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精品文档.深圳市XX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 概述1.1 智慧城市概述城市是一个高度自治,自我调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城市为企业,群体,个人提供各种服务(物质+精神),需求者在使用这些服务的过程中持续创作价值和推进城市发展。政府对城市行使相应的治理和管控职能,整合资源并提供价值。城市的职能包括基础设施、公共管理、民生需求、产业发展。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产业发展、公共管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
2、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1.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建设时间有些城市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些城市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
3、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归为以下几类:1. 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代表城市有深圳、南京、沈阳等。2. 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这类城市把建设智慧产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1. 如昆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2. 宁波将以建设6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3. 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1. 如昆明,发展重点包括智能
4、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从而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能力和管控能力。2. 佛山市为了打造“智慧佛山”,提出了建设智慧服务基础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U-佛山建设工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化便民工程、城市数字管理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4. 以发展智慧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为路径1. 新推出的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即“云海计划”,将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云计算提供非常优秀的基础条件。2. 南昌提出把打造“数字南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重点,通过实施数字南昌综合指挥调度
5、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市政府应急系统、“数字城运”、“数字城管”等重大工程,提升城市运行监测和城市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从而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5. 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目标1. 成都提出要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以智慧的人文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2. 重庆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健康重庆”。3.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CT),打造出智慧城市的新样板,向全球展示了未来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的新方向。
6、1.3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它既是城市发展的应循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那么与之内涵一致的“智慧化”城市则可以被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例示范。针对国内社会的具体需求,我国未来智慧城市将在以下三个领域重点突破:1. 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其内涵是以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为焦点,最大限度地为城市中的“人”提供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全面细致的服务,最终达到使城市居民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生活。具体来说,包括:智慧医疗、智慧食品、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
7、慧旅游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最终实现全面的“智慧民生服务”。2. 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的城市经济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发展之路。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挑战和资源环境约束,未来在城市产业选择上应以信息技术与一、二、三产融合为手段,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智能化水平。从国外已有的经验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催生出一批新生的产业,同时也将促进现有产业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以智慧城市产业为纽带,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良好运转。对于我国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将直接催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云计算、物联网等)的飞速发展,而且也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
8、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堪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从产业催生、产业促进和产业提升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产业主要有四种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促进智慧农业和提升现代服务业。3. 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在城市中,至少包含了市民、工商组织、政府部门、公共设施(交通、通信等)、环境资源(水、能源等)等核心系统,这些核心系统相互联系并且交互利用。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上系统不仅受到了来自各自内部的挑战,还面临着相互关联的挑战。如频繁的商务活动将加重公共设施系统的负担,公共设施系统的运行将占据大量的环境资源,市民的素质会影响公共设施的利用效
9、率等等。因此,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和决策问题与生俱来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复杂性。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综合的行政决策辅助系统,是提升政府部门规划和决策水平的有效方法。行政决策辅助系统能够使决策者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不但能够提高决策的效率还能保障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时效性和适应性,从而有效避免以往靠主观经验决策而导致的失误。例如,在新城的规划方面,通过对地理、人口等信息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认知城市未来的人口数量和增长趋势。根据城市的发展策略和经济特点,市政部门可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设定功能区域规划,包括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居住卫星城、医院、警署、大学城、文化场所、运动设施
10、、图书馆等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在老城区的规划方面,通过分析经济快速发展和功能定位的差异、人口数量和结构性的变化,市政部门同样可以制定城市调整和优化的解决方案,比如老工业区的拆移、外迁和升级改造计划,老的商业区、居住区、城中村的改造和功能再定位等。2 xx智慧城市建设背景3 xx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 3.1 基本情况示例:五华区在2006年、2007、2008年、2009年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之首,2011年再度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省2010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8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3000元
11、,引进内资89.47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1.32亿美元。“十二五”是五华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建设美好幸福的新昆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目标,五华区立足发挥城市中心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区功能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加快发展都市经济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高品质中心城区。发展思路:产业高端、文化彰显、生态支撑、民生普惠、城乡融合、跨越发展。重点实施23468的发展战略:两大目标富民和强区。三大建设即推进中央商务区、昆明泛亚科技新区和昆明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四个中心”即全力打造桥头堡城市最重要的商贸商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信息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实现六大领域
12、新突破即努力在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城市更新改造、文化建设、对外开放、社会管理创新等六大领域实现突破,推动跨越发展。打造八大产业集群即集中打造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科教研发、商贸流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都市农业等八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结构优化、要素集中、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都市产业体系。3.2 信息化建设现状示例:五华区在2002年被列为昆明市信息化建设的唯一实验区,经过多年的建设,五华区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 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设形成了由外网(互联网)、内网(单位内部局域网)、应急备份网、保密网和横向网(业务专网)五部分组成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13、。全区各单位、10个街道办事处及89个社区都通过ADSL方式接入互联网络;区属绝大部分单位和部门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实现了内部网络和设备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全面完成了政府上网工程,政府网站群“昆明五华”网站不仅提供政务公开而且开展面向公众的在线服务,相继开通了“远程诉讼立案”系统、“网上并联审批”系统、“网上报税”系统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2、 五华“数字城管快车” 及“村村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五华数字城管快车于2005年7月7日正式投入了试运行,成为全国第二个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城市进行管理的城市。2009年1月1日并入昆明市数字城管系统,五华区数字城管快车共覆盖面积约40余方公里,涉及所有办事处
14、及相关部门。 在村村通建设中,顺利完成了西翥街道办事处117个居民小组5000余户农户的广播电视信号入户工作,共铺设光缆49490米,干线电缆46300米, 22个村的电视节目数量和质量已达到主城区的水平,广播、电视、电脑网络通行政村率达到100。3、“五华区楼宇经济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以五华区商务楼宇为主要管理和服务对象,针对楼宇经济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挖掘和分析,利用先进的设计模式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针对楼宇经济数据的集中校验、管理和验证,并形成楼宇经济数据的统计报表和运行情况分析等功能,从而实现楼宇数据监测和楼宇招商等服务功能。 4、智慧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工程项目在“三维数字社区”
15、试点建设功能基本实现的基础上,五华区开发了社区数字化移动办公系统“社区通”,“社区通”是一个具备便民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同步更新、表单填写、图片采集、事件上报、GPS定位、地图浏览、语音群呼、短信群呼、信息提示灯等多功能的信息平台。目前在建的“五华呼叫服务中心(五华区养老服务呼叫中心)”是基于3G或4G模式的街道社区老年公共服务。建设的目标是“安全人居”、“和谐家庭”和“便利生活”,主要包括:老人及特殊群体的安全保障、调度急救,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以及“空巢老人”家庭安全防护等需求。利用手机(安放机)的“一键通”功能,实现基础性保障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方式,引入物业管理服务单位、商
16、业及服务业等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如蔬菜肉类及日用百货的配送、水电煤气电信费用的缴纳、家电水电维修等。五华区红云街道办事处霖雨社区、红云社区被确定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为街道、社区工作建立一个规范、统一、共享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多元异构数据的共享与集成,使基层管理服务由传统工作模式向现代电子信息管理模式转变”的全市三维数字建设试点社区。目前,五华区三维数字社区平台建设项目已按规定完成系统建设任务并投入了试运行,各项功能基本实现。5、积极参与昆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及“数字昆明”的建设工作昆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将会推动电子商务与企业内部业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
17、成,支持社区商业、物业和家政服务等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服务社区,便利居民生活,带动农业、旅游、大型商场、批发市场等行业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支持流通企业拓展网络零售渠道,推动政府采购管理与电子交易一体化系统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基于“昆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昆明”则涵盖了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环保信息采集及监控系统、农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码高新区”信息支撑平台、水利信息化、信息资源和网络管理中心、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和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等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公众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3.3 建设需求分析3.4 风险分析智慧城市会给建设的城市带来怎样的风险?面对的风险和挑战
18、,城市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应对,是必须要分析和考虑的。随着信息化在全球深入快速的发展,人们在享受便捷、开放、自由、国际化的互联网、物联网发展给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和开放,使得他们能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提高办事效率、市场反映能力和提升竞争力。但又要面对互联网、物联网开放带来的数据安全、社会伦理、现行法律法规不适应的新挑战和新风险。这种挑战和风险并不是建设“智慧城市”时才出现,安全问题是IT应用与生俱来的,只不过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得这种挑战和风险凸显。1)影响信息产业整体布局风险2010年正是国家及城市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因“智慧地球”的推广应用,不但会影响
19、医疗、交通、电力、银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规划布局。更主要的是影响信息产业特别是核心软硬件领域的发展规划。如果IBM在凭借“智慧地球”大规模获得了这方面的项目资源,那将会被IBM高附加值产品消耗掉大量资金资源,严重消弱我国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刻影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制定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时,要警惕智慧地球的吸聚作用,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制定多项优惠政策,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保护和鼓励国内软硬件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传感器、传感网络、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平台等领域加大投入、积极研发。通过“智慧城市”的推广应用,带动这些产业发展,形成自
20、己的优势。2)数据安全风险信息网络的全球化随之带来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全球化,任何与网络相连接的信息系统,都必须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攻击、数据窃取、身份假冒等问题。目前网络钓鱼、木马、漏洞攻击和恶意地址等形式的网上犯罪层出不穷,变得无处不在。面对这种形势,网络安全做的比较好的系统或单位,会采用“防火墙”+“IPSIDS”+ “防病毒”+ “反垃圾邮件”+ “内网安全防御”+“数据应用级别容灾”的安全策略。但这种安全配置是比较奢侈的,并不是一般的单位或系统能够承载的。而且这种单纯以防杀为主的观念随着“智慧城市” 的建设推广而变得落伍了。“智慧城市”的技术内涵,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
21、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是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这种结合使得这种风险互相交织延伸,现有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很难应对各类风险叠加后的综合风险。面对数据安全风险关键是要建立起系统和全局的观念,因为“智慧城市”所涉及的业界、政府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没有一个单一实体或决策方,可以承担所有的责任包括安全。所以必须共同处理与安全和可靠性相关的问题。通过技术、管理、制度手段逐步完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来消除安全风险。3)社会伦理风险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所引起的许多问题越来越普遍,所产生的无数涉及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已逐渐被注意。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智慧城市”的推出,将全
22、方位地促使人类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社会根本没有时间充分调整来适应这种变化,也没有时间体验和权衡其结果。当我们得意于能够感知万事万物的时候,同时也在被别人感知着,甚至监视着,这种情况是否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呢?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不只是技术和业务系统,更重要、更深层的是社会伦理标准的建立。站在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的成败关键不仅在于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而且包括公众接受度和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解决之道。4)实现“智慧城市”的技术风险城市运行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数据非常大,如何管理大量的设备、处理无限增加的采集信息、解决物联网IP地址不够、软件
23、维护成本偏高、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等问题成为智慧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的技术风险。4 xx智慧城市建设目标4.1 指导思想示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智慧昆明”的城市发展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和拓展高端信息化的战略机遇,贯彻落实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为重点,以云计算、物联网、城市光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为支撑,以一批重点智慧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应用服务和智慧型产业发展,为公众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
24、,为政府构建更高效的运行和管理平台,实现五华区的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步骤地推进“智慧五华”建设与发展;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更好地为“智慧昆明”建设提供引领服务,把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4.2 建设原则示例:五华区智慧城区建设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创新、产业布局、社会民生的综合创新工程,要以住建部的指标体系为指导,以“智慧昆明”战略构想为依据,遵循统一设计、分步实施,共享共建,重视标准的原则。1、政府主导、合力推进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等社
25、会多方参与、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智慧五华”项目建设,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市场化应用。强化增强政府在规划引领、统筹协调、优化环境、政策扶持、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形成建设“智慧五华”的整体合力。2、统一规划,共建共享将智慧城市融入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以智慧的理念推进城市建设,使智慧应用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充分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从源头抓起,深入整合基础设施资源,建好统一互联网络、统一物联网、统一无线网、统一绿色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工程。打破共享壁垒,形成一系列的智慧城市公共平台,通过城市级的公共平台建设,出台数据收集、交换、服务以及更新等相关标准规
26、范,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探索基于公共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3、惠民优先、和谐发展把“智慧五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市民需求和城市发展全局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为优先、为重点,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全方位渗透,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最大化的应用和最大化的便民服务;同时优化资源利用,兼顾生态和谐,适度超前规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发展。4、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结合云南“桥头堡”战略实施、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突出昆明及五华区本地特色,统筹规划,分阶段组织实施,突出重点应用,讲求实效,找准产业升级、民生需求的突破口先行先试,以技术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创新、产
27、业业态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升“智慧五华”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5、培育产业、发展应用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五华的立足点,加强信息产业园区建设,积极鼓励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加大对新兴信息技术研发的投入,推进新兴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工程的应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4.3 建设目标示例:依据“智慧五华”建设的指导思想,结合五华区目前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发展实际情况,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云数据中心建设、惠民服务、标准规范和保障机制等多个角度,确立五华区智慧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20132015年基本建设目标:4.3.1 总体发展目标示例:围绕昆明
28、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战略规划,以“智慧引领模式变革”为主线,把握“更无线、更高速、更融合”的信息化时代特征,以提升民众幸福感和城市运行效率为目标,在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各个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融合化、开放化”的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在社会民生、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体系、智慧服务体系及重点示范工程。构建科学、智能、人本、协调的城市内生系统,全面实现基础设施高端化、政府服务协同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网络化、市民生活数字化、新兴产业融合化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化。把五华区打造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区域和示范区域。图1 智慧五华总体架
29、构图4.3.2 分阶段发展目标示例:第一阶段(2013年):规划与设计。按照住建部创建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的要求和标准体系,重点进行五华智慧城区的概念设计、顶层设计和详细设计工作,构建电子政务、城市管理、产业提升及智慧管理的发展策略和体系标准,建立与五华智慧城区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保证五华智慧城区体系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重点项目实施,建立应用示范。1、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适度超前的通信基础设施,建成光纤城域网,实现无线宽带网络全城区覆盖,全面推动三网融合。城市家庭FTTH覆盖率达到100%,带宽接入能力达到30Mb
30、ps以上,无线城市覆盖率达到100。完善城市摄像监控网络,实现视频监控网络对城市公共场所的全方位覆盖;建设环境感知网络,监控五华城区环境控制指标;推广RFID的应用范围,实现对城市感知网络的统一监控和管理。2、打造城市基础公共平台通过基础公共平台的搭建,打破城市信息化系统数据孤岛的限制,创新数据信息交互共享的体制机制,形成对海量、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进行统一的层次化管理,通过整合城市空间地理、人口、法人、宏观经济、专题和运维等数据库,形成以城市信息资源中心为核心的信息服务集成与共享体系。依据“智慧昆明”战略框架,建立统一接入平台、公共移动平台、统一用户平台以及云计算平台,提供标准规范的各类基础
31、服务,让基于公共平台的应用系统可根据各自需求快速构建满足业务需要的信息服务,减少应用系统建设的成本。3、服务应用体系全面打造,推进管理创新完成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城区地理空间框架及基于国家相关标准的数字化城区管理系统工作;完成建筑市场管理、房产管理、园林绿化、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供水系统、排水体系、节水应用、燃气系统、垃圾分类与处理、照明系统、地下管理与空间综合管理的智慧化管理工作;完成政务服务的决策支持、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完成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基本住房保障的智慧化应用工作
32、;以面向服务的方式实现各种业务,通过重点项目,全面建设面向政府、企业和居民的3大“一站式”服务体系,改善服务质量,让企业和居民快速办理行政审批业务,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降低运转成本,树立服务型政府为民办事的新形象。4、探索市场运营机制,树立综合应用示范完成智慧安全、智慧医疗卫生、智慧交通、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环保、智慧食品药品安全、智慧街道(社区)等典型应用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开发与集成工作,并进行综合应用示范;完成智慧产业规划、创业投入、产业要素聚集、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产业、其它新兴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以泛亚科技园区为智慧园区重点示范区,开展应用体系和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在
33、体制机制、资金筹措、运营模式、人才引进等多方面推动五华智慧产业发展,确保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形成智慧产业链。第三阶段(20162020年):推广与深化。将“智慧五华”的建设延伸到“智慧昆明”,昆明将建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覆盖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的智慧应用体系,信息化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实现政务、商务、事务各领域比较广泛的智慧应用,打造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和上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形成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将昆明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慧城市。4.4 重点建设任务示例:五华智慧城区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
34、务、智慧产业与经济等方面,控制指标按照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执行。4.4.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4.4.1.1 网络基础设施以高标准、高起点、集约化为原则,基于昆明市“城市光网计划”、“无线城市”,不断提升和完善五华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形成以“宽带、无线、泛在、融合”为特征的智慧一体化网络,为五华智慧城区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有力的网络基础保障。1)无线网路加强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业务的应用,构建综合业务平台,适应新的数据业务、新型产业链和业务模式发展的要求;积极研究和适时应用宽带固定无线接入、超宽带无线接入、移动IPv6等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接入多元化、网络一
35、体化、应用综合化的宽带无线网络;进一步完善现有的3G网络覆盖,并对现有网络优化,提高用户容量,增加上下行带宽,建成多层次、立体化、高带宽、全覆盖的无线基础网络。逐步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上教育、远程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等信息系统等便民服务中应用数字无线技术,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城市信息网络空间。2)宽带网络加速推进五华整个城区的光网建设,实现“光进铜退”的目标任务。达到五华智慧城区的网络基础需求,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宗旨。主要包括广泛普及的光纤接入式宽带连接;“双平面、多核心、全冗余”的骨干网络;统一规划、建设及管理集约型信息化管网;支持IPv4到IPv6协议的平滑过渡等方
36、面,最终满足智慧城区建设的需求。3)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加快城区接入网光纤化和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进程。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利用EPON/GPON、10G PON等技术,以FTTH、FTTB等模式进行建设覆盖全区的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入户带宽接入能力达到8-100Mbit/s。对于广电网络,应以光纤同轴混合网(HFC)为基础,采用PON+EoC、DOCSIS等技术全面实施数字化和网络双向改造,综合利用同轴电缆、五类线、光纤等多种媒质来进行接入。4)感知网络通过以视频、移动终端、射频技术等感知手段,对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务、环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区、物流、城管、公共安全、旅游等感知范围进
37、行智能、全面、深度的感知,采集信息经过有线/无线传输技术进行延伸、扩展,接入网络层进行传输,形成多类感知网。4.4.1.2 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依托昆明市的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整合五华区各委办局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并形成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等公共基础数据库。数据中心是五华区各委办局、街道办各类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的汇聚地。数据中心采用通用标识编码技术对五华区内的人口数据、法人数据、地理数据、房屋数据、经济数据、设施设备数据、网格数据等各类需要标准化的数据统一用一套方法建立通用标识编码标准,形成“全信息链”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再构架全区
38、的一体化云应用平台,实现各种业务系统在该平台上的高效构建和集成。4.4.1.3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资源,强调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交流与交换,形成分工协作、互利互惠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功能的共建共享机制。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虚拟实现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智能感知、智能接入、数据处理、数据交换、中间件、开放互联、信息共享、单点登录等技术,采用通用标识编码技术为核心整合全区的信息资源和异构系统,构建标准一致的五华智慧城区一体化云应用平台。4.4.1.4 信息安全建设智慧城区安全基础设施从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两个层面为智慧城区基础
39、设施提供深度、多级、主动的安全防护。安全技术保障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虚拟化安全、服务安全、数据安全和行为安全;安全管理运维包括安全治理、安全运维、安全评估与应急管理。应用安全保障系统根据安全等级保护策略,通过建设统一认证系统,为公网用户提供统一的信任服务机制和身份认证手段,保证来自公网用户身份的真实可信;为内网公务人员提供统一的组织机构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角色管理、提供统一的信任服务和访问控制机制。4.4.2 智慧建设与宜居4.4.2.1 城区建设管理1)城区规划以昆明市规划为标准,编制完整合理的五华城区规划,并根据城区发展的需要,制定道路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
40、划等具体的专项规划来综合指导城市建设。2)数字化城市管理围绕昆明市智慧城市的总体战略构想,以昆明市“大城管”模式下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为出发点,在已有的数字城管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智慧五华”一体化云应用平台,融合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3S技术、通讯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打破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共享的壁垒,形成市政基础设施信息“一张图”,拓展市政设施信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3)建筑市场管理制定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智慧应用,包括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工地车辆出入口抓拍监控系统、噪音及粉尘监控系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
41、车辆GPS监控系统及工程评估分析系统等,全面提升政府的监督和管理能力。4)房产管理制定和落实房产管理的有效政策,构建住房规划、房产销售、中介服务、房产测绘等领域的智慧应用,包括房地产基础共享系统、拆迁管理系统、产权产籍管理系统、房地产市场监测与分析系统、物业综合管理系统、房地产测绘管理系统、房地产价格评估管理系统、房屋安全鉴定管理系统及保障住房分配管理系统等,全面提升政府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5)园林绿化通过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相关的智慧应用,包括林地资源监管系统、绿地资源监测系统、绿化建设管理系统及义务植树管理系统等,采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把城区的社会绿化、古树名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以数
42、字化的方式表现,全面提升城区的园林绿化水平以及园林绿化的监测和管理水平。6)历史文化保护建立开放、统一的历史文化综合查询系统,包括藏品信息、图书资料、文献资料、展览活动资料等,建设虚拟的网上博物馆。同时通过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建立历史文化监控中心,实现对历史文化单位的全面实时监控,并建立投诉、预警、响应、处理机制。7)建筑节能采用先进的传感测量、实时监测、类比仿真等智能传感控制技术,构建建筑节能的监督、评价、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应用,包括能耗实时监控系统、排放实时监控系统、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节能减排直报系统及节能减排统计分析系统等,全面提升城区建筑节能的工作水平。8)绿色建筑制定有效的绿色建
43、筑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指标数据库,建立施工企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筑物资精算系统、指标评价系统等,全面提升城区在绿色建筑的建设、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水平。4.4.2.2 城区功能提升1)供水系统通过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业务的日常管理,建成五华区智慧水务体系,使之成为保障五华水务的重要信息化体系。建设水务领域全面、透彻的感知体系,实现雨情、水情、工情,水资源供给管网的全面监控,实现水务基础信息的全面数字化。实现从水源地监测到龙头水管理的整个供水过程的实时监测管理,并完善和制定合理的信息公示制度,保障居民用水安全。2)排水系统建设水务领域全面、透彻的感知体系,实现雨情、水情、工情、排水管网等的
44、全面监控和传感网络,提供供水管网的水量、压力、排水管网等信息的发布平台并为相关企业和市民提供服务。3)节水应用结合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各类传感网络,全面实现水务领域感知数据的智能传输、存储和管理;建设水务综合监控平台,深度整合各类传感网络,整合实时感知数据、历史数据,融合气象、卫星、遥感等数据,形成智慧水务的基础信息监控体系,实现水务综合信息的整合与融合,为节约用水、安全用水等业务处理提供信息保障。4)燃气系统依托缅甸管道天然气进入昆明市后将逐步取替现有人工煤气,成为昆明市居民生活及企业生产新的能源的时机,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构建城区燃气智能监控系统和智能管网安全管理系统,使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关
45、键节点的管网压力、管网流量、燃气浓度、热值、温度及闸井内的积水高度等运行数据,实现智能预警。5)垃圾分类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实行产业化经营,利用填埋气、焚烧发电技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采用物联网技术开发“垃圾收运处置管理系统”,实现对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工作的精确监管,促进环卫工作的高质完成,保证居民良好的卫生环境。6)照明系统采用LED、新能源、传感器等技术实现照明设施的环保节能和远程监控。在路灯、景观灯等照明系统现有的配电设备、控制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无线通信功能,从而使照明设备处于可管理状态。可根据需要对不同分控点的开关灯时间进行个性化设置和组合;通过网络实时将照明电压、功
46、率、设备温度等监测数据上传至控制中心,以便及时判断故障和进行处理。通过将智能照明系统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特定时段车流量小的路段,适当关闭路灯数量,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照明设备中内置运动传感器和无线通讯系统实现路灯随行人和车辆运动调整照明亮度。7)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依据昆明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融合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3S技术、通讯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打破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共享的壁垒,形成全区市政基础设施信息“一张图”,拓展市政设施信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地下管线与空间的远程监控与预警管理,为综合分析到应急决策提供支撑。4.4.3 智慧管理
47、与服务4.4.3.1 政务服务1)决策支持面向城区各级政府,实现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各级政府和其下属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网络信息搜索与推送、各部门数据采集与上报、数据分类汇总统计、数据分析与挖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体现一体化的管理理念。2)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公开财政预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基于面向服务对象理念,以企业、市民、政府为服务出发点,提高服务的覆盖能力,降低服务的获取成本,使企业、市民方便地享受智慧城区建设的成果。面向公众帮助其实现审批服务的信息咨询与审批服务预约功能。3)网上办事依托昆明市电子政务三期建设工程,围绕政府业务和服务公众的发展需要,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程度,提高网上办事能力和公众参与水平,使之成为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的业务与服务渠道。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提高政务效能;依托电子政务网络,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科学考评和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4)政务服务体系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民生为导向,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促进政府行政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效率化,推进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区、街道、区、市构成的四级行政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