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改造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改造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改造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改造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精品文档.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工程测量工作难点及解决措施54测量准备工作54.1测量人员准备54.2测量仪器与器具64.3测量基准复测65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置75.1 平面控制网布置75.2 高程控制网布置86. 施工测量测量方案106.1 平台房测量106.2 观光塔的测量方案147.施工测量控制与监测187.1外界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87.2施工过程监测187.3施工放样控制197.4观光塔和平台房的沉降观测20施工测量方案1编制依据测量工作是高层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工作之一
2、, 测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和进度。测量工作的开展,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运用现代测量的新技术手段,合理安排工序,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为本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保障。在测量方案编制及后期施工运行过程中,必须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实施每道工序,具体依据如下:1、业主及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2、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改造工程的平面定位图和设计图;3、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的技术指标和限差的要求施测;5、严格按照国家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
3、G/T 8-97)规范要求进行竣工验收测量。2工程概况观光塔平台临时码头回车场栈桥匝道跨海大桥海中平台建筑总平面图海中平台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K66+120处下游150m处,平台成椭圆形。平台上部结构造型为大鹏展翅。平台建筑面积为36616.73,六层,建筑高度为24m。海中平台作为海上作业人员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测量、通讯、海事监控平台。大桥建成通车可作为大桥监控、海事监控、海上紧急救援基地。平台房结构下部为钢框架支撑体系,楼层结构平面由椭圆形转变为不规则形状。柱采用80032mm的圆管截面,底部三层为钢管混凝土柱。主梁截面有H7504001825,H7504501825,H750450203
4、0三种。框架支撑布置在10、11、17、25轴及E、F、G、J、K、L轴,自承台顶到结构顶部。屋盖采用焊接球网架结构,鸟翼部分采用三层悬挑网架,其余部分采用双层网架。网架支撑方式为下弦多点支撑。平台南立面图平台西立面图平台东立面图平台剖面图1平台剖面图2观光塔位于海中平台的东侧,观光塔总建筑面积为5100.42,地上16层,建筑高度为145.6m。观光塔剖面图观光塔立面图观光塔为筒体结构,筒体由半径4.6m圆上均匀分布的八根柱及柱间支撑等共同构成,其平面布置为八边形。筒体柱截面为800、1600,在筒体中部有部分为变截面柱。筒外斜柱为观光塔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在标高66.080m处与筒体柱通过铸
5、钢件相连。装饰柱位于塔身上部,底部在标高87.656m处通过铸钢件与筒体柱连接。在标高133.685m处,为了保证观光塔一定的舒适度,设置有TMD系统。观光塔顶部竖有桅杆,桅杆高18.84m,底部固定于观光塔水箱层。桅杆采用变截面钢管,截面尺寸1300300,桅杆中间装有三个球形装饰。3工程测量工作难点及解决措施u 工程建筑布置紧凑,四面环海,测量控制点布置难度高。u 工程地处海中,环境(风、日照等)对测量的影响因素显著。u 工程整体精度要求高,尤其是钢结构部分,观光塔外塔柱呈倾斜状态,大鹏展翅造型的构件空间定位要求高,不但要重视其空间绝对位置,更需精确控制各施工环节的相对精度。根据本工程特点
6、,结合以往塔桅结构及大型空间结构成熟施工经验,采取的测量应对方式如下:u 以高精度全站仪测放平面测量控制网;u 使用垂准仪和全站仪测放施工基准点;u 使用全站仪测距进行高程控制,使用水准仪进行校核。对于测量控制点,我们在结构外围的匝道桥和码头上分别设置三个点,利用全站仪控制平台和观光塔上部的位置。对累积误差的处理,采用在每一节立柱安装时在立柱接缝处进行调整的办法,逐节消除,防止因累积量过大一次性消除而对结构产生影响。对测量数据,应在设计值的基础上加上预变形值后使用,并根据施工同步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预变形值。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和日照影响,使测量定位复杂而困难。在精确定位时,规避日照效应,通过计算机
7、模拟计算结构变形并进行调整。4测量准备工作4.1测量人员准备测量放线人员应对各专业图纸中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高程等进行复核,并应及时了解与掌握有关工程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样数据准确可靠。测量人员均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测量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工程测量分为两个层次实施: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实施控制测量的专业测量人员拟配备如下:表一:专业测量人员表职位名称人员姓名
8、责任内容测量工程师杨李忠负责控制测量方案制定、各专业测量细则审核。测量员樊德惠负责现场钢结构控制测量实施。测量员赵刚负责现场钢结构控制测量实施。测量员高飞军负责现场土建控制测量实施。 针对机电、幕墙的测量人员随后续施工单位进场再进行补充申报。4.2测量仪器与器具拟配备适合、高效的测量仪器,各种测量仪器均须经计量检定单位或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限内。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校准、保养、维护。表二: 主要测量仪器配置序号仪器名称精度单位数量1全站仪0.51mm1ppm台22电子经纬仪2台23水准仪3mm/km台34垂准仪1/200000台1 后附部分仪器的检测证明复印件。4.3测量基准复测进场后,与
9、业主方办理交接手续并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校核。只有当所有复测精度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下步工作。5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置5.1 平面控制网布置1、首级平面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在海中平台的P1、P2两GPS点上布置级导线加密控制网点作为海中平台施工首级平面控制网,主要控制点布置见下图:级平面控制网布置图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详见下表一,在施工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一级导线控制网的规范要求来布置施工首级控制网,降低测量误差。 表一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 角中误差()测 距中误差(mm)测 距 相 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DJ1DJ2DJ6三等1431.8201/1500
10、006103.6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4651/35000一级40.55151/3000024181/15000二级2.40.258151/1400013161/10000三级1.20.112151/700012241/50002、二级平面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作为施工控制网,用于为下一级控制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重要的或关键的测量工序。利用高精度全站仪测放。外业测量结束后对数据进行严密平差。3、三级平面控制网三级平面控制网主要是局部区域施工测量控制网。本工程针对观光塔结构施工,设置三级平面控制网。观光塔三级平面控制网利用高精度全站
11、仪测放。核心筒处的控制点利用垂准仪向上传递,层层闭合。三级平面控制点直接利用全站仪测放。5.2 高程控制网布置本工程设置二级高程测量控制网:1、首级高程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点采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2、二级高程控制网二级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标准,设置在施工现场以内,作为施工所需的标高来源。以首级高程控制网的依据。随着结构施工的推进,要定期检测高程点的高程修正值,及时进行修正。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较差,影响因素众多,二级控制点需增加复测的次数,以确保其坐标值正确可靠。高程引测时可使用精密水准仪以水准路线引测。高程传递以悬挂钢尺或全站仪天顶方向测距直接传递,利用三角高程校核;受海风影响大的区域
12、,采用全站仪天顶方向测距传递。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布置原则(1)首先对现场已知水准点进行水准联测。(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2)已知水准点经复测,精度满足要求后,在施工现场根据限差要求埋设水准点标石。点位尽量远离基础沉降区及受重型施工机械施工影响的区域,做好点位标识,以便长期保留。I级水准基点组选5个水准点均匀地布置在整个施工现场四周形成一闭合路线(直接利用平面控制点布置)。II级水准点采用M8膨胀螺栓的钢筋打入砼作为标志。由水准基准点组成闭合路线,各点间的高程进行往返观测,闭合路线的闭合误差应小于5nmm(n为测站数)。在水准联测时把I级控制点作为首级水准点使用联测,计算出高程值,
13、以方便观光塔和平台房安装时高程的投测。2)、计算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须以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的偶然中误差M和全中误差MW。 高差偶然中误差M= 14n( L) (mm) -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水准测段长度 n-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段数 高差全中误差 MW= 1N(WWL) (mm) W-闭合差 L-计算各W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 N-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3)、测量方法与计算(1)水准网的布置水准网布置图(2)水准网观测方法 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水准点,采取常规水准进行一闭合环高差法观测(3)水准测量的验算程序和限差要求 闭合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改造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杭州 跨海大桥 中平 改造 工程施工 测量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