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及练习题(共19页).doc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及练习题(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及练习题(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基本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浓度、颜色和性质都相同。(含Cu2+ Fe2+ Fe3+ 的溶液的颜色。)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静止不分层。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
2、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3、影响溶解能力(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溶剂和温度。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要吸收
3、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要放出热量。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三、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如:黄河水,豆奶,石灰浆,刷墙用的涂料。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4、。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去。例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碘晶体与酒精 B硫酸钡与水 C煤油与水 D氢氧化铁与水例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例3、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2)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
5、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4)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三个因素有关。(5)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 课题二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水和酒精不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改变条件)(一般情况 )
6、不饱和溶液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饱和溶液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3、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例4、20时,向50g碳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下列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溶液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例5:今有t时A物质的溶液100克,向该溶液中加入10克A物
7、质后,结果完全溶解, 则下列说法中肯定正确的是( ) At时该溶液中加入5克A物质后溶液还未达饱和 B原溶液是一种稀溶液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克D原溶液不能通过降温的方法达到饱和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
8、质(种类)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图通常用、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溶解度是衡量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常用符号S表示。溶解度的单位用g/100g 读法。 溶解度计算公式: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 (、和)(1)、点 上的每个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第九 单元 溶液 知识点 练习题 19
限制150内