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教案.doc





《《标志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志设计》教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标志设计教案.精品文档.课程名称:标志设计授课班级:08视觉传达自考班时 间:2009年9月-2010年1月第一周 2节 第1次授课第一章 反复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骨骼第三节排列第四节 韵律第五节 实例重点:意义难点:骨骼、排列、韵律第二周 2节 第2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反复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5个重点:反复的运用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三周 2节 第3次授课第二章 对比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第三节对比的分类第四节 对比的要点重点:意义、对比与调和难点:对比的分类、对比的要点第三章 和谐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和谐第三
2、节实例重点:意义难点:和谐第四章 渐变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构成第三节规律重点:意义难点:构成、规律第四周 2节 第4次授课第五章 突破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轮廓第三节突破方向第四节 应用第五节 实例重点:意义、轮廓难点:突破方向、应用第五周 2节 第5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突破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1个重点:突破的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六周 2节 第6次授课第六章 对称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形式第三节构图第四节 实例重点:意义难点:形式、构图第七章 均衡内容:第一节 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第二节 力学均衡和视觉均衡第三节量的均衡、力的均衡及量和力的均衡第四节 造型要素的视觉
3、心理和造型均衡感第五节 均衡与对称的组合重点:力学均衡和视觉均衡、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量的均衡、力的均衡及量和力的均衡难点:造型要素的视觉心理和造型均衡感、均衡与对称的组合第七周 2节 第7次授课第八章 反衬内容:第一节 反衬现象第二节 反衬规律第三节反衬运用第四节 反衬实例重点:反衬现象、反衬规律难点:反衬运用第九章 借用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借用的单面性第三节借用的价值第四节 借用的形式第五节 借用的方法第六节 借用的实例重点:意义、借用的单面性、借用的价值难点:借用的形式、借用的方法第八周 2节 第8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反衬和借用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1个重点:标志的视觉效果难
4、点:设计中的变通第九周 2节 第9次授课第十章 重叠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构成第三节技法重点:意义难点:构成、技法第十一章 镶嵌内容:第一节 镶嵌的布局第二节 镶嵌方法第三节实例重点:镶嵌的布局难点:镶嵌方法第十周 2节 第10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重叠和镶嵌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2个重点:标志的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十一周 2节 第11次授课第十二章 变异内容:第一节 变异的意义第二节 变异与对比的区别第三节变异的分类重点:意义难点:变异与对比的区别、变异的分类第十三章 幻视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波纹第三节点群第四节 平面第五节 立体重点:意义、波纹难点:点群、平面、立体第十
5、二周 2节 第12次授课第十四章 连接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形式第三节技法第四节 实例重点:意义难点:形式、技法第十五章 折带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技法第三节实例重点:意义难点:技法第十六章 装饰内容:第一节 标志图案的表现技法第二节 标志图案的装饰技法重点:标志图案的表现技法难点:标志图案的装饰技法第十三周 2节 第13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装饰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2个重点:标志的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十四周 2节 第14次授课第十七章 具象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变形手法重点:意义难点:变形手法第十八章 抽象内容:第一节 点第二节 线第三节形第四节 立体第五节 点、线、
6、面和体的组合重点:点、线、形和体难点:点、线、面和体的组合第十五周 2节 第15次授课第十九章 立体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构成第三节技法重点:意义难点:构成、技法第二十章 汉字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传统书法标志第三节现代美术字标志第四节 汉字的搭配第五节 实例重点:意义、传统书法标志难点:现代美术字标志、汉字的搭配第十六周 2节 第16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汉字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2个重点:标志的中国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十七周 2节 第17次授课第二十一章 规范内容:第一节 标志形态第二节 设计网格第三节“CI”计划第四节 形象识别计划手册重点:标志形态、设计网格难点:“C
7、I”计划、形象识别计划手册第二十二章 色彩内容:第一节 色彩的重要性第二节 标志色彩第三节色彩的和谐第四节 色彩的感觉第五节 色彩的情绪第六节 色彩的选用重点:色彩的重要性、标志色彩难点:色彩的和谐、色彩的感觉、色彩的情绪、色彩的选用标志设计教案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周 2课时 导入新课了解什么是标志、标志设计、标志的价值以及作用一、经济社会中“印象时代”的到来1、消费者购买的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 劳力士与普通手表 名牌服饰与普通衣服 手机2、标志是视觉识别系统中最核心的要素。 在消费大众心目中,标志就是企业,产品。二、不断攀升的世界超级品牌的身价1、美国泛美航空公司标志设计2、美国商业周
8、刊网站公布2005年全球品牌100强名单,品牌价值如下:第一名 可口可乐 价值 689亿美元 美国第二名 微软 价值 651亿美元 美国第三名 IBM 价值 528亿美元 美国第四名 通用电气 价值 424亿美元 美国第五名 英特尔 价值 350亿美元 美国第六名 诺基亚 价值 347亿美元 芬兰第七名 迪斯尼 价值 326亿美元 美国第八名 麦当劳 价值 301亿美元 美国第九名 丰田 价值 256亿美元 日本第十名 万宝路 价值 228亿美元 美国思考:这些品牌的标志为什么这么值钱?第一章 反复第一节 意义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关系显示出的内容以同一形式连续出现,称为“反复”。 “反复”是一种最
9、单纯的形式美。通过形象的秩序化、整齐化,可以呈现出统一的、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如仪仗队,同样身材的整齐队伍,迈着一致的步伐,显示出整齐雄壮之美。反复属于整齐的范畴是一种整齐的美。 设计中,一要注意图形反复的整体感,二要注意图形反复的美感,三要注意图形反复的可能性,不能勉强凑合,否则可能会显得单调和呆板了。第二节 骨骼第三节 排列1、 双单元排列法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2、三单元排列法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正品字排列、倒品字排列、自由排列3、 四单元排列法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正方排列、斜方排列、自由排列4、五单元排列法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十字排列、斜方排列、错方
10、排列、自由排列5、六单元排列法正方排列、错方排列、三角排列、均衡排列6、七至十单元的排列方法经凑的均匀排列方法第四节 韵律反复是把构图单元或纵或横或斜或自由地连续表现出来。第五节 实例小结:第二周 2课时 实践环节内容:以反复为设计基础自行进行标志设计5个 企业名称自定要求:1、使用反复的构成元素运用在标志设计中2、 注意设计中的变通3、 设计图纸为A44、 表现形式均为线稿手绘小结:第三周 2课时 讲授新课第二章 对比第一节 意义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关系所显示的内容在质量和色彩方面产生很大差异,形成强烈对照的现象,称为“对比”。对比能使形态互为反衬,通过搭配,增强标志的表现力。对比包括形态对比、
11、色彩对比、排列对比、质地对比、感觉对比等。也包括粗与细、简与繁、多与少、疏与密、刚与柔、动与静、轻与重、强与弱、显与隐、冷与暖的对比。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关系所显示的内容,表现全体、统一而不是分离、排斥的现象,形态彼此和谐、协调、相近,具有共性,称为“调和”。调和是异中求同,使人感到融和。要善于发现“调和”的关键“共通点” ,用它去统一协调不同部分,使它们保持内在联系,达到调和的效果。第三节对比的分类1、线形的对比2、形状的对比3、份量的对比4、明度的对比5、彩度的对比6、色相的对比 7、质地的对比8、动态的对比9、位置的对比10、虚实的对比第四节 对比的要点举凡造形、色彩、质感
12、、方向、面积等均属之。圆形、三角形、方形是属于造形的对比,例如红砖、金砖两者具有相同的造形,而其质感因明显的不同,具有对比的性质。对比现象的强弱与否,端赖对比要素的配置关系而定。一般而言,不同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彼此刺激,会产生对比的现象,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大者更大、小者愈小。亦即经由对比的关系可以增强个别要素所具有的特性。第三章 和谐第一节 意义当两种构成要素共同存在时,若成相差距过大,即造成对比。若两种构成要素相近,则对比刺激变小,能产生共同秩序使两者达到调和的状态。如黑与白是一种强烈对比的颜色,而存于其间的灰色便是两者的调和。因此和谐是在差异中趋向统一。第二节 和谐1、 点的和谐2、
13、线的和谐3、 形的和谐4、 关系要素的调和第三节实例第四章 渐变第一节 意义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关系所显示内容的基本形态或骨骼逐渐、有规律地循序变动,给人以富有韵律节奏的自然美感 ,称为“渐变”。基本形态的渐变,是指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色彩等视觉因素的变化。第二节 构成1、 水平式开阔、安定、平稳、扩展2、 垂直式挺拔、向上3、 倾斜式中心位置变化4、 内外式大小之分5、 周围式圆润之感6、 螺线式回旋扩展第三节规律在变化过程中具有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规律。第四节 实例小结:第四周 2课时 讲授新课第五章 突破第一节 意义完全完整的图形并不一定生动。从对比的某种角度来说,生动产生于对某种完整的视
14、觉秩序加以合适的“突破”。突变则是图形在某一位置上突破整体的构图规律,而这一部分一般是最需强调的部分,因此这个令人注目的特殊处理,便成为这个图形的兴趣中心和设计重点,从而使图形形象、生动且巧妙。突变的手法有多种,如位置突变、形状突变、面积突变、肌理突变、色彩突变等,它们都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使设计意念更加明确。第二节 轮廓轮廓限定了图的形状和大小有些图案没有明显轮廓,但是可以根据所占图形的轨迹来确定。第三节突破方向1、 上方突破挺拔、雄伟、高大2、 下方突破平稳、安详、扩展3、 左右方突破运动第四节 实例小结:第五周 2课时 实践环节内容:以突破为设计基础自行进行标志设计1个 企业名称“百味馆”
15、要求:1、使用突破的构成方式运用在标志设计中2、 注意设计中的变通3、 设计图纸为A44、 表现形式均为线稿手绘小结:第六周 2课时 讲授新课第六章 对称第一节 意义视觉上,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基准,上下或左右看起来相等的形体,称为对称。对称具有相称、均齐、均整的意思。左右对称的形体向来都被认为是安定且具有机能的。第二节 形式1、 线对称2、点对称3、旋转对称第三节构图通常对称的图形具有单纯简洁的美感,以及静态的安定感,但易流于单调、呆板。一般来说,单纯的对称图形具有大方、强力的性格;细密的对称图形则能增加作品的充实感。许多商品设计即运用此特性而设计。1、 一条对称轴2、 三条对称轴3、 四条对
16、称轴4、 五条对称轴5、 六条对称轴6、 多对称轴第四节 实例第七章 均衡第一节 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是指两个力量相互保持的意思,也就是说把两种以上的构成要素,互相均匀地配置在一个基础的支点上,以保持力学上的平衡而达到安定的状态。 在造形的秩序中,均衡是极重要的一项。由于造形的作品,并不是真正讲究实际的重量关系,所以均衡一词,在平面造形的世界中,应当是属于视觉的平衡。这和力学的平衡、数学的平衡以及其它学科中所讲的均衡是不一样的。 对均衡来说,有对称和非对称平衡之分。在均衡的练习中,着眼点在于如何求得视觉上的安定与心理上的平衡。例如形态、色彩、材质在画面中所具有的重量、大小、明暗、色彩、强弱、质
17、感等,都必须保持平衡状态,才会令人产生安定的感觉。第二节 力学均衡和视觉均衡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一个物体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就叫机械运动。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就是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中国古代的力学以实践为主,理论探索较少,因此,我们现时看到古代的力学知识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里应用力学的实际经验。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可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第三节 造型要素的视觉心理和造型均衡感不同德造型要素具有不同的视觉心理。如:面积大的感觉
18、重;面积小的感觉轻 直线感觉重;曲线感觉轻 粗糙的肌理感觉重;细腻的肌理感觉轻等等。设计时要考虑人的“力感惯性”,人在构图习惯上,常常以右为内,以左为外,这就要求右侧图形的比重大些,在造型过程中要适当加强右侧图形,才能取得视感的均衡。第五节 均衡与对称的组合小结:第七周 2课时 讲授新课第八章 反衬第一节 反衬现象黑白图形相互反衬成像叫做反衬。(正负形)第二节 反衬规律图形自身和图底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1、 位于视野中部者易于确定为图形2、 被包围者比包围者易于确定为图形3、 小的形态比大的形态易于确定为图形4、 对称比非对称易于确定为图形5、 处于水平和垂直方向者比倾斜者易于确定为
19、图形6、 识别程度高的易于确定为图形7、 异质形态比同质形态引人注目第三、四节反衬运用与实例第九章 借用第一节 意义在标志设计中,经常会讲到加法和减法,加法就是指通过添加一些辅助线条、边框、外围装饰来丰富标志的表现力,使其看起来有厚重感和权威感。这种方式经常会用在校徽、社团logo、俱乐部标志等设计上。减法则是在指设计中用最少的笔墨来表现最大意境,这就是今天所讲的在标志设计中共形与借用的手法。共形指两个字母或笔划共用一个部分,这既是你的,又是我的,不分彼此。如下面的V&A。借用则是指一部分借用另外一部分来表现一个图形。第二节 借用的单面性在某一构图单元和借用部分组合成完整图形的同时,破坏其它单
20、元图形完整的性质叫借用的单面性。第三节借用的价值 在于减少单元设计材料,采用借用造型方法的构图小于设计材料的总和。符合标志设计“简洁”这一要求。第四、五节 借用的形式与借用的方法点、线、面、立体各种借用形式。两个图形合并在一起时,相互边缘线是共用的,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形(1+1=1),如太极图的阴阳边缘线共用,a中间套个地球,a的内沿线与地球边线共用等,给人以奇异感。小结:第八周 2课时 实践环节内容:以反衬和借用为设计基础自行进行标志设计1个 企业名称自定要求:1、使用反衬和借用的构成方式运用在标志设计中5、 注意设计中的变通6、 设计图纸为A47、 表现形式均为线
21、稿手绘小结:第九周 2课时 点评作业与讲授新课就上次学生作业进行点评。第十章 重叠第一节 意义在设计中,为了探求千变万化的元素,往往要把几个构图单元重叠或剪缺以构成新的元素。重叠在标志中应用,不仅缩小各构图单元的总体面积,使标志结构紧凑,更重要的是,它可使原有的各平面构图单元层次化、立体化、空间化。第二节 构成1、并置 2、镶嵌 3、链接 4、错叠 5、交叠 6、联合7、透叠 8、剪缺 9、差叠 10、复合第三节技法构图单元基本上由线条和色块来表现1、 线条图形和线条图形的重叠;2、 色块图形和色块图形的重叠;3、 线条图形和色调图形的重叠。第十一章 镶嵌在设计中,为了减少构图面积,经常把几个
22、单元镶拼嵌合在一起,谓之于镶嵌。第一节 镶嵌的布局1、 造型布局某种几何图形2、 水平布局水平方向镶嵌3、 垂直布局垂直方向镶嵌4、 倾斜布局左右倾斜镶嵌5、 内部布局镶嵌内部完全封闭6、 回旋布局回旋式排列并镶嵌7、 自由布局第二节 镶嵌方法1、 格律法统一规格材有可能吻合镶嵌2、 缩小法缩小后放置镶嵌3、 变位法变换单元的位置4、 变形法变形后的可识性5、 增添法增添辅助单元6、 综合法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叫综合法第三节实例小结:第十周 2节 实践环节内容:以重叠和镶嵌为设计基础自行进行标志设计2个 企业名称自定要求:1、使用重叠和镶嵌的构成方式运用在标志设计中2、 注意设计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志设计 标志 设计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