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oc
《【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品文档. 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的细胞质均等分裂。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5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6受精作用可以激活卵细胞
2、,受精卵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一、减数分裂(1)适用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2)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3)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以动物细胞为例)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1)图像:时期:前期(四分体时期)判断理由: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2)图像:时期:中期判断理由: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3)图像:时期:后期判断理由: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2减数第二次分裂(1)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分裂图:(2)写出上述两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中期:染
3、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三、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精(卵)母细胞ABC1写出上述细胞可能的名称A:初级精(卵)母细胞B:次级精(卵)母细胞或极体C: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2写出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差异(1)细胞质分裂方式:精子形成过程:两次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不均等分裂,极体分裂时均等分裂。(2)生殖细胞数目:精细胞:4个卵细胞:1个(3)是否变形(横线上填“经过”或“不经过”):精子的形成经过变形。卵细胞的形成
4、不经过变形。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都经过了减数分裂过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含量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相同。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是将核内遗传物质减半,故精子和卵细胞中核遗传物质含量相等;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随机分配的,且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经过了两次不均等分裂,故精子和卵细胞的质遗传物质是不相同的。四、受精作用(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3)结果: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其中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知识体系构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受精卵有
5、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1)(2012江苏卷T8A)观察2n6的某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可见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有4条,其合理解释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2)(2011山东卷T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原因可能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3)(2010安徽卷T2AD)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其细胞核中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贮存的遗传信息C1与C2不相同,S
6、1与S2相同。()(4)(2009福建卷T3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是否复制复制不复制分裂过程中细胞名称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精细胞或卵细胞和极体着丝点变化不分裂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2NN(减半)N2NNDNA数目变化2N4N2N2NN(减半)染色体主要行为有联会现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无(0)有(4N)有(2N)有(2N)无(0)同源染色体有(
7、N对)无2.一个细胞内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即着丝点分裂时。(间期时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2)DNA加倍:只在间期DNA复制后加倍。(3)染色体和DNA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均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DNA减半,而染色体数目与开始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4)减数分裂过程中DNA与染色体数目的比例关系:关键一点精子和卵细胞种类和数目的计算方法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4个精子,2种类型。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1个卵细胞,1种类型。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
8、物体,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2n种精子或卵细胞。高考地位本考点知识难度较大,重在理解识记,高考中是命题的热点、重点之一命题角度(1)利用图示为信息载体,结合生物遗传,变异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发生,如典例1;(2)结合曲线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变化规律,如典例2。典例1某雄性动物个体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只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DNA复制时其中一个基因b发生突变,则最多可产生三种基因型的精细胞B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最多可产生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C若正常分裂,则最多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细胞D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这两条染色
9、体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异解析选D若DNA复制时其中一个基因b发生突变,则最多可生成AB、ab、aB三种基因型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最多可产生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若正常分裂,则最多能产生AB、ab两种基因型的精细胞;由图可知,这两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有差异,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这种差异。典例2分析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不能得出()A如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复制发生了三次B若在A点使核DNA带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则在CD段可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DNA占100%C在图中的EF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
10、胞膜的流动性有关解析选C分析图可知,细胞依次经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可见核DNA复制了三次;在A点使核DNA分子带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由于DNA进行的是半保留复制,即形成的子代核DNA中各含有一条含放射性的母链,故着丝点断裂(CD段)后形成的核DNA分子全有放射性;OP段包括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而EF段包括有丝分裂末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这个时间段染色体数目正常;图中L点到M点表示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判断1(2012江苏高考)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
11、后期细胞如右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解析:选A该生物是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应含有6条染色体。分析图示知,着丝点分裂后分到两极的染色体各有4条,比正常时多一条,其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2(2011江苏高考)右图为基因型 AABb 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C此细胞可能形
12、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解析:选A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故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因亲代基因型为AABb,故细胞中的a基因只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此细胞若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形成的两个精子是两种类型;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形成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一个卵细胞只能是一种类型;该动物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可含有四个染色体组。3(2008广东高考)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A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同源染色体
13、排列在赤道板上D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解析:选C图为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并没有分裂。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1主要分裂时期图像(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14、期。2“三看法”图像判断方法一看染色体数高考地位本考点知识难度较大,关键在于知识的应用,属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之一命题角度(1)以图示为信息载体考查识图判断能力,如典例1;(2)通过曲线和图示相结合,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主要变化规律,如典例2。典例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解析选B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C错误;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方案 配套word版文档 【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八章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