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06琵琶行并序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供借鉴.docx
《高中语文专题06琵琶行并序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供借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专题06琵琶行并序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供借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专题06琵琶行并序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供借鉴6 琵琶行 并序(课时2)1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行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就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泣的诗篇。2鉴赏诗歌的侧面烘托手法(1)内涵: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侧面烘托就是对事物的侧面描写。它的艺术
2、效果,可以与渲染媲美。(2)侧面烘托的常见类型: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物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是以闹衬静。以物托人(情感)。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3)作用:运用侧面烘托手法不仅可以使主体事物的特征得以强化,更加鲜明突出,而且还可以在对照中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主要事物的认识,从而收到单纯用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明确诗歌所写的主体事物找出其他事物根据诗歌主旨,联系诗句分析侧面手法从表达内容、情感方面分析作用。3解释下列各句中
3、加线字的意义。感斯言_凡六百一十六言_东船西舫悄无言_自言本是京城女_转徙于江湖间_转轴拨弦三两声_却坐促弦弦转急_因为长句_初为霓裳后六幺_为君翻作琵琶行_商人重利轻别离_铁骑突出刀枪鸣_整顿衣裳起敛容_3. 话;字;说话的声音;说;辗转;转动;更、越;创作;弹奏;替、给;以为重,看重/以为轻,轻视;突然爆发出;整理。1全诗虽长,却结构严谨,试探究诗人用怎样的线索使诗文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从而成为唐长篇叙事诗中最突出的名篇之一的呢?全诗以人物为线索,共有明暗两条: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然后两线交织,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主题上。琵琶女的身世
4、是一条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明线从具体形象上反映主题,暗线则从事物本质上揭示主题。一个反映民间的变化,一个反映朝政的变化。全诗结构严谨,叙事和抒情同时进行,不仅推动了全诗叙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不断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深化了诗歌的内容。2说说琵琶女所演奏的乐曲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指出乐曲高潮之所在。诗人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开始演奏的大概是她根据当时的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因为诗人从那“掩抑”的琵琶声中听出了愁苦和“平生不得志”的诉说。与此同时,诗人又描写了她的
5、演奏姿态,从“低眉信手续续弹”中看到了她技艺的娴熟。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虽是淡淡的几笔,却有引人入胜的魅力。接着写她演奏琵琶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这原是一件难事,但诗人写得很巧妙:他只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果然
6、,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读了这一段文字,掩卷沉思,会有“余音绕梁”之感!3本诗叙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请结合诗歌分析。(1)在“醉不成欢惨将别”时,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2)第一次琵琶演奏完毕,“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3)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4)更奏一曲,乐声进入高潮,但诗人不再做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不似向前”
7、,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境深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4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花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此感叹。正像唐宋诗醇评论的那样:“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后来这两句诗,已经脱离了本诗的原始意义,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浔阳(xn)枫叶
8、(fng)瑟瑟(s)迁谪(zh)B憔悴(cu)霓裳(shng)六幺(yo)嘈嘈(co)C琵琶(b)暂歇(zn)乍破(zh)转徙(x)D冷涩(sh)裂帛(b)湓江(pn)银篦(b)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B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3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不可等闲视之。4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B同是天涯沦落人自言
9、本是京城女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D凝绝不通声暂歇如听仙乐耳暂明5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B铮铮然有京都声沛公然其计,从之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得复见将军于此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6下列画线的词语,修辞手法与其它不同类的一项是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7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
10、船月明江水寒。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BCD8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A琵琶女是一个演奏技艺精湛卓绝,身世悲凉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的形象。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9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政策,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政策的制订还是没有站在村民的角度来全面考虑。B处在“阿拉伯之春”漩涡中的叙利亚和利比亚,可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而不同的是,利比亚的卡扎菲已被西方武力支持的反对派
11、打死,叙利亚的巴沙尔还在苦苦地挣扎中。C官场混迹十多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用尽了积蓄,到如今,依然是司马青衫,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有混上,真叫人不得不说一句当今大学生的口头禅“好郁闷”啊。D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他牙关紧咬,两眼喷火,却一言未发,只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顺溜一剧中,对于这场戏的处理可说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动作来突现人物内心。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
12、太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他的长恨歌琵琶行也众口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11默写。(1)千呼万唤始出来,_。_,未成曲调先有情。(2)_,此时无声胜有声。(3)同是天涯沦落人,_!(4)其间旦暮闻何物?_。(5)这首诗中音乐描写非常出色。对琵琶女的演奏,诗人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用“_, _。_,_”来形容旋律舒缓流畅,忽强忽弱;用“_,_”来形容旋律由流畅婉转逐渐转为低沉凝涩;用“_,_”来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专题 06 琵琶行 02 课时 解析 新人 必修 借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