和业务学习让他们
12、感受到从教的乐趣。另一方面要培养青年教师热爱学生的优良品质。只有教师在工作中用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尽力促进青年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步提高,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2.注重实效性和过程性同步进行。学校是发展变化的,青年教师也是在不断成长的,为此需要我们审时度势,针对不同的背景和环境,确定扎扎实实的措施,从而让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效地前行,当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在业务能力上应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求全责备,要注重培养的实效性和过程性。3.注重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青年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教科研的能力基础各不相同,如果整齐划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责任 督学 督导 典型 案例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